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夏,朝鲜战场进入了一个形势相对复杂的阶段。
一方面,“停战谈判”虽然被提上首要议程,却一直处于僵局,战争双方都在力图争取主动,想要通过军事上的胜利为自己增加谈判筹码。
另一方面,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已达17个军,加上装甲兵、炮兵、铁道兵在内,总兵力超过百万,这还不算45万的朝鲜人民军。此外,战场对面的“联合国军”兵力也达到了110万。
数百万大军对峙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之上,摩擦、消耗、争夺从未停止。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决定战争命运的大决战在所难免,最终的和平只能靠打出来。
越是紧要的关头,越容不得半点松懈。但偏偏这个时候,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却病倒了。长期高强度地指挥作战,让他的身体超负荷运作,左额长出的一颗肿瘤,因为前线医疗条件简陋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病情每况愈下。
彭德怀一门心思都在指挥作战上,性子又犟,有伤也不愿意下火线。每次医生来劝,他都是一句话堵回去:
“这是小病,不要紧,死不了人!”
到最后,还是身在北京的毛主席亲自下达命令,让彭德怀必须返回国内接受治疗。可彭老总这一走,志愿军司令员的位置就暂时空了出来。
战情如火,百万志愿军却群龙无首,谁来挂帅掌军?这成为了志愿军必须尽快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毛主席和邓华“意见不同”彭德怀回国后,主持志愿军司令部日常工作的担子就落在陈赓的头上。在志愿军当时的几位副司令中,论资历、威望,军事指挥能力,陈赓都是老大哥般的存在。要知道在他1922年入党的时候,宋时轮才15岁,邓华12岁,洪学智、韩先楚都只有9岁。
让陈赓接任志愿军司令员,是最能服众的。1951年6月陈赓入朝时,正值第五次战役结束,志愿军几经恶战,消耗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60军180师在撤退途中被围,伤亡较大,这让志愿军司令部内一直弥漫着一股愤怒、紧张的气息。
在第五次战役总结会上,“法不容情”的彭德怀当众点起60军军长韦杰、政委袁子钦,怒批道:
“你们是怎么指挥的,把一个师都丢了,造成我军建军以来极少有的一个师遭到惨重损失!”
彭德怀的脾气大家都知道,这时候谁也不敢劝,怕越劝彭总火越大,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到最后还是陈赓出来解了围,一向风趣幽默的他笑呵呵地站了起来,扯了一句题外话:
“开了半天会了,大家动都不敢动一下,想小便都不敢去,脸都憋红了。而且现在肚子也饿了,要不先休息一下,方便方便,回来再开?”
十几年的搭档,也只有陈赓敢这样和彭老总开玩笑。他的话,一下就让司令部内的氛围缓和了下来,彭德怀被这样一打断,也冷静了下来,只能挥挥手说:
“陈赓饿了,咱们就去吃饭。”
陈赓性格好,没架子,和任何人都能相处得来,他的到来给一向严肃的志愿军司令部带来的久违的轻松和活跃。当然更为主要的一点,陈赓是真的会打仗。
陈赓到朝鲜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战术革新。比如落实“零敲牛皮糖战术”,鼓励部队在进攻中灵活机动,多打小规模的歼灭战,以较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在防守中不必死守阵地,在给敌人以大量杀伤后,及时转移,趁敌立足未稳,再组织反击。
陈赓的理念很简单,面对火力强大,补给充足的美军,志愿军不能死拼消耗,去过分强调“人在阵地在”、“同归于尽”的强硬打法。战术灵活,知进退,懂取舍,才能保存有生力量,去打赢最后的战争。
特别是陈赓改进、推广的“坑道作战”,让志愿军在防御能力上有了“质”的提升。以坑道为依托,利用表面阵地野战工事阻击和杀伤敌人,这让美军极为依赖的炮火优势削弱大半。1951年夏秋防御作战时,美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杀伤志愿军一人。到了1952年1-8月,美军平均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一人。
如果彭德怀铸就了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力,那么陈赓为志愿军带来的就是更多的灵动。不过陈赓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实在太忙了,没有办法长期担任志愿军的司令员。
建国后,陈赓率部解放广州,挺进大西南,作战任务非常繁重。1950年初,他又应胡志明邀请,带领军事代表团前往越南,协助越军抵御法国侵略。在代理志愿军司令员2个月后,“救火队长”陈赓就又接到了毛主席新的任务,让他回国担任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
陈赓走后,选出一个稳定的志愿军司令员又成为了头号大事。毕竟临阵换将、频繁换将是战场大忌,每个指挥员风格不一,打法不一,部队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战略战术,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很快,毛主席亲自拟定的一封“委任状”便传到了志愿军司令部:
“任命邓华为志愿军代司令兼政委。”
当时担任着志愿军副司令员的邓华,显然没有想到主席会决定将这千斤的重担交付于他。抗美援朝战争关乎国运,指挥百万大军作战在我军军史上也是鲜有前例,担子太过重大,责任太过重大,干系太过重大。
对待革命,邓华从不畏惧,狠仗、硬仗都敢打,没有半点怨言。但他担心的是自己能力有限,没有彭老总、陈赓这样的老将压阵,挑不起这千斤重担。
再三考虑后,邓华将请辞的电报呈送毛主席、彭老总:
“志司任务繁重,且关系全局,个人德才资体均很不够,实在费力挑不动。为加强志司领导,彭总不能回时,粟裕同志来此很好。”
在志愿军司令员的人选上,邓华极力推荐了粟裕。而且考虑到当时粟裕已在总参谋部担任副总参谋长,他还接着建议“粟裕的副总参谋长,陈赓同志很可胜任”,至于陈赓正在负责筹建的军事工程学院,邓华也建议“可另选他人代替陈赓”。
邓华考虑事情如同筹划打仗一样,非常细致缜密。这一份电报不仅推荐了志愿军司令员的人选,还把谁接任粟裕副总长、陈赓院长这些不该他考虑的问题,都给一揽子建议了。
按理说,邓华是不应该在关键的人事任命上说太多话。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这足以证明他的所有建议都是出自真心、公心,没有掺杂半点个人得失在里面。
那么,邓华又为何如此热切希望粟裕来担任志愿军司令员呢?
第一:粟裕本就是抗美援朝挂帅出征的第一人选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以四野13、15兵团4个军为主干的东北边防军随即成立,分别进驻凤城、辽阳等地,任务就是加强东北边防,随时准备入朝参战。当时毛主席曾明确指示粟裕,让他就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担负起抗美援朝作战指挥的任务。只是后来粟裕因病未能挂帅,彭德怀才从西北调回,临危受命率军入朝。
第二:粟裕对朝鲜战争准备充分
粟裕在先期筹备抗美援朝的工作中,就要求华东军区组建了相应的参谋、通信班子,分析朝鲜战情,同时命令华东空军调查研究美军入朝空军的飞机数量和作战能力,包括抽调原本用于攻台的三野9兵团北上参战也是粟裕最先建议。让粟裕指挥志愿军,需要的适应期可能比其他人更短,这也是一个主要的优势。
第三: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能力首屈一指
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是选择志愿军司令员最为重要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入朝参战的志愿军已达百万,没有充分的大兵团作战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人,不足以担此重任。而粟裕是我军之中公认的“优秀军事家”,指挥能力、经验能够完美切合志愿军司令员的要求。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粟裕都是当时志愿军司令员的最佳人选之一。但邓华的电报呈送北京后,却遭到了毛主席的断然拒绝。
那么此时的主席到底是如何考虑的?
二、战争练兵,更练帅如果说考虑志愿军司令员的人选,邓华是单从战争层面去推荐,认为粟裕最合适。那么毛主席则是放眼全局,从整个国家、国际形势去判断,他不能放粟裕去朝鲜。
自1951年11月粟裕就任副总参谋长后,就一直承担着新时期军队的建设工作,包括作战、训练、海空军及各特色兵种的筹建、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对于国防事业、军队建设来说,粟裕是一员关键的“主将”,很多工作离不开他。
包括军事工程院的创办,这关乎新中国第一代军事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当时科技人才寥若晨星,既少师资力量,又缺校舍、教材和实验设备的困难条件下,能承担起这个艰巨任务的,非陈赓不可,这也是毛主席把他从朝鲜调回的重要原因。
抗美援朝关乎国运,军队建设、人才建设同样关乎国运。粟裕、陈赓都是各自岗位上不能缺少的一环,他们的能力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同样不简单。
当然另一方面,毛主席不放粟裕去朝鲜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他认为邓华完全有能力担任志愿军的第三任司令员。
四野13兵团作为第一批志愿军入朝参战时,林彪曾不顾临阵换将的兵家大忌,向主席建议用邓华替下原13兵团司令员黄永胜,理由是“黄永胜各方面的军事素养都不如邓华。”
在抗美援朝期间,彭德怀也屡次称赞邓华:“知识丰富,很有头脑。考虑问题有眼光,也比较周到。”、“作战勇敢,细心,出了些好主意,是个好帮手。”特别是在彭德怀回国之前,他曾亲自致电前线部队,声明他在离任期间,由邓华全权指挥志愿军作战。
从两位元帅的实际行动和评价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邓华能力的绝对信任,所以才会在关键节点上不约而同选择让他来挂帅。
邓华17岁参加革命,湘南起义后跟随朱德上井冈山,一路从连级干部做到兵团司令,战功赫赫。而且无论是在红军还是之后的四野,他都被赋予重任,成为独当一面的主帅,指挥两个军收复海南岛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
邓华家学渊源,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出身,投身军旅后更是热衷于研究战略、战术,是军中有名的儒将。包括入朝之后,每逢的大战役邓华都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从刚入朝时的《对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到第五次战役后的《论朝鲜战场之持久战》,邓华在整个战争期间写下的军事讨论文章不下数十万字。这不仅仅对于志愿军作战帮助匪浅,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也是宝贵的一手材料。
除了能打仗外,邓华笔头够硬,脑子也活,承担政治工作、外交工作也都是一把好手。抗美援朝的谈判阶段,邓华就是志愿军首席代表。在这场号称“最艰难的谈判中”,邓华和美军在谈判桌上巧妙周旋,精准分析形势,判断该谈还是该打。可以说身处战争最前线的邓华,他的意见就是志愿军战略制定的一个“风向标”。
综合来说,在抗美援朝“边打边谈,以打促谈”的第二阶段,对战役指挥和谈判形势都有掌握的邓华无疑是司令员的最佳人选。当然,除了能力和经验之外,邓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优点,那就是统帅之才。
志愿军的两位副司令邓华和韩先楚,是一对“黄金搭档”,从解放海南到抗美援朝,两人一直通力合作,联手立下了赫赫战功。
邓华沉稳有谋,文武双全,是军中“智将”,而韩先楚胆略十足,敢打敢拼,又是出了名的“旋风将军”,让这样风格迥异的两人在一起指挥作战,无疑是完美互补。不过两人虽然关系铁,但吵架的次数也不少。
解放海南岛,邓华为了稳妥起见,曾计划推迟战役发起时间,而韩先楚据理力争,坚持认为应该抓住谷雨前的顺风战机,尽快发起大规模登陆作战。而事实证明,韩先楚对于战役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战后,很多人都把解放海南岛的首功归在韩先楚的身上,却忽略了邓华的作用。其实在当时在选择总攻时间的问题上,四野总指挥部是完全信任邓华的。也就是说如果邓华坚持推迟战役,那么韩先楚再如何坚持,也无济于事。
正是在拥有“一票否决权”的情况下,在和韩先楚吵得“房顶盖都要被掀掉了”的情况下,邓华没有固执己见,而是认真研究大规模渡海的可行性,权衡各方,最终选择听从韩先楚的建议。
能够成功解放海南岛,韩先楚对战局的判断起到了关键作用,而邓华能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最后一锤定音,同样至关重要。
韩先楚是天生的战将,他对战争有独到的见解,能够敏锐察觉和分析形势,打别人不敢打的仗,甚至也敢指挥上级,充分展示自己桀骜不驯的一面。而邓华却不同,他的风格是稳中求进,对上级尽心辅助,对下级也能听取意见。
其实在朝鲜战场,志愿军司令部内名将云集,任何战略、战术的形成和制定,都是经过无数参谋人员的思考、判断和审查。志愿军司令员需要做的,就是成为一个核心,一个桥梁,听取所有人的意见,发挥所有人的长处,然后谨慎判断形势,敲定最终的“大主意”。
论打仗,邓华可能没有韩先楚、宋时轮那么锋芒毕露;论后勤管理,他也比不上洪学智的老成持重。但邓华就是一个粘合剂,能把所有指战员,百万志愿军的优势都集中起来,握紧成一个拳头打出去,这就是“统帅之才”。
毛主席力排众议选择邓华,也正是看中他有指挥“百万大军”的潜力。朝鲜战争练兵,更练帅
三、立国一战1952年9月,邓华接任志愿军总司令后的第3个月,意料之中的决战终于打响。志愿军在两个月内连续对敌展开进攻作战77次,共歼敌2万7千余人,取得辉煌战果。美军为了应对志愿军的进攻,而发动了蓄谋已久的“金化攻势”。
两军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最终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一个点上—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志愿军在邓华的指挥下一改常规打法。
防御中坚决执行“坑道作战”的防御体系,让美军在上甘岭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的190余万发炮弹“无计可施”。
进攻动用王牌武器“喀秋莎”,配合140余门火炮对敌人进行火力覆盖。特别是在攻打597.9高地时,24门“喀秋莎”仅用2轮齐射,便全歼美军一个营的数百名官兵。
坑道战术是陈赓的杰作,喀秋莎是彭德怀回国要来的,战役的总指挥则是邓华。在上甘岭,志愿军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最辉煌的战绩,而这光荣的背后,离不开3位志愿军司令员的长久付出。
1953年6月,面对即将签订的停战协定,顽固不化的李承晚暗耍手段,蓄意破坏和谈进程,甚至公然宣称南朝鲜要单方面继续把战争打下去。
消息传到志愿军司令部,一向稳重的邓华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气得拍案而起:
“这个李承晚胆敢如此放肆,看样子还得给他硬的吃!”
站在一旁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杨得志看见邓华眼睛紧盯着作战地图,突然就明白了什么,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突出点说到:
“你早就想在这个地方打主意了。”
邓华果断回答:
“对,我们就选在这个地方开刀!把战线拉直,给朝鲜人民多占点地方。”
一向被邓华尊称为“老人家”的参谋长李达这时也开起了玩笑:
“你不怕人家说你好战分子吗?”
邓华心里明白,这最后的一仗必须要打:
“不是我们好战,是李承晚不见棺村不掉泪,不狠狠揍他两下,他是不会老实的。”
7月13日晚,金城前线浓云密布,大雨欲来。志愿军1000余门火炮突然发起强袭,一向被“省着用”的2个师喀秋莎也放开了手脚,奢侈地连打了3轮齐射。
顷刻间,炮火形成无数道火光,像呜呜地刮大风似的飞向敌人阵地,红透了半边天,敌人的阵地燃烧成一片火海,地上腾起的烟尘也是红的,天上翻滚的云彩也是红的。
与此同时,志愿军强大的突击集团仅用1个小时,就突破了敌人4个师25公里正面防御阵地展开攻势。整场金城战役,志愿军歼敌5万余人,收复17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这是志愿军入朝以来最“酣畅淋漓”的一场全胜。1000余门大炮,发射了炮弹1900余吨,我们最终以敌人最擅长的手段,打败了敌人。
绝望的李承晚彻底被打服了,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正式签字生效。历时3年零33天的朝鲜战争以朝中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和平降临朝鲜大地。
1954年10月,邓华奉调回国。邓华之后,我军之中著名“三杨开泰”中的杨得志、杨勇先后继任志愿军司令员。1958年10月22日,志愿军总部官兵在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等率领下启程返国。
10月26日,志愿军总部公报:志愿军已全部撤离朝鲜。
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
我们不会忘记
历史
我们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