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人,客家人

声夫评旅游 2024-07-23 19:00:40
广府人,客家人

作者 昇夫 字数 2539

写在前面:

六月底访镇隆凤凰岗村,村中徐氏宗祠是广府建筑风格,其他老建筑是客家风格,对同一个村具有不同的建筑风格,引起了一位朋友的注意。当时,我出于了解学习的目的,请教这位朋友:广府、客家建筑有何不同?我不在于什么研究,而在于认识、区分,作为兴趣涉及到,力求做到不出现大的谬误。朋友说,一两句话讲不清。如此也就不好多问。为了搞清心中的疑问,只好百度。了解到其中有一篇文章讲得很好,认为具有一定的辨识度,便将部分内容复制保存。因不是自己写的,所以没有公开引用发布。一方面忌抄袭嫌疑,更因为我不愿意做复制机。近日访崇林世居,崇林世居不仅有锅耳墙的广府风格建筑,而其本身就是客家围屋,同一座建筑具有广府、客家两种风格也引起了我的疑惑。在文中引用之前复制的文章中的一句话,说广府人其实也是客家人,有朋友对此言论留言指教。基于以上等情况,我有意将之前复制的文章内容,在此引用公开发布。主要用意有两点:1.对广府人、客家人以及民居的了解认识,学习。2.藉此借花献佛,抛砖引玉,希望懂得的老师朋友们,能留言给予指正赐教。

因当时没有记下作者的姓名,这里也就无法注名。向内容作者表示感谢,并望见谅。

泰美雷公村路边一老屋:锅耳墙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有选择整理。

广东的三大民系: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

广东人≠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广东是地理概念,而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是民系概念,广东人是指包括上述三大民系。这里主要说一说广府人和客家人。

所谓广府,即广州府,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域名,其称呼一直沿用至民初,方去“府”字而改称广州。广州府自明清设立以来,经贸繁荣、文教昌盛,不但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带,政治、经济在广东全省也处于领先地位。

其实,广府人和客家人同祖同宗,都是中原移民,只是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别。广府人最早的根是秦朝遗民。到了唐末和宋末的社会动荡时期,中原氏族纷纷避乱南下,经江西大余,再翻越梅岭关到达南雄珠玑巷。因不熟悉岭南的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便在珠玑巷安顿下来并重新创业。

若干年后,这些中原人逐渐适应了岭南的气候和生活习惯,又顺北江来到了珠三角,首先在这片富饶的土地扎根繁衍。

镇隆凤凰岗村徐氏宗祠门楼

镇隆塘角村一带雕楼的老屋

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两者最大的差别在方言。前者说粤语,后者说客家话,各自独立,自成体系。先来的广府人对后到的客家人的歧视,谓客家人的语言是“南蛮结舌”,而客家人则称自己才是正统的中原古音。矛盾由此埋下了伏笔。

广府人喜粤剧,而客家人则喜汉剧,逢年节必搭台唱戏。广府人饮食清淡,客家人口味浓厚。传统的广府人天天给财神爷上香,而客家人除了节日的敬亲祭祖外,相对的祭拜要少许多。客家人最重教,科举做官是他们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而广府人则善经商,与海外的联系更多。不同的还有广府人的过年花市,客家人的“洗骨二次葬”,等等。

在民居方面,客家地处偏远,居山靠山,典型的围屋都偏重防御功能,带有浓重的割据性质。广府人捷足了富庶的珠三角,有山有水好风光,所建民居多为小天井,大纵深,生活质量要比客家人高不少。客家围屋的精髓在“围”,而广府民居最亮眼的是“镬耳”墙,寓意“独占鳌头”,只有获取了功名的人方有资格采用,亦是家境殷实的象征。除此外,以蠔壳代替青砖筑屋,也是广府民居的一大特色,据说是冬暖夏凉。

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近代戊戌变法的首领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是广府人,而黄遵宪、陈宝箴、刘光第则是客家人。到了辛亥革命,更是广府人、客家人的精诚合作,才使广东成为这场革命的根据地。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无论是成立护法政府还是省港大罢工,两大民系都是共克时艰。

广府人和客家人因迁入广东的时间有先有后,先入则为主,后至则为客,故有土客之分。尽管大家都是中原汉人的后裔,却在1856年至1867年间,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原因,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长达十三年的土客大械斗。

闽粤赣交界处,土地资源本就稀缺,客家人的多年经营,更致人口膨胀,生存日窘。于是,客家人便寻求向西发展,渐次进入了广府人的地盘。客家人的迁徙往往是全族、全村乃至全乡的迁徙,对占据着优势资源的广府人是极大的威胁。平日里,广府人向来瞧不起客家人,也从不与其通婚,而客家人尚气争胜的性格,也使他们绝不肯向土著低头,生存之争的矛盾由此产生。为了生存,客家人均是半军事化家族组织,具有极强的战斗性。而广府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也以“强悍好斗”著名。

咸丰同治年间,广西太平军兴起、广东洪兵反清,两支力量攻城略地,加之境外列强入侵,清政府首尾难顾,无力抽身顾及民间斗祸,致使土客械斗愈演愈烈,最终酿成了长达十三年,屠戮百余万人的大械斗。

这场土客械斗的直接导火索源于广东洪兵暴动,腐败的清政府无力出兵镇压,便鼓励地方政府招募民团清剿。巧的是,洪兵中土人居多。于是,用心险恶的官府便将客家人组成客勇民团,对洪兵进行剿杀。渐渐地,客勇民团偏离了预定的镇压洪兵的轨道,开始报复与之有仇的广府人,大规模械斗由此形成。

械斗的初期,客勇们攻寨夺村,反客为主,大有对土人赶尽杀绝之势,随后双方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广府人凭借人口势多,经济雄厚,也以剿灭洪兵为名,重金贿赂官府,出兵围歼客勇,客家全线败退。械斗最激烈的时候,双方互斗凶狠,铲村灭族,残不相让,一时间,广东各地,死尸遍地,惨不忍睹。

史载,当时的土客双方均已进入军事化状态:“人皆佩剑,户尽佩刀,巨炮洋枪,视为故物,碉楼寨栏,俨若长城”。为平息械斗,清政府最初采取的是助土人,剿客家,但损兵折将,收效不大,还不为土人领情。最终,清政府认识到客家并非洪兵,土客双方也心生厌战情绪,遂议和双方,结束了械斗。

仍图仁英围

为解决土客械斗问题,清政府又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大量遣散珠三角的客家人,导致珠三角地区客家人口锐减,粤语在和客家话的竞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散居的客家人逐渐被粤语同化,土客之间也互相通婚。但在客家大本营的梅州、惠阳等地,客家话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这场惨烈的大械斗,还导致了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迁徙,导致了五邑地区的广府人与客家人冒险走上“猪仔”之旅,开始大规模移民海外。

土客械斗留给我们的教训是多重的。一个强大、公正、廉洁、为民着想的中央政府;一个不断向前发展、永远欣欣向荣的经济;一个文明、高效的解决争端的机制,如此三者具备,我们的民族才不至于再次陷入手足相残的恶性循环中。

官山东四角楼

公庄镇官山西四角楼

1 阅读:841
评论列表
  • 2024-08-07 00:15

    [汗][汗][汗]中国自古以来是有韵书的,此类文章必是对广东包藏祸心。粤语也好,客家话也罢,还有种种华夏方言,皆有文明内核,而煲冬瓜不过是一种简陋的工具,是的,他就没有文化可言,根本缺乏文明之美。

  • 2024-08-04 22:29

    万流归宗,都是炎黄子孙

  • 2024-08-21 18:33

    广府是以前的土族人!现在基本没有了!都是客家人只是先后而已[敲打][敲打]

  • 2024-07-31 12:01

    我老家说白话,与广州白话只是口音区别,说我是广府人吧,但我的老祖宗是从蒲田迁入潮汕地区,后代再迁吴川,再有后代迁入广西,而我的潮汕兄弟是潮汕人,我到底是潮汕人还是广府人?乡下习俗却一直与粤西的广府人一样。[呲牙笑]

    Ken。 回复:
    那你是闽南系的。广东三大汉族民系是广府,客家,闽南。所谓的潮汕了解的人都知道单纯指汕头这个地方,潮州府汕头埠。潮州府管制的地方在以前宋末元初时早就屠城,大量的古莆田人及江西地区的人逃难迁移给屠城的潮州府形成如今的潮州人。广东还有很多地方讲闽南语系的城市。比如粤西的三个市,雷州半岛、茂名电白等讲的黎话就是闽南语系,珠海、中山也有几个村也是讲闽南话。浙江、江西、包括广西也有讲闽南话的村庄。闽南话也可以称河洛话分支。古中原人迁徙到福建江西一带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语系。客家话也同样是古中原人迁徙到江西,福建东部一带。两者之间同为河洛话,一个为文言,一个为白话文。好比如今的官方语言一个为民间通俗用语
  • 2024-07-29 14:40

    不知所云

  • 2024-09-11 07:25

    客家有什么风格?围屋一样有很多有,不管现在的汉人或是少数民族都有,能说明啥?客家跟广府怎么可能是同族,语言完全不一样……

  • 2024-07-23 22:09

    广府也是客家人,口音差别而已,90年到虎门那些老人讲话那象白话。

    蓝魔之泪 回复:
    倒反天罡
    问渡 回复:
    你搞笑!我们这边从来不会讲客家话,珠江口两边核心地带,到佛山江门到𦘦庆市区,这些地方的人都不会说客家话!

声夫评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