惠东,是一座温情流转的城市,在这里,有许多个体,他们胸怀感恩,用力之所及的善行,回馈点滴善念相与。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志愿者精神可以简单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而我们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四个词语背后的含义,更应该审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我们如何更好的实现和发扬这种精神,将志愿者精神付诸实践。
也许,您对志愿者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马路边、敬老院的“黄马褂”,或许见过更多些,也是在社区门口义诊的白衣天使。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志愿者的全部。
汶川大地震后,有近500万志愿者赶到,有医生、有律师还有企业家,各行各业各施所长。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也和志愿者的无私奉献、默默服务牢不可分。而我们惠东,身穿“黄马甲”的志愿者也遍布各种场合。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光靠这些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人人有爱,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我们需要医生,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您和我们一起送医进山。
我们需要律师,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您和我们一起送法下乡。
我们需要科技人,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您和我们一起科技兴农。
我们需要程序员,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您和我们一起推动线上文明。
我们需要画家、我们需要诗人、我们需要修理工、我们需要厨师、我们还需要......
新时代文明实践需要各种专业人士用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到公益行业当中,一起传播大爱、无私奉献,收获和谐。
居民群众对志愿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和专业化。只有贴近居民需求,提供落地化服务,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才能温暖人心。而志愿服务也要更具有针对性,专业性,更多的专业人士才能在各自心仪的阵地里“各尽其责”,激发主观能动性,量体裁衣,精准输送志愿服务到阵地。
而这一切的维系点,都在于感恩。
感恩是一种无法缺失的情怀。
建设美丽家园带给民众的幸福感,让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惠及于民,都将打下群众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人心之基。让感恩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感恩的社会精神力量,变成志愿服务人人可为、事事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