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周总理罕见发火:他们回去都是各路“诸侯”,谁还敢批评

历史的小书生 2024-08-04 01:12:47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提起周恩来总理,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他彬彬有礼的儒雅气质。但实际上,真实的周总理也有十分严厉的一面。

如果问新中国当年的老部长们“最怕的人是谁?”你几乎都听到一个一模一样的名字——周恩来总理。

周总理在工作中从不打马虎眼,更不会糊弄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极端负责。因此,当发现部下在工作上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时,也会生气。尤其是在外交活动上,周总理对部下的要求更是严厉。

部长们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向周总理汇报工作,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周总理对材料里的内容记得十分准确,就连里面的数字也记得清清楚楚。因此,当有的部长在汇报工作时出现磕巴或说错数字的情况时,便会看周总理的眼色。

一般在汇报工作时,周总理不会打断他们,但当工作汇报完毕后,周总理便会仔细地询问他们失误的原因,尤其会针对文件内容究竟是否存在形式主义等问题进行细致提问。

正因为周总理如此好的记忆力和对工作极致的负责态度,部下在工作时也会更加认真负责。

周总理的严格要求在从事外交活动时则显得更加严苛。

一次,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华访问,周总理在中南海怀仁堂设宴欢迎。宴会开始时,大家热烈地寒暄,气氛十分和谐。

然而,就在周总理和尼赫鲁举起手中的杯子碰杯时,宴会厅突然陷入了一片漆黑。大家顿时手足无措,紧张起来。

幸运的是,宴会厅的灯很快便亮了起来,这段小插曲很快便在周总理和尼赫鲁的谈笑风生中过去了。

不过,跟在周总理身边多年的工作人员可没有觉得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毕竟周总理的脾气他们是知道的。

但令人意外的是,宴会结束后,周总理竟然没有把大家叫到一起询问今天的停电事件,而是像无事发生般回到了西花厅,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上批阅起了文件。

大家见状,惊讶不已,好奇周总理今天怎么了,居然没有批评工作人员,这可是破天荒地第一次。

到了晚上睡觉时间,周总理还是没有任何吩咐,原本心中还忐忑的工作人员也都安心地回去睡觉了。

然而,大约在凌晨三点,周总理放下了批阅文件的笔,对秘书说道:“去把外交部、中央办公厅,还有电力局等部门的负责人叫过来开会。”

接到开会通知的领导人纷纷打着哈欠,从被窝里爬出来,用冷水洗了个脸清醒过来便急忙往西花厅赶去。

没一会儿,大家都来到了开会场所。周总理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起了问题:“宴请尼赫鲁的时候,怀仁堂居然停电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了?”

听到周总理的质问,参会人员这才意识到原来停电事件并没有过去。

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各部门负责人立即开始复盘,寻找出问题的环节,并总结经验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会议一直持续到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周总理这才宣布散会,并在最后解释了为什么要在半夜三点开这个会议:“开会过程中,大家打了不少哈欠。我是特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开会的,为的就是要让你们印象更深刻些。”

会议就这样结束了,但周总理的教诲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并在之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工作是在周总理的直接领导下展开的。当陈毅得知中央准备让他当外长的时候,他首先便找到了周总理,并直接拒绝道:

“总理,我说话有时候不经过大脑,感情上来后都说话更是没有轻重,要是搞外交可是会砸锅的。”

周总理听后,笑着说道:“这件事毛主席已经批准了,主席还夸你‘临事而惧’是优点呢。”

见周总理和毛主席都支持自己干外交,陈毅这才不再推托,但他在最后又说道:“如果我干得不称职,总理你可是要立即把我撤下来,以免出现更大纰漏。”

紧接着,陈毅便主动跟在周总理身边学习,熟悉外交工作。

1958年,陈毅担任外交部部长,此后,他便跟周总理成为了外交工作上的搭档。这一时期,两人因工作往来频繁,两家住得不远,张茜也经常带孩子们去西花厅。

一天,由于陈毅出国访问,张茜便带着孩子们去看邓大姐。当时,周总理正好回来,他看到张茜后,笑着说道:“我刚刚从主席那里回来,主席十分关心陈老总的身体。我还特意报告主席陈老总身体很好,胃口也不错。”

张茜笑着感谢主席和周总理对陈毅的关心。这时,周总理卖了一个关子:“你们猜猜主席听完我的汇报后,说了什么?”

紧接着,只听周总理不紧不慢地说道:“主席说,‘陈老总胃口好的这个情报可不能让张茜知道,她听了可要不高兴了’。”

话音刚落,张茜和邓大姐哈哈大笑,一旁的孩子们反应过来后也捂着肚子笑了起来。

原来,陈老总每天在饭桌上吃什么都要听夫人的话,为了身体健康着想,张茜严格管制着陈毅的饮食。被管得多了,陈毅有时候也小声抱怨“怎么总是干涉内政嘛。”

张茜和孩子们没想到,自家的这点小事居然都传到毛主席和周总理耳朵里了。

上世纪初,陈毅曾在法国勤工俭学,他在这里结识了周恩来,两人并肩作战,一同为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

如今,陈毅和周总理已经成为了新中国的领导人,陈毅更是成为了外交部长,为周总理在外交工作上提供了重要帮助。他们的友谊是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的。

虽然周总理和陈毅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但在工作上犯了错,周总理从不会因为两人的关系而选择迁就。

1965年,亚非会议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为了给周总理率领的代表团打前站,外长陈毅已经先行抵达阿尔及尔。

然而,还没开展工作,就赶上了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军事政变,这让参会的国家全都措手不及,大家原本还想着借助这次的会议讨论解决问题。但突如其来的军事政变打乱了亚非会议的召开。

不少国家的领导人纷纷来到陈毅的住处,向他打听中国的态度。陈毅见状,“炮筒子”一下就上线了,立即说道:“这次的亚非会议,不仅必须得开,而且还要开好。”

一句话就把中国的态度给讲得清清楚楚,不留一点余地。

然而,不久后,由于阿尔及利亚国内的形势发展,各国代表先后回国,亚非会议没能召开。陈毅当初的话没有实现,给中国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当时,在得知阿尔及利亚情况的时候,周总理的专机正降落在开罗机场准备加油。一收到情况,周总理便同国内取得了联系,并提出改变去阿尔及利亚参加亚非会议的计划,转而访问开罗。

周总理的建议得到了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批准。于是,周总理便留在开罗,一边考察访问,一边继续观察阿尔及利亚的情况。

周总理没有想到陈毅这个“炮筒子”竟然把话给讲死了。在这次会议确定不召开后,周总理也结束了访问开罗的工作回到了北京,陈毅紧随其后也回了国。

陈毅的飞机一落地,便急急忙忙乘车来到了周总理的住处。到了门口,陈毅更加忐忑起来了。他悄悄地询问工作人员“总理的心情如何?”

工作人员自然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冲着陈老总挤挤眼,同情地说道:“总理生气着呢。”

陈毅深呼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进了西花厅。

一进门,陈毅便负荆请罪,开始检讨。

听完陈老总的检讨,周总理并没有打算“放”过他,反而一脸严肃地继续批评他说:“是作为中国外交部部长,不请示不报告就敢擅自表态,你哪来的权力?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一定要慎重,这是国家影响问题。你革命了大半辈子了,都没有这点组织纪律性吗?”

陈毅自知有错,低着头,惭愧地说道:“我错了,我向毛主席、党中央检讨。”

见陈毅态度诚恳,周总理也没有再说什么,陈毅便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工作人员见周总理平和下来,这才开口问道:“总理,这次您是不是把陈老总批得太重了些?”

周总理摇摇头,语气严肃地说道:

“他们都是各路诸侯,在这里我不严厉批评他,回去他的诸侯国谁还敢批评他?”

周恩来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是人民心中的“好总理”。尽管他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周恩来这样一个光荣的、不朽的名字,将永远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早已成为了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来源:中国青年出版社《红墙童话:我家住在中南海》、人民网、周恩来纪念网、新华网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0
历史的小书生

历史的小书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