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壶四大陷阱

紫砂壶见文化 2025-03-08 12:21:00

在当今紫砂市场的洪流中,泥料色泽作为入门的第一道关卡,暗藏玄机,令人防不胜防,其中四大陷阱尤为显著:

首要之患乃假冒紫砂壶。制作者往往采用诸如黄泥、甲泥等次品原料,通过挂釉掩盖其本质,或利用墨汁、鞋油等物品反复涂抹、浸染、风干,再以茶叶的馥郁香气混淆视听,使人难以察觉其异味。

其次,便是令人诟病的化工壶。它们以劣质原料为基础,大肆添加化学物质,使得烧成后的壶体色泽光鲜亮丽。然而,须知并非所有色彩鲜艳的壶都是“化工壶”,原矿泥料烧制的佳作同样能展现出明艳动人的色泽。

再者,作旧壶也是一大陷阱。新壶经过人为做旧处理,仿佛历经沧桑,拥有厚重的“包浆”与“茶锈”。常见的手段包括用浓茶、中药汤、酱油等长时间浸泡,甚至将壶埋入地下以去其火气,冒充古董。

此外,假窑变壶同样令人防不胜防。制作者通过精心调配泥料色泽,并结合窑火的精妙控制,人为制造出色泽的不规则变化,谎称是自然形成的窑变,以此吸引那些追求独特与稀有的玩壶者。

对于初涉紫砂的新手而言,应将注意力集中在泥料这一核心要素上,暂时忽略器形、工艺、作者等附加因素。唯有如此,才能迈出稳健的第一步。而资深玩家更是深谙泥料之道,一眼便能大致判断壶的年代、泥料来源,乃至确认那把“名家壶”是否纯正无虞。

0 阅读:0
紫砂壶见文化

紫砂壶见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