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家里的扫地机器人不仅能吸尘,还能把客厅里散落的玩具一一捡起来,甚至轻松处理家具缝隙里的灰尘。
这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场景,而是追觅公司推出的新款扫地机器人的现实功能。
一款长出了机械手臂的扫地机器人,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家务活的认知,这是不是有点难以置信?
最近有一款扫地机器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它不仅能完成基本的吸尘工作,还能利用安装的机械手臂,灵活地清洁难以触及的角落。
更让人惊叹的是,这款机器人搭载了具身大模型大脑,能够理解和适应复杂的家庭环境,实时进行决策。
具身大模型大脑:扫地机器人智能再升级一直以来,扫地机器人只能在地面上活动,如果遇到小障碍物就会绕开,给用户留下“智商堪忧”的印象。
而追觅的新款扫地机器人却与众不同。
它搭载了一个强大的具身大模型大脑,不仅能识别家庭成员指令,还能自主决策,比如挑拣地上的玩具或者整理凌乱的物品。
传统的扫地机器人像是“盲人摸象”,只能凭借有限的感应器在家中行走。
而配备了具身大模型大脑后,这款机器人能对周围环境进行整体感知和分析。
例如,当你在厨房时,机器人不仅会在地面上清扫,还能抬起手臂,轻而易举地清洁厨房台面上的碎屑,再也不用担心一些难以触及的角落有灰尘积累了。
从1.0到3.0: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回顾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不仅是在“进化”,更是在不断地“颠覆”。
在最初的1.0时代,扫地机器人还只能完成基本的地面清洁工作,智能程度极其有限。
不过,这一初级形态的问世,已经为家庭清洁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到了2.0时代,扫地机器人开始搭载一些基础的AI技术,能够识别和绕过家中的障碍物,虽然还是相对简陋,但清洁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可以说,2.0时代的到来,让更多家庭开始接受并愿意尝试使用扫地机器人。
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3.0时代。
在这个时代,家庭机器人不仅要能“看得见”,还要能“理解”,甚至能够主动改变和适应环境。
配备了仿生多关节机械手和具身大模型的3.0时代扫地机器人,真正做到了从纯粹的任务执行,向具有灵活应变能力的家庭服务机器人化的跃升。
仿生机械手的多场景应用如果说具身大模型大脑赋予了扫地机器人智能属性,让它能够做出决策,那么仿生机械手臂则是真正让它从二维走向三维的关键。
追觅扫地机器人的机械手臂有五个自由度——这意味着它如同一个人的肩膀、胳膊肘、手腕和手指一样,能够灵活转动,自由清洁不同高度和角落的污垢。
当你在家中遇到一些难以清理的死角,比如橱柜之间和马桶旁边狭窄的缝隙时,只需启动机器人,它会迅速回到“配件仓”找到合适的清洁工具,并利用机械手臂完成这些复杂区域的清洁任务。
即使是一些看似难以处理的任务,它也能轻松应对,例如拾取玩具、鞋子等小物件,然后放置到指定位置,不仅能扫地,还能帮助你整理家居。
追觅的这只机械手有30厘米的伸展距离,可以夹取宽度约6厘米、重量最多400克的物品。
甚至,它能通过感知多模态大模型和任务规划调度模型,与家中的各种物品进行互动。
例如,当它看到地上有一只玩具熊时,能够自主决定是将其捡起放到玩具篮,还是避开继续清扫。
结语:扫地机器人未来或成“移动大脑”通过这一系列令人兴奋的科技创新,追觅扫地机器人不仅重新定义了扫地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还深入挖掘了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潜能。
这种智能机器人的出现,预示着未来智能家居可能的发展方向——即扫地机器人有望成为家庭中的“移动大脑”。
智能家居的入口从音响、网关转变为可以移动的扫地机器人,这种设定将为所有家庭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
未来,智能家居系统或许不仅仅是静止不动的,而是能够随时随地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全新系统。
这一设想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想象力,还为智能家居革命的全面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种生活设想下,扫地机器人将不再只是一个清洁工具,而是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再也无需担心清洁和整理的繁末琐事,让我们尽情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智慧的家庭生活,这将是未来家庭服务机器人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