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武亮||再回“马庄高中

午后阳光茶语 2024-04-25 03:46:03

三月季节,万物润发,暖日开阳,鸟鸣朝春,我又一次来到原马庄高中,好在这次门卫师傅笑脸相迎,心也舒畅。就去了学生餐厅。进门眼前一亮,干净卫生的餐桌排列有序,餐具摆放工整,厨房内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消毒柜。一个个大锅盛着各种炒菜,凉菜,热汤,炸品,样样美味俱全。厨师穿戴规矩,工作忙而有序。

窗口上方写着红色大字: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让每位学子知道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

我和一位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谈了起来。她对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很满意,虽然工资不高,干地舒心。

说起了随建武,她说是她叔叔,现已80有余,身体很好。

随老师是我进高中第一位司务长。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炊事员关心爱护。从不摆官架,我去高中那时每月工资除了伙食费实发25元。

随老师很会办事,发工资时25元25张一元的钞票,一沓。

手感很好。

一次我发了工资,刚从司务处出来见到我姐夫张文良,他当时是教导处主任,问我发工资多少,我说:“除了交过伙食费余25元。”我举了举手中的钞票,笑了笑。

“谁当炊事员还拿伙食费。”

姐夫面无表情地说,他去了司务处。

第二个月,我们几个炊事员工资发了40元,没再扣伙食费。几个人到现在还不知是沾了我的光呢。

随老师虽说脾气很好,但有时也会急。记得有一次,上午10点多,刚把馒头蒸上笼,电停了。

可着了急!我们几个在杨天成师傅的带领下三下五除二,抬上煤灶,尽管我们加柴,撒盐,想尽办法,累的满头大汗,䒱出来的馒头仍是又酸又生,饭后满校园扔的都是。

校长到司务处问随老师咋回事。随老师说:停电的原因,没办法啊。

校长沉着脸说:“我不管你们停不停电,反正以后不准再出现这种情况。”

随老师也急了。

“我保证不了,这电哪天不停,最好学校买个发电机。”

“你伙上有钱可以买,学校没有钱...”

两人动了高声,一星期后发电机真的买来了,随老师开心地笑了。

出了餐厅见了我外甥女张小丽,陪着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

除了那脚落里半璧老墙,找不到了一丝原貌。

在教学楼前见到了张凤胜老师,20多年过去了。他还是那个样,在学校里干着杂活儿。

说起张凤胜老师。他还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毕业于原马庄高中,大学毕业后,领导又专门把他要了回来。执教于毕业班,他不负众望,一鸣惊人,那届毕业生成绩显赫。

上第一课堂,他个子低,黑板高,写字的时候得踮起脚,就不一会提提裤子,惹得学生不停哄笑。

他幽默风趣地笑着说:“不是我个子矮,是那个制黑板的人个子太高。望大家不要看我,就看黑板上的题,它比我重要...。”

从此无人在课堂上说笑。

寒假我俩值班,他突发奇想,让我数学从零学起。要把我培养成为一个大学生的水平,可惜他太天真了。我根本不是那块料,几天下来,他和我散了伙,我辜负了他一片深情的殷切希望。

后来,他身体不适,一代英才,就这样成了学校职工。

说话间一个老教师来到了面前,说起了王登秋老师。

王登秋老师在村里是我的邻居。他教书育人一辈子,无论在学校,村里都是和睦为人。尊老爱幼,德品高尚。

他在马庄高中任教期间。担着毕业班的课程,从早到晚日夜不离他的学子。

记得有一次星期天下午,天下着雨,道路十分泥泞,见前面一个老人一步一滑,全身湿透。艰难地推着自行车。我近前一看:“王老师下这么大的雨,明天来也行啊。”

他见是我,用手擦了把脸上的雨水:“不行啊,马上要高考了,晚上还得上辅导课,不能耽误学生...。”我和他一起走到了学校。

王老师在村里德高望重是有名的孝子,对于母亲百依百顺端饭诜衣,从无怨言,他经常教育他的子女:

做人。孝为先,父母为大。做事,重情意,远小人。

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怕吃亏,别做人。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告别了小丽,告别了众人,离开了校园。

一次次地来到原马庄高中。一次次的感悟,一次次的深情回想。思之不尽……

校园已物是人非,也只有回忆了!

作者简介:王武亮,延津县魏邱乡王自村人,武亮农机农资收购服务合作社负责人,县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

0 阅读:0
午后阳光茶语

午后阳光茶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