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长式的增长已成过去,生态才是成熟企业应该追求的。即将到来的双11.11,京东正在发起一场以自我为中心的新圈地运动。
撰文 | 蓝洞商业(ID:value_creation)张诚
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在自传《鞋狗》一书中写道,我们身处竞争白热化的战场,在各种力量的包围中挣扎求生。日复一日,我们都尽全力筹备“军队”供给,并等着对手弹尽粮绝。为了胜利,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牺牲,什么都是次要的。
这像极了互联网状态,视频、电商、出行等垂直领域爆发的战争,无不适用。但当流量红利触顶,对战不但不能获得胜利,相反会陷入此消彼长的自我内耗。
这个道理,京东当然明白。“积木论”被提出,就是想表达,每个零售的参与者将自身拥有的一块或多块“积木”定义清楚,并不断优化,最终组合在一起,演化出无界零售的无限场景。
你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次京东以自我为中心发起的一场新「圈地」活动。
放开「朋友圈」两天前,京东、腾讯、沃尔玛和达达-京东到家联合发布全渠道战略。
以沃尔玛为例,在京东上线多家旗舰店,门店、用户和库存“三通”,线上线下无缝链接,体验无差异;达达-京东到家的使命是解决零售“最后一公里”,对沃尔玛门店的O2O业务做支持;全渠道能力构建的闭环是通过腾讯的小程序完成的。
这差不多就是京东的“积木论”实践案例,并且被它验证过是屡试不爽。
在腾讯、沃尔玛、永辉、唯品会和谷歌等各式花样联盟之后,京东在今年的11.11期间也有新玩法。除了购物还涉及出行、生活和金融等领域。
我们先了解下这个名单。万达百货、大族广场之类的线下购物中心;美团APP、神州专车、e代驾、途家、曹操专车;甚至包括鹿角巷、春丽咖啡公司、思特堡、不自由落体在内的网红店等等。
如果在e代驾首次激活京东白条,用京东支付可以立减金额;途家在11.11活动中,将主推京东主题屋;神州专车除了在APP首位页面进行活动展示外,还“变装”叫车icon,让用户乘坐“京东11.11专车”;鹿角巷等网红店则会在活动期间更换多个城市店面的京东11.11主题装饰等等。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期间,联盟Logo就相当于一个手机二维码,在合作商圈可以使用京东APP的AR扫功能实现线上领取线下门店优惠券用于支付。
扫码线上领取优惠券,线下门店支付,这个事之前微信和支付宝也干过。两家补贴最狠的时候,去菜市场,卖菜大妈都不忘提醒先扫一扫领了红包再付款。
在此之前,京东基于电商平台的属性,合作关系更多基于线上。
而AR扫活动,意图将合作的场景从线上拓展到线下。线下门店扫码导流至商城,领券后再用于线下支付,京东电商的流量被增加,线下门店交易量也水涨船高。
这样的趣味体验,目的也在于触达年轻用户。通过变装概念、网红集市、快闪店、抖音、B站等吸引95后,甚至00后,以培育未来的粘性用户。
联盟进化京东对 “朋友圈”经营也是由来以久。
去年11.11,“挑好物联盟”曾被刷屏。百度、美团、网易、爱奇艺、搜狗位列其中。其中大部分成员是京X计划的参与者。
2016年,京东与头条牵手,名为京条计划。接着,和百度的京度计划,与奇虎360的京奇计划,与网易的京易计划以及与搜狐的京狐计划,一系列京X计划都跟流量合作相关。
今年年中,京东还曾对外发布“无界618联盟”。核心意思是,将永远、无偿、绝不排他的授权所有企业使用618的品牌标识和形象。喜茶、唱吧、沃尔玛、汉堡王、唯品会、易车等参与。
与之前相比,此次“京东11.11联盟”,京东明显打出的牌面要更重,不单单是基于浅层次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客气。
但是不得不承认,京东一直以来探索的无界营销在赋能的同时,也追求自我流量的最大化。
2015年10月,刘强东和马化腾曾一起站台,宣布将拿出最强资源共同向品牌商家提供一套建立品牌、提升营销效果和顾客体验的解决方案。这就是京腾计划。
此后,京腾计划不断升级,先后推出过京东亿级、腾讯10亿级用户画像体系的营销产品——“京腾魔方”以及后来的“京腾魔方+”。
一年前,两家公司又面向线下品牌商,提出无界零售解决方案。大概内容是,以腾讯的社交、内容体系和京东的交易体系为依托,赋能品牌商。
在最新的京腾计划3.0中,腾讯的公众号、小程序、支付等工具以及京东的会员体系、供应链和物流、金融系统等都实现了全面的打通。
不难理解,在无界零售的战略中,京东更多是一个“零售+零售基础设施的服务商”,在“场景无限、货物无边、人企无间”的无界零售图景中,通过积木模块开放基础设施能力。
比如京东盟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成员是沃尔玛,该零售巨头目前是京东的第三大股东。2016年6月,双方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后,沃尔玛旗下的五家官方旗舰店铺相继入驻京东。如开头所说,目前双方已经联手在中国全面推广门店、用户、库存互通的“三通”战略。
这也意味着,京东的角色已经从自有生态交易域走向更多的交易域,尝试通过无界零售,把品牌在官方的旗舰店、数字化以后的品牌线下门店和微信域里的生意连接打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