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靠书法帮父母还清2000万巨债

星夜聊社会 2025-03-28 11:47:33

“写字能当饭吃吗?”这个疑问,犹如一颗种子,在陈曌 5 岁接触书法的那一刻,便深深埋在了他的心底,伴随着他一同成长。如今,这位 31 岁的武汉小伙,不仅靠着写字让自己衣食无忧,更是在 7 年的时光里,与父母携手还清了那高达 2000 万元的巨额债务,还创办了艺术空间,大力推广书法艺术。那么,书法究竟能否成为养家糊口的手段呢?3 月 23 日,记者见到了正在指导学员临帖的陈曌。学员李女士和她的女儿,已经跟随陈曌学习书法长达 5 年之久。看到学员们对书法的热爱发自肺腑,陈曌的心中犹如绽放了一朵绚丽的花朵,无比喜悦,因为他终于实现了自己自幼便怀揣的梦想:以传授书法为乐,亦能以传授书法为生。陈曌出生于汉正街,他的父母白手起家,从摆地摊开始,一步步打拼,最终拥有了一家规模达 200 多人的服装工厂。

在陈曌 5 岁那年,父母为了培养他的情操,让他学习书法,并告诫他:“书法虽可怡情,但绝不能当饭吃。”然而,逐渐对书法心生喜爱的陈曌却不以为然,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与父母首次产生了激烈的争执。父母认为从事书法行业毫无前途,难以维持生计,力劝他选择商科,可他却执意要继续钻研书法,最终得偿所愿,考入了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2016 年,陈曌大学毕业,他既没有选择安逸地躺平,也没有顺理成章地继承家业,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书法教学领域,开启了创业之路。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证明自己能够凭借书法过上美好的生活。在书法教学的这片广阔天地里,陈曌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开办了一家小小的书法工作室。初出茅庐的他,犹如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一叶孤舟,起初的近 2 个月,竟然没有招到一名学生。好不容易迎来了第一个学生,却发现这个孩子是用左手写字,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教学难度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陈曌耗费了大量的心血,才将这名学生培养成才。随着这名学生在家长中的口碑相传,接下来的每个月,招生数量都如芝麻开花般节节攀升,到了第 5 个月时,学员人数已经多达 60 余人,他也成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好景不长,犹如昙花一现,一年后,书法工作室便遭遇了发展的瓶颈。困顿不堪的陈曌在法国旅游时,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惊喜地发现,在法国人中,书法竟然也如众星捧月般备受欢迎。顿时,他感觉自己仿佛发现了一片崭新的“蓝海”,于是欣然受邀到法国的一所学校教授书法。

正当陈曌在法国教授书法的影响力如日中天时,他父母的工厂却犹如夕阳西下般,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背上了高达 2000 万元的债务。2017 年底,陈曌如倦鸟归巢般回到了武汉,重回那最为熟悉的书法教学领域,只为替家还债。

陈曌将原来的工作室面积扩大了一倍,同时犹如商人逐利般提高了学费标准,短短 2 个月就如磁铁吸引铁屑般招到了 100 多个学员。一年后,学员人数更是如滚雪球般达到了 300 人。陈曌组建了一个 8 人的团队,但所有的书法教学都如千斤重担般压在他一人身上。“我也试着请过别的老师,可学生和家长就如同那挑食的孩子,对别人都不认。”陈曌每天上午 8 时便如那准时报晓的公鸡般开始上课,21 时才如那迟暮的老人般结束教学,除了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其他时间都如那不知疲倦的陀螺般在上课。时间一长,陈曌的身体就如那被风吹雨打的小草般吃不消了,喉咙哑了发不出声,右腿更是得了静脉曲张。他的朋友梁小姐回忆说:“当时我们朋友聚会,看到他的状态犹如那风中残烛般吓人,都劝他不要太拼命。”

围绕书法,陈曌犹如那多面手般拓展了多种经营。2020 年,陈曌犹如那时代的弄潮儿般推出了书法线上课,做起了书法自媒体,还如那勇敢的探险家般尝试着做起了文创产品,他设计的一款毛笔更是犹如那畅销的商品般卖出了几万支。2022 年,他又如那雄心勃勃的创业者般开办了一家 1000 平方米集书法、茶艺等一体的休闲空间。

虽然这些项目犹如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在 2022 年下半年的市场浪潮中剧烈颠簸,但在陈曌的不懈坚持和努力下,终于在 2024 年 9 月,他和父母一起如愚公移山般地还完了债务。更让他喜出望外的是,如今的父母对他在书法之路上的追求,犹如那坚定的磐石,给予了无比的支持。李女士向记者透露:“我们这些老学员都苦口婆心地劝陈老师趁热打铁,扩大规模,多收一些学员。”然而,陈曌却犹如那高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严控教学规模,将每堂课的学员人数牢牢地控制在 20 人以内。“现在我教授书法,并非只是为了那黄白之物。”他解释道,心中怀着的是对书法的热爱,希望能寻觅到一些如他一般对书法有着发自肺腑喜爱的人,能够一同交流书法的心得,携手共进,共同提升。

0 阅读:8
星夜聊社会

星夜聊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