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小年,别管多忙,记得:1不空,2不去,3要防,别犯忌讳

水蓉看大家的生活 2025-01-21 15:28:42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听着这俏皮的顺口溜,年关的脚步越逼越近,小年就要闪亮登场啦!每到这个时候,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味道,大家忙忙碌碌筹备过年。不过,越是这种热乎劲儿上头的时候,老祖宗传下来的那些老规矩越是不能忘,不管手头的事儿有多急,千万得记住:1 不空,2 不去,3 要防,要是不小心犯了忌讳,总归是不太好。

先说“1 不空”,灶王爷画像前千万别空着。小年,又叫祭灶节,在这一天,灶王爷可是要启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关键人物。传说灶王爷在人间“扎根”一整年,就等着小年奔赴天庭,向玉皇大帝唠唠这家人的家常,讲讲善恶是非。老百姓心里都盼着灶王爷嘴甜,多给自家美言几句,所以早早就在灶台上精心摆上麦芽糖、糖瓜。这麦芽糖黏性大,灶王爷吃了,到天上嘴被黏住,想说坏话都难,满脑子就剩下这家人的好了。供品不空,既透着对灶王爷的敬重,更是大家伙儿对来年平平安安、不愁吃穿的殷切期盼,这习俗就像一条无形的线,串起了祖祖辈辈对好日子的向往,从古至今,从未断过。

“2 不去”,其一,医院别去。小年一到,喜庆开场,寓意着辞旧迎新,处处都洋溢着崭新的希望和初始的吉祥。反观医院,在传统的观念里,那可是阴气沉沉的地方,病痛与哀伤交织。这时候要是往医院跑,就怕沾惹上晦气,让新一年家人的健康运势大打折扣。其二,讨债之地不去。小年主打团圆温馨,大家都沉浸在欢乐祥和之中,要是这时候跑去讨债,就好比在热热闹闹的聚会上泼冷水,大煞风景。不仅容易招人嫌弃,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冲突,还破坏了整个节日的祥和氛围。老祖宗一直尊崇“和”为贵,到了小年,恩怨情仇就该先放一放,欢欢喜喜迎接新年。

“3 要防”,头一防便是火灾。小年拉开年俗大戏的帷幕,家家户户忙着扫尘、祭灶,屋里屋外烛火通明、香火袅袅。但稍有疏忽,火星乱窜,那些纸屑、布料之类的易燃物瞬间就能被点燃。早年间,老北京就出过因小年用火不当,引发大火烧了一大片屋子的事儿,损失惨重得让人痛心。所以,这个时候用火,旁边一定得有人守着,蜡烛要离易燃物品远远的,放烟花鞭炮也得严格按照规定来,只有这样,才能平平安安过大年。二防口舌。逢年过节,亲戚朋友你来我往,交流频繁,言语间难免有个磕磕碰碰。要是为芝麻大点事儿就争得脸红脖子粗,既伤了彼此的和气,又搅坏了好心情。古人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小年之际更得把嘴巴管严实,让欢声笑语洒满每个角落。三防破财运。出门购置年货,人潮涌动,小偷小摸最容易浑水摸鱼,手机钱包可得揣好了;另外,千万别贪图便宜去买那些来路不明的低价货,一不留神就可能买到假货、残次品,不但浪费钱财,还徒增烦恼。

小年虽然在众多节日里“个头”不大,可讲究的规矩真不少。这些习俗禁忌可不是封建迷信,它们是先辈们用生活经验凝结成的智慧结晶,满含着对新年的美好祈愿和对生活的炽热深情。身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遵循这些老规矩,就是守护我们的文化根基,如此,方能在忙碌喧嚣中觅得心灵的宁静港湾,顺利开启红红火火的新春大门!

3 阅读:260
水蓉看大家的生活

水蓉看大家的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