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早期的指挥员中,有不少都是年纪轻轻就被党委以重任。这些年轻的战将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和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世功勋,这些指挥员中有一位军团长的履历极为出色。他15岁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19岁便成为红军的师长。20岁时,因其卓越的战功被任命为军长,是当时全军最年轻的军长之一。21岁时,他又被迅速提拔为红军军团长。
如此耀眼的履历使他成为了我军历史上的一名传奇人物,这位年轻的将领就是寻淮洲将军。那么,寻淮洲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被党委以重任呢?他又有着什么传奇的人生呢?寻淮洲于1912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的一个山村贫苦家庭,这一年对中国来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就是在这一年,辛亥革命爆发。这标志着我国的封建王朝时代彻底被推翻了,革命的热潮以及新思想在全国各地立足生根。清王朝虽然被推翻了,但农民的日子过得依然很苦。因为各地的军阀还是在混战不休。他们都想趁着乱世扩大自己的实力。因家庭条件贫苦,寻淮洲小时候营养不良,体弱多病。别的孩子三岁就会走路了,但寻淮洲直到四岁还不能走立行走。
好在寻淮洲的家庭条件后来稍稍好了一些,到了能勉强吃饱饭的程度。为了能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寻淮洲的父母省吃俭用在寻淮洲9岁的时候,将他送进了小学读书。寻淮洲天资聪颖,又学习刻苦,很快就在学校里成为了佼佼者,每次考试的时候都是名列前茅。除了关注学习外,寻淮洲因为自己身体较弱的原因,也十分注重锻炼身体,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因此,在学习之外,寻淮洲每天都会坚持跑步、爬山,渐渐摆脱了羸弱的身体。
11岁那年,寻淮洲的父母和当时很多父母一样,为儿子找了一个童养媳,名叫吴甘梅。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不将童养媳当人看,对待童养媳都是非打即骂,家里几乎所有活都会交给童养媳干。而小丈夫们,每天就只是对童养媳吆五喝六,什么都不干。但寻淮洲对自己的吴甘梅很好,平日里放学之后就会去放牛割草,吴甘梅只需要在家里洗衣做饭,比当时很多童养媳过得都好。
1925年,寻淮洲进入了高小读书,在此期间寻淮洲的思想有了巨大的变化,他对社会现状也有更深层的了解。这点,在他所写的文章《现在的我》中,就能够体现出来:我们生在世界上,假使和那寄生虫一样,春来也好,秋去也好,一味甘食美衣,玩日愒岁,徒然食息于天地之间,由幼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空空过此一生,岂不是太无意识了吗?但是我们既想做些事业,在生时,当着这做学生的时候,对于以前怎样是小孩子,将来怎样为大国民,这些事业,也不可不酌量一下。我现在的年纪,虽不是当大国民的时候,也不是当小孩子的时候了,所以我在这个学期内,对于学业上应该猛力前进,求一些丰富的知识;对于身体上,应该竭力锻炼,求一个强健的身体;对于办事方面,更应该随时练习,养成很好的才干,预备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
此时的寻淮洲尚且年幼,虽然有心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但由于接触的不多,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只能以更加努力学习来寻找到方向。而随着接触了越来越多的先进思想之后,寻淮洲心中的报国之意更加强烈了。他决定要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国家做些大事业。在寻淮洲上高小期间,湖南的工农革命运动发展迅速,寻淮洲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后,积极参加组织儿童团,同时他还在家乡参加由我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和学生联合会。
1927年初,因其出色的表现,寻淮洲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次打土豪灭劣绅,与地主恶霸斗争的过程中,寻淮洲迅速成长乐起来,并且展现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革命积极性。但与此同时,积极参加革命运动的寻淮洲也被敌人盯上了,随时都有可能对寻淮洲不利。不过,寻淮洲从未感到畏惧。
然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爆发,让大革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白色恐怖迅速席卷全国。5月,长沙马日事变,让湖南的革命形势陷入困境,无数革命志士被残害。而积极参加革命运动的寻淮洲,更是反革命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因此,为了寻淮洲的生命安全,他不能够在继续待在家乡,党组织随即安排他进行转移。
临刑前,寻淮洲看着泪眼婆娑的母亲,坚定的说道:“我要去平江参加武装部队,有了枪杆子才有力量打倒地主豪绅,才有打回来的希望,请母亲等待着这一天啊!”当时,寻淮洲的妻子吴甘梅身为一个大字不识的童养媳,虽然不懂寻淮洲的理想抱负,但她知道这是丈夫想要做的。因此,即使不舍丈夫离去,仍旧将含泪为丈夫缝制了手巾、袜子,让丈夫带走。此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寻淮洲这一走竟是永别。
寻淮洲的转移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他刚走没多远就被所谓的“清乡队”抓了起来。幸运的是,看守寻淮洲的认识他,觉得寻淮洲是个好人。于是,就偷偷将寻淮洲放走。在历经磨难之后,寻淮洲总算是浏阳工农义勇队,并找到指挥苏先骏和党代表潘心源,表示自己想要加入队伍的决心。
但是,寻淮洲那会儿才15岁,且身形瘦小。苏先骏就觉得这到了前线,那还不是送死的吗?于是,他劝道:“你还没有步枪高,还是留在平江参加地方工作吧!”寻淮洲知道苏先骏是好心,但他也坚定的说:“我早就恨透了反动派,早已立志干武装,请允许我效命沙场吧!”见寻淮洲如此说,潘心源和苏先骏很是感动,也知道说不动他,于是就同意了寻淮洲的请求。
没过多久浏阳工农义勇队被编入第二十军独立团,后又与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起编为江西省暂编第一师,寻淮洲就在江西省暂编第一师的第三团。8月,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成立,寻淮洲仍在第三团。9月,寻淮洲参加了由毛主席领导的爆发在湘赣边地区的秋收起义。寻淮洲年纪虽小,但是他在战场上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毫不畏惧。秋收起义后,毛主席率领红军部队上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寻淮洲紧紧追随着毛主席的脚步。
1928年,多次参加斗争战事的寻淮洲,虽然才16岁,但也已经可以说是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了。在历次对敌人的斗争中,寻淮洲总能用巧妙的战术在战场上屡建奇功。2月,寻淮洲也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除了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外,寻淮洲还将队伍带的很好。在井冈山会师之后,寻淮洲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三十一团第三营连长。他带兵有方,虽是年纪轻轻,却用过硬的军事实力和坚定的革命思想让手下的战士都很是钦佩。
而且每每在前线战斗的时候,寻淮洲都会冲在最前面。在1929年的大柏地战斗中,寻淮洲率领全连与敌军奋力斗争,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树枝当武器。就算自己的手臂受伤,也不肯下前线,只是随意从衣服上撕下了一块布条缠在了伤处,继续与敌人斗争。1930年春天,寻淮洲被任命为寻淮洲调任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100团任营长。
1930年10月,蒋介石集结了十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围剿,意图用重兵摧毁中央苏区。毛主席指挥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和“中间突破”的作战方针进行“反围剿”战斗。毛主席的战略方针得到了有效的发挥,反动派部队被我军的零星部队吸引到根据地深处,而后我军主力部队将其一举歼灭。第一次“反围剿”战斗,最终以我军歼敌1.3万,缴获武器1.2万余件落下胜利的帷幕。
在这场“反围剿”战斗中,寻淮洲作为营长,他完全可以在后方指挥,但寻淮洲为鼓舞士气还是身先士卒的冲锋在前。在枪林弹雨中,他带领战士们消灭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寻淮洲在此战中一战成名。由于寻淮洲的卓越战功,在第一次“反围剿”战斗结束后,升任为第100团团长。1931年3月,在第二次“反围剿”战斗结束后,寻淮洲再次升任为红三十五师师长。19岁的红军师长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可想而知上司对寻淮洲抱有的期望以及信任。但寻淮洲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在随后的历次反围剿作战中,由寻淮洲带领的部队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寻淮洲也受到了党中央的赞赏。
1933年2月,寻淮洲接替刘畴西任红二十一军军长。10月,寻淮洲被任命为红7军团的军团长,寻淮洲的提升速度之快全都是因为他在战场上立下的赫赫战功。当时国民党反动派都知道红军部队有一位年轻而骁勇善战的革命战将,有些反动派在围剿战争中被寻淮洲打怕了,一听说是寻淮洲带领的部队就再也不敢上前挑衅。第四次反围剿作战爆发后,红军主力部队分为几部分对敌人实施打击。为了拖住敌人增援部队,好让红一方面军更好投入战斗。寻淮洲率领部队牵制了国民党反动派几个师的兵力,这足足是寻淮洲兵力的几倍之多。就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寻淮洲还是成功完成了党中央交与他的任务,红一方面军也因此获得了战役胜利。
中央对寻淮洲特别嘉奖,不久后,寻淮洲率部队跟随红三,红五军团由江西地区向福建进军。这一路上困难重重,为阻止红军到达福建,反动派在沿路设下了很多重兵把守的关卡。作为先头部队,寻淮洲对敌人的重兵毫不畏惧。他一路上歼敌无数,在宁化县,国民党反动派利用地形优势修建了很多土堡,内部都有重火力把守。于是寻淮洲就采用坑道战术,直接挖到了敌人的地堡下将守敌一举歼灭。在解放朋口的战斗中,寻淮洲率部队歼灭了国民党第19路军两个团。为了围剿寻淮洲,19路军派出了号称铁军团的精锐。铁军团有重火力且兵员训练有素,寻淮洲果断使用游击战等多种战术。经过激战后,铁军团被寻淮洲的部队团团围住,最终被我军一举歼灭。
此战也创造了我军的一个新纪录,因为寻淮洲在此次战斗中只率领了一个团的兵力歼灭了敌人一个主力团。后来敌人又有两个营前来增援,但都被寻淮洲打退。国民党第19路军吓的噤若寒蝉,只要看到寻淮洲率领的部队就闻风而逃。因卓越的战功,寻淮洲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6月,寻淮洲带领部队入闽作战,期间寻淮洲所部以少胜多,缴获了敌军一个军工厂,为改善红军武器做了重要贡献。
随后不久,寻淮洲当选为中央政府执行委员7月,寻淮洲接到北上抗日的命令,带领第七军团一路从瑞金出发,寻淮洲率部队总行程3200多公里,转战四省几十个县。整个过程中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毙敌无数。国民党在各地的保安纵队对寻淮洲的部队穷追不舍,但这些杂牌军与寻淮洲精心训练出来的红军部队都不是一个等级的。看到寻淮洲率领的红军部队连连取胜,蒋介石坐不住了。他拿出了嫡系王牌部队王耀武旅,这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之一。
反动派信心满满的以为这次肯定能重创寻淮洲,但寻淮洲的战术实在是太高明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寻淮洲这里接连受挫,最终在分水县被一举击溃。后来,中央命令寻淮洲所在的红十军团于黄山市汤口镇会师。蒋介石看到后非常惊惧,他调兵遣将20万余人,兵分四路围剿红十军团。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十军团一时间陷入了困境。1934年12月14日,部队在谭家桥设伏将敌军打乱。但反动派的人数实在是太多,我军的阵地被冲散,制高点也被夺去。当时,红十军团的军团长是刘畴西,他决定在谭家桥再打一个伏击。但这个战术命令出了一些错误,因为当时选择伏击的地点并不是一个绝佳的位置。
寻淮洲率领的19师没有被作为主力部队使用,负责进攻的是反动派王耀武部队。王耀武率重兵与我军在谭家桥高地展开了制高点争夺战,这个制高点事关整场战斗的成败。最后,寻淮洲带领19师冲上高地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王耀武之前是寻淮洲的手下败将,他想在这场战斗中重创寻淮洲。但骁勇的寻淮洲还是将王耀武打得节节败退,最终谭家桥制高点被我军夺回。在率部冲锋中,寻淮洲小腹中弹,最终因抢救无效牺牲,年仅22岁。
寻淮洲牺牲之后,被安葬在潘村蚂蚁山脚下。但在得知寻淮洲死后,王耀武就派出手下人去寻找寻淮洲的遗体。最终,这名国民党军在找到寻淮洲的墓后,不仅将寻淮洲的遗体挖了出来拍照,还为了邀功将寻淮洲的头颅割下,用布和石灰包住,回去邀功。发现这件事后,游击队和民众怀着悲愤的心情,将寻淮洲的遗体移到了蚂蚁山的隐蔽指之处。
寻淮洲这位年轻而卓越的红军占领不仅战功赫赫,还为我党培育出了多位军事奇才。粟裕大将都是寻淮洲一手带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