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日本被迫投降,二战落下帷幕,然而核弹所带来的恐怖阴影才刚刚开启。
二战结束后,全球分为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个敌对阵营,美苏冷战的序幕随即拉开,双方开始了不遗余力的军备竞赛,而核武器是双方竞争的主要焦点。
为了在核竞赛中压过苏联,美国决定加快氢弹研制和实验速度。但由于氢弹恐怖的爆炸威力和辐射污染,美国并不想在本土进行实验,于是便将目光瞄向了千里之外的马绍尔群岛。
马绍尔群岛位于中南太平洋,由29个环礁岛群和五个小岛构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群岛被日本占领,1944年日军被驱逐出马绍尔群岛,随后该群岛及周围环礁划归美国海军管理。
在群岛中,西北部的比基尼环礁最为平坦和开阔,成为了美军核武器最理想的试验场。
比基尼环礁
1946年,第一批美军工程兵登陆比基尼环礁,比基尼岛的悲惨命运由此开始。
当时美海军代表告诉原住民,他们正在进行一项”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转变成使全人类受益的计划”。不过为了避免造成太大的伤亡承受国内外舆论的压力,美国军方还是将岛上的土著人搬迁到了240公里外的地方。
但美军并没有告诉居民搬迁的原因,这些土著居民也不知道核试验将会为他们和子孙后代带来怎样可怕的灾难。
1946年7月,美军首次在比基尼环礁启动“十字路口行动”计划,成功实验了两次核爆炸,测试了核武器对战船的破坏力以及对船上生物的杀伤力。
为了展示大国实力并震慑苏联方面,这次实验成为美国首次对外公开的核试验。这使得原本默默无闻的比基尼岛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几周后,法国设计师蹭了一把热度,推出三点式泳装,并将其命名为“比基尼泳装”,成为了时尚界一场新爆点。
从此以后,比基尼成了性感泳装的代名词,很少有人记得同一年的核试验,更不会有人记得那些可怜的比基尼土著人。
1953年,苏联成功宣布氢弹实验成功,且为可实用化的氢弹。这让美国感到压力大增,为了应对苏联方面的挑战,美国决定引爆一枚威力更大的氢弹——喝彩堡垒。
1954年3月1日,这枚预计当量为600万吨TNT的氢弹,在比基尼环礁引爆。
然而爆炸的威力远远超过人们的预期,这场爆炸瞬间摧毁了比基尼环礁的三个岛屿,留下了一个直径2公里、深80米的大坑。这些历经数百上千万年形成的岛屿,在几分钟之内被完全改变或摧毁。
数百万吨沙子、珊瑚、植物和海洋生物被爆炸抛到了几公里外的空中。核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达5英里,蘑菇云笼罩于南太平洋100公里的范围,放射性尘埃物质甚至飘散到澳大利亚和日本。
事后经过美军测算发现,这枚氢弹的爆炸当量达到了1500万吨,是原计划的3倍,达到了广岛原子弹威力的1000多倍。
由于事先没有估计到会发生如此致命的错误,所以美军并没有通知在海上作业的各国渔船以及附近居住的土著居民。
当时日本“第五福龙丸”号渔船正在距离爆炸点160公里外的公海航行,突然船员们发现远处的天空升起一个火球,那个火球亮度在短时间内超过了太阳。随后,天空飘起了大量的“核雪花”。
“福龙丸”号上当时共有23名船员,全部受到了严重的核辐射,随后被送往东京治疗。半年后,船上年纪最大、负责通讯的久保山爱吉去世,年仅40岁。
据统计,从1954年3月至5月中旬的两个半月里,先后有300多艘渔船捕获的几百吨的金枪鱼遭辐射污染。从此,人们再也不敢在这一海区捕鱼,日本的远洋渔业受到了严重打击。
与日本船员相比,当地居民的命运更加悲惨。
“喝彩堡垒”氢弹爆炸后,“核雪花”在整个马绍尔群岛蔓延飘落,最厚的地方达到了2厘米厚。
岛上的孩子并不清楚这些“核雪花”的危害,竟然用手抓起来把玩打闹,甚至有人将其当作真正的雪花往嘴里送。
而一些早起的妇女正在水面梳洗,她们将这些从天而降的白色粉尘当成了“肥皂粉”用来洗头。
一切显得与往常一样,除了远处那个恶魔之花一样直冲云霄的蘑菇云和漫天的白色“雪花”。
然而几天之后,岛上居民出现了严重的辐射症状,如呕吐、腹泻、头发脱落、皮肤灼伤等。
但是美国方面的反应却让人感到发指,他们在明知辐射量与辐射范围都已大大超过预期的情况下,并没有采取措施撤离附近的居民,而是任由悲剧发展。
更惨无人道的是,美军从这场悲剧中看到了巨大的军事科研价值。
在这枚超当量的氢弹引爆后,美方迅速启动了一项新的研究计划——“喝彩城堡的生物医学效应”,代号项目4。
其中4.1的课题内容是“人类暴露在高当量核武器的高辐射β和γ射线下的效应研究 ”。
6天之后,身穿生化服的美国医疗小队来到岛上。但是他们的到来并不是对岛民提供医疗救治,而是将这些人当做活体实验的“小白鼠”。
这些受辐射的土著居民被送进一个装满各种辐射探测器的铁屋内,做着各种检查和测试,有些甚至被带回了美国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在获得了足够多的数据记录后,美国人只是给了他们一些食物,并未提供更实际的人道救助。
1955年,美国对其中241名渔民做了跟踪调查,在试验当年就有12名死于肝硬化和癌症。而一年后,又有61人相继死于白血病、癌症和肝硬化等。
然而美国丝毫没有因为这些数据而停止甚至是放慢核试验,直到1958年迫于世界压力才不得不停止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在1946年至1958年的12年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共进行了67次核试验,其中仅比基尼环礁就有23次。如果按照TNT爆炸当量来计算,在这12年间,每一天就有一枚威力大于广岛原子弹的核爆产生。
虽然美国停止了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但核爆炸带来的危害并未就此停止。
当美国宣布停止核试验时,当地的核污染面积已经达到了一万一千平方公里。放射性颗粒甚至扩散到了印度洋地区,对全球环境都造成了影响。
不仅如此,在比基尼岛以及周边海域里,有四十二种生物消失,其中二十八种永久灭亡。而受到影响的金枪鱼等海洋水产更是难以记数。
1978年,科学工作者发现岛上居民身上的辐射量严重超标,“所有比基尼居民的辐射指标,都超过美国人三十年的剂量,”仅铯-137就超过人体能负担的11倍,要使比基尼岛上铯137降到安全水平需要近百年时间。
今天的比基尼岛已经不适宜生存,辐射污染了水和食物。而岛民们,几乎都患有白血病、甲状腺癌等各种疾病。“我们的妇女要么流产,要么生出一些不像人形的怪物,我们都有白血病和甲状腺癌。”当地的一个妇女曾这样形容当地的悲剧。
当马绍尔人打算搬离这块魔鬼之地时,一向以“民主与人权”自诩的美国却不管这些岛民的死活,拒绝了他们的要求。最终在非政府国际组织“绿色和平”的帮助下,这些比基尼人才得以搬离此地,到了一个干净的岛上生活。
1977-1980年间,美国派兵到埃尼威托克环礁去清理核试验场,并将受污染的土壤以及其它放射性废料,全部倾倒在鲁尼特岛上一个核爆造成的深坑里,然后用混凝土进行密封(被称为“穹顶”)。
但是,近年来随着马绍尔群岛地壳活动异常、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导致穹顶开始出现裂缝和缺口,使核废料有排入附近海洋或泻湖的危险,这将给全球环境带来致命危险。
作为核污染的受害者,马绍尔群岛独立后,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美国政府正式道歉并支付巨额的经济赔偿。
但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力直到1988年,国际法院才做出裁决,要求美国向马绍尔群岛赔偿23亿美元,并负责维护穹顶。
然而,对于国际法院的裁决,美国国会和政府却拒绝执行,并声称没有理由为马绍尔群岛修理穹顶。
1986年切尔诺贝利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不遗余力宣传抹黑,将苏联描绘成一个不顾人民死活的专制政府,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将切尔诺贝利当做核污染的代名词用以警醒世人。
然而当美国自己面对亲手种下的核辐射之果时,却以如此厚颜无耻的方式推卸逃避,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当某些人为了广岛长崎的亡魂祭奠喊冤时,有谁记得被性感泳装所掩盖的另一个民族的悲剧命运呢?
高乐平
反美是工作,退休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