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穷困女子,凭什么觉得心满意足

雨树披纷 2025-01-03 18:36:46

这个女邻居,在郊外小区空地,见缝插针开辟“自留地”。她整天种菜,除了自己吃,还盘给集贸市场的菜贩子。

跟她聊天得知:她快七十岁了,从小家里穷,早早参加工作,在一家街道工厂做工,并跟一个集体小厂的工人结了婚。

夫妻所在的小厂,后来都倒闭了。夫妻四处打工,即所谓的“灵活就业”。

她的独生子不会读书,学校毕业后就外出打工。家里穷,变故也多,丈夫五十来岁那年病故,公婆身体不好,退休金很低,由她养老送终。

她自己社保交得少,退休金少得可怜。

女邻居日子虽然过得苦,但她并没有埋怨社会的不公。

她没有读过几年的书,没有出门旅行过,去过唯一的也是最远的城市,就是省城,还是因为陪丈夫到省立医院看病。

她住在老破旧的房子里,没能力也从没想过住上小区的电梯房。她告诉我,除了红白喜事外,她从来没有到餐馆吃过饭,也没有人请她……

但是,她并不觉得自己不幸,相反,她觉得自己活得幸福。

她说:吃喝拉撒住,还有儿子,她一样也不缺,也不需要太多的东西,有什么使她感到不幸福呢?

想起香港美食家蔡澜的见闻:他曾到印度深山小住,那里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地农妇每天给吃的菜,都是鸡和鸠之类的山禽。

他吃厌了,要农妇烧鱼给他吃。农妇不知道什么是鱼,他就画了一尾鱼给她看,说:“这就是鱼,天下美味,你没吃过,实在可惜。”

农妇回答:“我没吃过,有什么可惜?”

蔡澜回忆道:农妇这个回答,就像当头一棍,把他打醒了。

跟印度农妇一样,女邻居根本不会对没有享受到的东西,感到可惜,弄得心烦意乱,自找不快。

她从不在乎别人在享受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样的享受。

都说“知足常乐”,对女邻居来说,她的常乐,不是因为懂得“知足”,而是不知道什么才是“足”;她不是心无物欲,而是物欲为何物,她都不甚了了,她至今还是用老掉牙的手机,对网络世界知之甚少。

女邻居并不觉得生活清苦,只要衣食无忧,她就认为老天公道,就像生活中的井底之蛙,简单的东西,就能使她心满意足。

很多人的“有”,女邻居没有。她的幸福感,偏偏源于从未想去追求别人的“有”。

生活井外的声色物欲,乱花渐欲迷人眼。有时候,真的羡慕井底里生活的简单,那种简单的幸福感。

从前,不相信孔子称赞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现在,有点相信颜回之乐了。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快乐与收入无关,不是正相关,也不是负相关,而是不相关。

现在,对这个“假说”也有点相信了。

有人说:乐观开朗是娘胎里里带来的,现在,有点相信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