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汗蒙哥兵败受伤于此,不久死于此地,引发了蒙古汗国内部的围绕最高统治权力的斗争,延续了南宋王朝的寿命。
宋蒙(元)战争从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发生于1259年的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之战,则是其中影响巨大的一场战事。
当时四川战场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 今湖北和河南一带、两淮战场——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
1242年,宋理宗派遣余玠入蜀主政巩固长江上游防线。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完整的山城防御体系。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钓鱼城即是这一山城防御体系的核心和最为坚固的堡垒。
蒙哥汗八年(1258年)年底,蒙古大军(号称几十万人马)进逼四川,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下受阻。1259年正月,蒙古大汗蒙哥率军围攻钓鱼城,却久攻不克,七月,蒙哥在督师攻城时负伤,后伤重死亡(一说染病而死),蒙古军遂撤围北还,宋军获胜。
南宋灭亡后,1279年正月,大势已去,忽必烈又答应绝不伤害城中百姓,守将王立这才弃城投降。从1227年开始到1279年结束,川渝军民抗战时间居然长达半个世纪,其中坚守钓鱼城36年。
钓鱼城坐落在如今重庆市合川区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 300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 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
蒙哥大汗死后,忽必烈与其弟阿里不哥进行了四年争夺汗位战争,最终以忽必烈的胜利告终,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南宋王朝因此寿命得以延续,同时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缓解了蒙古大军对欧、亚、非等国的攻势。蒙古帝系的汗位走向也发生改变。
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他所施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政策。这种带有浓厚的蒙古部族和西域色彩的政策,已极不适应统治广大中原汉地的需要。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倾慕汉文化之士。忽必烈登上大汗宝座后, 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中国南部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
这种常识性错误也能犯?钩钓不分!钩你老慕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