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中最重要的东西

张金形意 2024-11-04 11:55:33

练武难免会和同道们探讨一些问题,特别是争论在武术中,到底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呢?

  最容易被接受的恐怕是招数了,几乎所有的门派都特别地强调招数的重要,平常练武者都不自觉地把招数的训练放在第一位,基本功,只不过是为了让你出招的威力更大罢了,一般人肯定是会这样认为的。

  在平常的较量中,好的招数当然因为其科学和简洁实用而大占上风,练好了几招绝技,可以叫做“一招鲜,吃遍天”,这已经是高手的档次了。当你接触了一个新的武术门派,一门新的搏击术,除了对它的练功手段感兴趣外,最想了解的自然是它的招与你过去所学有什么不同,借此来提升自己的武学修为。

  有朋友说,也许“力”是最重要的吧,他的武馆拿过近二百块擂台赛奖牌,金银铜都不少,他对我说了他的“秘诀”:就是挑选手时尽量考虑天生就力量大的学生,这样出成绩自然最快。如他的一个学生,跟他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其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都保持了强项,所以具有超过一般人的爆发力和耐力,他很容易地就在全市,乃至全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高中还没有毕业就为特警队提前破格录取。

  但我认为,他说的只是成绩,而不是武学,古人虽然说过“一力胜十会”,强调了力量的重要,力量大的人在较量中会大占便宜,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力和武绝对不能化等号,真正的武术家很少是仅仅因为“力大”而成功的,就和举重和健美的力士并不能等同于武术家一样。

  有个朋友到过天津,对我说,他看到 霍元甲先生的墓碑上也写了“大力士”几个字。但我想,他人称“黄面虎”,如果没有他的“迷踪拳”绝技,光有一身好力气甚至是天生神力,也是没有人认为他是武术家的。

  至于打败多少高手,甚至取得了多少擂台胜利,也并不说明你已经获得了武术的真谛,我并不认为单纯地追求擂台的胜利对武学的进步有多么重要。

  作为武学,仅有招和力不可能通向终极目标,它只能是途中的必经之路而已。道理很简单,仅有“招”和“力”,武术与普通的竞技体育又有什么区别?

  古人练功至少要涉及到三个领域:调形,调息,调心;也有三种境界:练精,练气,练神。光是一味地讲招讲力,是不可能通向任何一种境界的。光有形的运动,仅仅是体育,中国的武术异于其它体育,之所以博大精深,根本不是招数的复杂繁多之糟粕,而是丰富的精神追求,这才是中华武术的精髓和灵魂。

  招术最有用的时候主要是进攻,而武术的最直接的目标是保护自己,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进攻与防守,而最终,“守”是第一位的。而守却不是仅仅靠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当你达到“无招”的境界,会发现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力量和速度,而是一些渗透于本能中的原则,也可以说是“心法”,它的正确运用,才能帮助你在复杂的情况下化险为夷,帮助你战胜强敌。

  说到心法,几年前,也有朋友和我探讨过这种涉及到武学真谛的问题,即关于“形”和“神”的关系问题,古人认为,“形”不过是“载神之车”,属于从属的地位,养身和健身的正确方向自然应该更加重视“神”的修炼。

  我们都知道正确的精神锻炼在健身方面的重要性。据西方科学家的统计:一个不爱锻炼的人和一个保持了正常身体锻炼的人,他们的寿命差异大约为三到五年,但,一个保持了平和乐观豁达等健康的精神状态(科学家称为阿尔法波)的人和一个生活在紧张焦虑等情绪(科学家称为白塔波)中的人比,寿命差异可能超过二十年。

  巨大的恐惧可能让一个健康人瞬间失去生命,强烈的生命欲望可能创造生命的种种奇迹。中国古代,伍子胥过昭关时一夜白头是有科学基础的可能的事实;在现代,一个美国妇女就因为儿女还小需要她的严酷现实,就真的在权威医生认定她活不过两个月的基础上多活了二十年。

  但朋友问到从武术的技击和养身的角度看,什么心法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也不能一下子回答出来,因为我当时并没有能从一个俯瞰的高度总结自己曾经学过的东西,不能对它进行有效的总结。

  我想过,也许,“勇”是最重要的了吧,因为老师说过,绝大多数学武的人都不能真正得到成功,大多就是因为过不了“破胆”这一关,因此,在生活中,练武多年的人打不过一两个亡命的泼皮,那是常有的事。

  但仅是“勇”自然并不能算是懂了武术,匹夫之勇是许多人都能轻易做到的,并且,在“勇”这个环节里,大多数人都不易达到那些天生神勇的人的心理素质。  

  一位古代帝王爱在那些面对死刑的前夜,仍然能酣然大睡的人中挑选未来的勇士和将军,因为,人的其它武功方面的缺陷是容易通过正确的训练成功的,但视死如归的勇气,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难以训练出来。因此严格说来不能叫“心法”,只能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一种境界。

  一个人的关于“勇”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著名的小提琴家约阿希姆的技艺虽然极其高超,但心理素质经常不如他的学生,往往在演出前甚至在演奏中都表现得极端的紧张,他必须不断地练习,甚至习惯了在前往演出地的列车上也要练琴,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而他的学生中许多人都能做得到整个夏天不摸琴,演出前两小时才赶到现场,仍然临场有极佳表现。

  王芗斋先生说的“清逸大勇”是提升了“勇”的境界,那当然有了质的飞跃,但仍然只能是目标而已,不能算是对练武者最重要的心法。

  大成拳说到的秘诀:“恭,慎,意,切,和”,是相当好的心法,但我看只是一种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是练功高层次的要求,也许也不能算是对普通人最重要的心法。

  我也曾经想过,也许“截”是最重要的心法之一吧?后发先至是许多拳种都在尽量地争取的原则。

  在太极拳中说的是“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形意拳谱中提到“截法”,无论是截形,截神,截心,都是要求要料敌机先,先敌而动而立于不败之地,该是重要的心法了吧?

  李小龙的截拳道最关健的内容其实并不是科学的训练体系,也不是简捷和实用的招数,应该是一个“截”字,他的大多数技术内容都是以“截”为前提的,抢先进攻是截意,“防中即攻”是截角度,截形,“以腿截攻”也是截距离,以长截短,也许,从来没有人比他更好地演绎了拳谱中的“截法”,并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功。

  但古人也讲了追求武术的最高境界是“耄耋能御众敌”,比如说吧,传说中张三丰“单丁杀贼百余”,恐怕不是单靠“截”就能做到的,况且“截”的重要前提是快,耄耋老人面对众敌,能时时都抢在前面,处处都比敌人快吗?就算心有余,恐怕也会力不足。看来,“截”字固然是重要,也应该放一放,至少不能把它放在第一位。

  那么,最重要的心法,在武术这个领域里,能得到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应该是什么呢?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我认为,最重要的心法,应该是“圆”和“一”。  先说“圆”吧,首先,它本来就是宇宙中最完美的图形,任何星体,最终都只能是球体。就是在被江边运动的水流冲击的石头,也必然会逐渐地向“圆”转化,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也是这样,处事之初,大多数人都难免带“方”,然后逐渐地与事物融合,古人叫做“圆融”,更加亲近自然和社会,这是重要的生存之道。

  所以古人早就认识到“圆”在健身和强身方面的作用了,太极的主要原理是“环”,较高的境界是“乱环”,通俗地说,就是没有固定方向的圆的运动。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太极拳家们方方面面都讲到了,太极拳架都是大大的环,太极拳学中极高的境界是‘乱环’,却似乎没有人讲到过‘小环’,‘无环’的境界。

  当然,今天的太极逐渐地由“铁老虎”变成了只能健身的“纸老虎”,失去了防身的作用,最主要的原因是所谓“理论家们”的参与。古代哲人就说过:“大道至简”!而他们呢,却善于和热衷于把原本最简单的东西弄成了最最复杂的某某拳学,在繁琐的东西上绕够了圈子。

  这不是太极的错误,而是人为的祸害。

  仔细看,几大名拳,如形意、八卦、八极等都曾经遭到过这种致命的祸害,只是有的重一点,有的轻一点而已。

  说点外国的吧,当年,创立了柔道的那位日本人,他是从樱花落地中悟出柔道的真谛的,他想,如果我们能做到倒地时如樱花落在雪地上一般的轻柔,那么,岂不是已经达到无敌的境界?我们看今天的柔道高手们落地的姿势,都是利用了“圆”的原理。无论你有多少高的功夫,落地时的质量都是一样的,如果没有放松和保护自己的技巧,都会摔得一样重。

  柔道家要求初学的学生:向前摔倒时眼睛看着自己的后脚跟,向后摔倒时眼睛看着自己的肚脐,就是简单的“圆”的要求。

  如果没有“圆”的运动,无论你如何放松,都是很难做到高度的轻松和自然的。

  古拳家说:“形圆而不可败”,这句话是包含了武学真谛的。因为“圆”既可以是虚,也可能是实,很好地体现了虚实结合的技击原则。

  首先,“圆”是最佳的防卫姿势,当一个打击冲向“圆”的时候,必然是很容易被化解的,特别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有真正的掤劲,有浑元劲的对手,任何打击都很难奏效。打败对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破坏他的“圆”,从而让他暴露出致命的弱点。

  其次,“圆”的反应也让你处于最佳的反击位置和距离,当对手的打击被“圆”化解,引进和落空之后,对方的空当和破绽在你的面前都必然会暴露无遗,你根本无需多大位置的移动,就能信手拈来地产生超速和超重的反击,我想,当年张三丰的事迹如果是真的,那么,他无疑是这样杀贼,才能做到真正的挥洒自如,轻松自然而所向无敌。

  “圆”不仅是化解进攻的妙法,也是发力的最佳态势,一是因为“圆”运动的方向稍做改变,就自然能发出致胜的一击,也能产生无间断的“炸力”,二是“圆”在本身的运动时,也能产生摧毁性的“螺旋力”,在另一角度产生反击力量。

  圆转的能力可以通过步法、身法和手法的训练得到强化,并最终通过精神的训练形成本能,太极拳和日本的合气道可以说是圆运动的典型,只不过,合气道过分强调了圆的运动,少有“一”的配合,或者说,它的“一”,只有简单的呼吸力,静力练习,并没有达到科学和有效的高度,现代的太极拳呢,大多数人都强调“大圆”,少有“小圆”,追求完整的“引进并且落空”,影响了“一”的超速发挥,所以反击力,反击的效果和合气道一样,并不是太理想。

  大成拳似乎是不讲圆的,它发力只强调全身的整劲,是唯一不讲究普通拳术的扭腰、甩肩、蹬腿和送胯这样的包含了圆的运动。但是,它讲究的“风中旗,浪中鱼,形曲力直”其实也是在告诉人们,大成拳是少不了应感而发的圆的运动的。只不过是“极小的圆”,所以看起来就不那么直接,更加巧妙罢了。

  其实,大成拳的“独立守神”,如果你在练功中细心地体会,就能感觉到脚底在进行不规则的“圆”的运动,在站桩过程中,你的身体的各关节的微动,总的来说都和圆有关,而不仅仅是上下颤动或者前后左右的摆动。站桩中这种不规则的运动虽然小,但实际效果却比我们大家都已经熟悉的机械的跑步等运动要好。

  因为它的运动形式小,所以更加“高级”,它不单是肌肉的运动,而是一种特殊的从外到里的全身调理过程。

  在我看来,太极和形意分别代表了内家拳术的刚和柔两大类别,太极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形意呢,靠的是功力,千斤对撞,勇者相逢的成分大得多,大成拳和“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形意拳关键性的区别即其,即其除了在形意拳的龙形桩、熊形桩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心”的练习,试力的“感应力”训练,还应该是在形意拳的基础上有了“圆”的内容,因而产生了质的飞跃。

  我认为,圆是武术的真谛,并且“圆”的大小也反映了人的功力,越小的圆,甚至如大成拳说的那种“不动之动”的圆,无疑代表了相当高的武术境界。

  要从反面比较和说明的是:大多的门派,在步法、身法、手法上都是以直线的运动为主的,进退是、侧闪是、攻防也是,许多门派都讲究先发制人,以攻为守,许多世界著名的格斗家都认为,抢先进攻,先发制人是搏击的重要原则,说明绝大多数的高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进攻有余而防守不足的问题,这是搏击界普遍的现象。

  可是,我们真的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截法在先”,后发先至吗?扪心而问,这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复杂的情况下,你怎么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呢?

  李小龙曾经把武术的核心理解为四个字:即近身,发力。他的观点虽然不够具体和全面,但只从技击争胜方面来说,他的话自然包含了真理。就是面对敌人,你必须解决这两个矛盾,即“圆”和“一”!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的武术家在他自己的实践中都没有能解决最关键的“近身”这个矛盾的。

  在“武林风”中,我看到那些武术大师们为观众讲解他们可能是得意的招数,似乎都是些相当完美的反击技术。但观众恐怕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表演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已经完成了“近身”之后!如果没有解决“近身”这个搏斗中关键的环节,所有的技术都只能是想当然的“屠龙之技”。其实,我敢保证,大多数表演者其实是远远没有解决“近身”这一最大的难题的。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最优秀的擂台冠军们都不敢说自己已经解决了近身问题,从擂台效果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高手们似乎都远远不能做到胸有成竹地、坦然面对对手的攻击。

  李小龙在最初接触拳击时,就以为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以为他经过多年苦练的咏春拳绝招能在简单的拳击面前大占优势,他傲慢地对学校的拳击教练说,如果你能打败我,我就可以跟你学拳击。结果他的教训是:戴上拳套后,很快就被教师打得一败涂地,根本没有招架和还手的能力,国术中的浪漫色彩让他吃了大苦头,也让他从此走上更加务实的、以最简单的形式演绎他独特武术的实战之路。

  当然,后来,我们看到的李小龙是完全解决了“近身”这一难题的。  但我敢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练武者终生都没有能解决近身问题,都在它面前徘徊,所以不能称得上真正入了武术之门。

  我认为:只有从“圆”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最艰难的问题。才可以追求“发力”,打败敌人。

  圆,有身体的,呼吸的,还有精神的等不同的层次。

  当你在对敌中越来越自然时,会感到你身体的“圆”的运动会越来越小,就是我所说的,面对攻击,你的移动越来越小。甚至小到对手感到你似乎“不动如山”,却轻松地化解了他的所有攻击,你总是处在最佳的反击角度和状态里,让他不但感到无机可乘,倒是处处被动,也许他根本没来得及这种感觉,因为经常在接触的那一瞬间里,他已经倒下了。

  至于呼吸,我年轻的时候练过利用对手吸气的瞬间,这是绝佳的反击或者出手的时机。但练好了呼吸的人,他也有“圆”,就是他的呼也许就是吸,你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因为他看起来是那样的“气定神闲”,无隙可乘。我们知道,练发力也要讲究呼吸,但练到“圆”了,根本就忘了,没有意识到就发力了。就如神枪手的瞄准射击,既不是初学者的闭气,也不是经验丰富而轻轻的嘘气,而是凝神忘记了呼吸。

  至于精神层次,我在其它文章里已经讲得够多,在这里没有必要多说,只有进入到了那个境界和层次,才能自然体会得出,别人是根本无法代劳的,就如思索,如佛学的“悟”,它更是超越了语言的东西,就是古人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关于“一”,内容也许要丰富得多,涉及到关于武术的方方面面,有武功的层次,有练功的境界,也涉及到最关键的“拳劲”发力。

  当你要全身从肉体到精神都处于放松状态的时候,你在努力实现“一”,当你高度的放松状态中产生高度协调的整体发力时,你也在实践“一”的境界。当你完美地实现放松和紧张这一对矛盾解决,你已经做到了“一”。

  你在“独立守神”时,你想象中的身体和精神,个人和自然,身内和身外,都在追求“一”。就是所谓“收视听内,训练神经,虚灵守默,应感无穷”。

  至于“肌肉若一”,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身体的训练就能实现的。甚至可以说,片面地追求身体的训练,不但达不到“一”的境界,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根本不能达到你希望达到的目标。就是王芗斋先生说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一无是处”。

  拳家们都知道“一”,都在为实现“一”而努力,只不过方法不同,悟性有别,大多人终身奋斗,仍然只有在局部的“一”上徘徊。而达不到“全身如一”,更别说“圆转如一”处的境界了。

  李小龙曾经说过:如果有人真的学会了他的“寸拳”绝技,就有可能打败他。

  我看,他的“寸拳”和他的其它技术动作的不同在于:寸拳是用全身整力发动的,其它技术动作在“全身如一”方面都或多或少有所不足。

  李小龙在他逝世前几个星期才提出了他的本能搏击观点,就是说,他把内容丰富的截拳道内容简化为一个‘“宏观意义上的一”,即人不是依赖丰富的技术,而是依赖简单的本能进行搏斗的。

  他说了他对招式的理解历程:开始理解为一拳一脚,接着认为并不是简单的一拳和一腿而已,应该包含有相当丰富的变化,最后,当他的武术上升到新的境界后,他认为,其实就是单纯的一拳一脚而已。也可以说,他是由简单的“一”升华为高层次的“一”了。

  大多数人在交手的实践中肯定会有这样的体会:你面对一个对手,有时只需要极短的一两个照面,无论从表面看对方的技术如何完善,力量和速度都已经达到上乘,你都能立刻判断出他根本不是你的对手。反之,有时刚一照面,几乎还没有看到对方的动作甚至眼神,只要一个姿势,你就能知道你的对手不是等闲之辈。这就是对方的“一”留给你的整体判断。

  无论如何高明的拳师,如果分解他的技术和动作,肯定可以找到种种缺陷和漏洞,但把他放在一个个特定的搏击环境中,他可能又真的“无懈可击”了。

  柔道之王山下峪泰应该说有最明显的弱点:他的一只眼是盲的,就是说,他有近一半的盲区和攻防的不足。在擂台较量中,这可以说是致命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但,他却做得到多年不败,打倒了所有的挑战者。如果说他有什么争胜的秘诀的话,就是因为他在整体的“一”方面超过了他所有的对手。

  国内一位“不败拳王”也是这样:从研究他的专家们看来,他似乎并非有太完美的技术,如他擅长的后手直拳从理论上讲并不太适合于直接进攻,因为速度远不如前手,似乎效果应该很差,他爱用的侧踢也显得技术上不够完善,力量虽然足了,但和其他优秀拳手比没有多少速度上的优势。但看来技术单调的他却有着其他拳手难得的完整的“一”,所以,他能一次又一次地击败国内外众多的挑战者,至今保持‘不败’的记录。

  所以说,“一”绝对不是技术方面的努力完善,它要大得多,它不是小技巧,而是大境界。

  这就是“一”!它在武术上当然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是可以通过站桩、试力、发力等手段实现的,也可以用如苏门那样“拳中的桩”这样的练拳意识来实现,“一”还要做到如合气道般的与敌人融合为一,甚至与自然社会结合如一,那就不仅是身体的层次,而是精神和修养,超出了“形”的范畴了。

  说到发力,应该说它涉及了武术中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并不是短短的几段话就能说清楚的,但有一点我认为非常明确:就是,只要你懂得了“一”的真谛,你就能探索到真正的拳劲,知道武术上的发力和普通的用力的区别了。你也会明白,我们平常最爱练的拳打脚踢,打沙袋、踢木桩其实和发力没有太大的联系,只能称之为“发泄”。

  这些出手的动作,你从电视里那些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演员都能演“大侠”就知道,是人人都能做的,没有练过一点功夫的人也能做得像模像样。

  动作似乎完全相似,其实,效果是天差地别的,就如写字一样,普通人的姿势和书法家其实并没有质的差异,但写出来的字你敢说是一样层次的吗?

  最让我费解的是:甚至在大成拳里,王芗斋先生对站桩,试力等都进行了详尽而可以说是科学的探讨,也提到了各种力,只是对发力,似乎从来没有具体提到过练习方法。不知是因为什么?我想绝对不是为了所谓的“保密”。或者是因为要说清楚太难,太麻烦,还是因为无论怎样说都难以保证科学和清晰,或者是别的原因?

  而他的徒弟及后辈们就不同了,几乎个个在书里或者文章里都具体讲了各种发力的练习方法,如定位、无定位、合意、本能,以及向各个方向的各种发力练习。他们的方法也许都是正确的。但我不知为什么总感到没有能抓住要领,甚至前不久一位朋友和我谈到发力时,我随口就说他们也许练的不是这种发力,反正他们说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发力。可能是我理解的水平所限,或者理解的角度差异吧?

  古代拳谱中有一句“身如火药手如弹”,对后来练武的人的发力方式影响甚大,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是用这句话来理解和指导自己的发力的。如散打和拳击运动员就是这样,一般民间武师也是这样。按拳谱说就是:都在练“创劲”和“崩劲”。太直或太促而缺乏灵动和变化。

  在我看来,如果从“一”的角度看,应该是“身如火药也如弹”才对。这是我多年的练功和实战经验的总结,我个人认为是科学的,并且是高效的。

  我的观点肯定会遭到无数的非议,这又不是简单能说明的重要原则,我这里只讲一点:即大多数武术家们只关注了速度和力量在发力中的重要性,而忽视了质量更加重要,一个不超过半公斤的物体和一个超过了七十公斤的物体在同等速度下产生的破坏力根本不能比较。这就是一个衰弱的老人能轻松地击倒强壮的青年的奥秘所在,这也是从“一”的角度理解的发力。

  当然,要本能和轻松自然,又要有足够的力量和速度,达到拳谱上说的“手到劲发而毫不费力”,没有科学的训练是很难成功的。

  由于本文主题不是“发力”,这里我不再多说,如果有时间和机会,我以后会和大家专门探讨这个问题。

  “圆”和“一”,在一个武术家身上应该能得到完美的统一。

  太极拳里其实包含了科学的“圆”和“一”,但在我们眼里的现代太极拳中却感到“圆”多了一些,“一”似乎不够,没有“一”,就会如我以前说过的那样,没有真正的“桩”,所以技击效果大打折扣。我相信,当年张三丰先生创立的原始太极体系肯定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它应该要简单得多,“圆”和“一”的结合紧密得多,因此必然要有效得多。

  日本的合气道也是,它作为一种曾经被认为“完美”的防身和健身体系,它似乎有完美的“圆”(主要是大圆),但它仅仅依靠“呼吸”力,难以达到“全身如一”,就缺乏真正的,有足够摧毁力的“一”,也许是它的主要理论是制服,而不是致命反击吧?我们知道在合气道里是没有拳打和脚踢的动作的,它最主要的技术是“摔”和“拿”,这在理论上似乎成功,但实际效果肯定不行,在“摔”特别是“拿”的过程中常常会遭到敌人凶猛而意外的反击。

  我们看到的合气道高手们通常在普通的较量中制服一般的攻击者有效果,但在真正的街头实战中却大吃苦头,就是因为他们在关健的“一”上,没有能对凶猛的对手造成致命的威胁。

  所以我们看到如今各国的特种部队在讲到“拿”时,都强调“逢拿必打”,就是把敌人基本击败,没有反抗能力了再采用“拿”的技术。目的就是要贯彻“完全彻底地制服敌人”这个“一”的原则。

  当年,我和朋友在研究余拳规律时,就发现了它的许多技术其实就包含了“圆”和“一”的完美统一,这种特点是任何其它门派都不太具备的。于是,在实战中的效果通常都是:旁观者和对手都觉得你已经遭受了沉重打击,实际上,倒下的却是对手。你几乎没有什么动作就能给敌人以致命的反击,自己看起来虽然是险到极点,其实是毫发无伤。

  这类技术就是运用了“圆”,让对方的攻击从你的身体表面滑过,同时借“圆”的运动,正好把手放在高速向前的对方身体要害上,这时候,你只要身体一紧,无需出手的动作,就能使任何强壮的对手倒地不起了。

  我哥哥没有练过内劲,也没有专门练过运拳和发力,但他从我这里知道这原理,也能用一点这种技术,所以,一次,他把一个比他高大的搏击教练击倒后,他说自己的拳头也疼了好几天,完全使不上劲,可见当时对撞的力量有多大,别说他没有练过硬功,就是我,在那一瞬间里,承受能力也可能是有限的。

  那天,他看到我的《精武》杂志上一位作者说打败一个人从理论上说需要四年时间,就觉得好笑,说这样的练武肯定是误人子弟!不知走了多少弯路?他说,打败一个同等身体素质的人,两个星期应该是足够了,要不,练什么武!岂不是白白浪费现代人越来越宝贵的时间?

  我同意他的观点,因为我和他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验,即使从纯经验论的角度看,两个星期都足够让任何一门手艺,包括艺术,在认真的学习者与纯粹的外行们之间,拉开明显的距离。

  我想,只要正确地练习,不走弯路,达到武术的入门,具有基本的防身能力,是不需要太长时间的。

  总之,用“圆”化解,用“一”反击,圆中有一,一中有圆,是武术中相当重要的原则。能达到古代拳家说的,“虚实结合,圆转如一”(后面两句是“手后一尺,天下无敌”),应该说是武术技击和养生追求的极高境界了。

1 阅读:88

张金形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