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发声之后遭遇难者家属痛斥:都是在推卸责任,要为女儿讨公道

话多的山羊 2025-04-04 15:04:46

3月29日深夜,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三名年轻女大学生不幸遇难。这起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仅因为涉及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企小米,更因为事故后企业回应与家属诉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小米创始人雷军4月1日晚公开发声表达哀悼并承诺配合调查,然而遇难者家属却直指回应"虚伪"、"避重就轻",认为企业是在"推卸责任"。这场悲剧背后,折射出智能电动车时代下技术安全、企业责任与生命价值之间的深刻矛盾。

事故回顾:高速碰撞起火致三死,智能驾驶成焦点

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据小米官方通报,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但最终车辆仍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

遇难者之一小罗的父亲罗先生表示,三名女孩是从湖北自驾前往安徽参加考试,途中遭遇不幸。对于女儿的不幸离世,罗先生情绪激动:"我就是想为我女儿讨个公道,也给车企一个警示,不要把定时炸弹放在路上跑,不是把高科技堆在车上,车就安全了"。

雷军回应与家属激烈反弹:沟通鸿沟与信任危机

4月1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通过微博就事故公开发声。雷军表示:"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他代表小米表达了"最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并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然而,这番看似诚恳的回应却遭到遇难者家属的强烈反弹。罗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直言雷军的表态"虚伪",认为小米的回应"没说到重点,都是推卸责任"。他透露,事故发生后小米从未主动联系家属,反而是家属不断通过客服渠道联系小米,但得到的只是"上报了,请等通知"的官方回复。罗先生愤怒地质疑:"到3月31日下午,我和现场的交警沟通,小米所谓的专项小组,也没有跟现场的交警沟通过,我不知道他们是和谁沟通的,如果说专项小组跟警方联系了,而不跟家属联系,不是更冷血吗?公司出了事,慰问一下三位家属,不是应该的吗?"

小米方面则解释称,碰撞发生后已立即与车主取得联系(了解到非车主本人在驾驶),并呼叫紧急救援服务。专项小组3月30日赶赴铜陵,在警方指导下配合调查,并于31日提交了掌握的车辆数据。小米还表示,3月31日在警方指导下尝试于4月1日下午与家属会面,但截至回应发出时仍在等待会面通知。

双方说法存在明显矛盾:遇难者母亲王女士(微博账号@诗雨370491153)曾表示"小米发布通告说会成立调查组,但是从事件发生到现在,小米从来没有人联系过我",并称"得到消息,他们也仅仅是把车子拉到北京去做鉴定了";而小米则坚称"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

技术争议与安全质疑:AEB失效、车门无法开启成焦点

事故发生后,围绕小米SU7安全性能的技术争议不断发酵。根据小米官方说明,SU7标准版的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工作速度在8-135km/h之间,但不响应锥桶、水马、石头、动物等障碍物。这意味着在本次事故中,面对施工路障,AEB系统可能根本不会启动。行业测试显示,即便配备激光雷达的车型,对施工路障的识别成功率也不足60%。

更令人担忧的是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的问题。遇难者家属强调,事故现场照片显示车门完全紧闭,AB柱无明显变形却无法开启。虽然小米用户手册提及"机械应急拉手",但在电池包严重变形、电气系统失效的极端场景下,这种设计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存疑。

电池安全问题也引发关注。4月2日,宁德时代回应投资者提问时明确表示,事故车辆未使用其电池。小米客服则证实,SU7标准版搭载的是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两种电池混装的,是随机安装的"。对于事故车具体使用哪种电池,小米表示暂时无法确认。

遇难者家属对这些技术问题提出强烈质疑:"根据小米现有的公开声明,无法解释车门为何无法打开、车辆和水泥护栏相撞后因为什么原因燃烧、智能驾驶切换时间为何只有2秒等一系列问题,显得避重就轻"。家属希望"把更多事实告诉大家,也希望能对外详细通报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免后续再发生悲剧"。

社会反响与行业反思:智能驾驶时代的安全伦理

这起事故引发的社会反响远超一般交通事故。一方面,遇难者家属遭到网络暴力。另一方面,事故也引发对智能驾驶行业安全标准的深刻反思。事故暴露了智能驾驶从"实验室神话"到"现实场景"的落差,以及"硬件先行、软件期货"商业模式的安全隐患。

事件进展与未来走向

截至4月2日,事故仍在警方调查中。小米表示将持续配合调查,并承诺"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遇难者家属则坚持要求查明真相,"给车企一个警示"。

这场悲剧已经超越了一起单纯的交通事故,成为检验新兴智能电动车企业责任意识和技术伦理的试金石。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