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二野“三号人物”,此为何故?

事实小猪猪 2024-11-10 10:14:48

1955年大家颇为关注的授衔仪式,毛主席也特别重视,当他老人家审阅授衔名单时,眼光却在张际春的名字上停留片刻,随即提笔郑重地将他的名字划掉,并表示:“此人不参加授衔。”

这位曾在刘邓麾下叱咤风云、担任二野三号人物的将领,竟被毛主席亲手从名单中划掉了名字。一位为革命出力无数的功臣,为何未能获得象征荣誉的大将军衔?

张际春曾经可是毛主席身边的“红人”,他生于湖南的宜章县,在求学期间听过毛主席的演讲,受其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作为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的一名学生,他早早参加了由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并积极投身于农民运动,逐渐从一名进步学生变成了一位真正的革命者。

1928年,张际春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由毛主席亲自领导的湘南起义,并随起义队伍一路前往井冈山,与朱德、毛泽东的队伍成功会合。朱毛所率的两支队伍合编成为红四军后,张际春获安排投身于部队的政治工作之中。

1930年,毛主席特意将他推荐到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担任宣传处处长一职。张际春在红军内部的政治工作表现卓越,他不拘于死板的讲解,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革命理论传递给每一位士兵,增强了毛主席在红军战士心目中的威望。

长征途中,红军大学的粮食供应紧缺,张际春协助部队与沿途的少数民族接触,尽力筹集粮草。他深知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知道如何与当地人交流。在他的提议下,红军专门派出了一支筹粮队,带着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各村落,筹粮队最终成功带回部分粮食。

在解放战争时期,张际春成了二野三号人物,在刘伯承、邓小平的领导下,继续发挥其政工特长。在这支将士们驰骋大江南北的队伍中,张际春的政工工作成了不可忽视的支柱。他不仅在政治工作上为部队提供思想保证,还为战斗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出谋划策。

冬季来临,十万大军需要冬装,张际春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建议,带领部队中的裁缝、弹棉花的能手们成立一个个临时作坊,生产棉衣,为部队战斗生活提供了极大保障。

1949 年,张际春随部队一路南进,投身于波澜壮阔的渡江战役之中。他用农民起义的例子警示年轻干部,强调作风建设对新中国的意义。这些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张际春成为刘邓大军中不可或缺的“后方保障”,也巩固了部队的纪律和信念。

1954年,正当张际春在西南军区为新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尽心尽力时,组织上却做出了一项出人意料的决定:将他调往中央宣传部,担任新的职务。从军事岗位转到地方的宣传工作,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张际春的同事感到意外,也让他自己有些始料未及。

当时,周总理亲自找他谈话,试探性地问他是否愿意转到地方工作。张际春早已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组织,因此他的回答也非常干脆: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1955 年,新中国首次为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授衔,张际春的名字自然而然地现身于大将候选名单之中。但是当毛主席在名单上看到他的名字时,却犹豫了片刻,随即提笔郑重地将他的名字划掉,并表示:“此人不参加授衔。”

毛主席的这一笔不仅令人意外,也带着几分深思熟虑的决断。当时规定明晰表明,已从军队离开并转入地方工作的干部,不参与此次授衔。虽张际春未获大将军衔,但这绝非表明他于党的事业中遭忽视。

相反的是毛主席深知他的贡献和忠诚,之所以让他转入地方宣传部门工作,正是因为他的政工经验和政治智慧,是党和国家在发展初期极其需要的。他的“被划名”,并非源于资历匮乏与表现欠佳,纯粹是体制规定所致。

张际春对这一结果心如明镜,在中央宣传部,张际春把他多年积累的政工经验运用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他依旧和蔼可亲,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更是关爱有加,很多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时常围绕在他身边,与这位“无冕的功臣”交流学习。

他的同事回忆道,张际春于生活里向来以身作则,坚决不搞特殊化。有一次吃饭时,他注意到自己的菜里多了一些油花,便立刻找来炊事员询问情况。原来,炊事员出于关心,觉得他年纪渐长,身体也不如以往,才特意给他多添了几滴油。

但是张际春却坚持把这份油水“还给”大家,用玩笑话说:“我不能揩大家的油!”张际春的幽默和细致,让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中感受到一丝温暖和轻松。许多在军队中成长的干部在转任地方工作后往往会感到一丝茫然,而张际春却始终保持一颗无怨无悔的心,继续默默奉献。

遗憾的是,在那个特殊时期,他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1968 年,张际春因病情急剧恶化,经多方医治未见成效,溘然长逝,享年 68 岁。

0 阅读:25

事实小猪猪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