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诺贝尔获奖数差距断崖:美409人,日28人,中国令人意外

道義长存 2024-10-14 12:07:16

前言

诺贝尔奖的获得真的公平吗?

被誉为所有奖项中,有着崇高科学研究地位的诺贝尔奖,一直都在标榜着对人类文明,乃至社会文明进步都有着重要作用。

但就是这么重要的国际性奖项,最近几年却越来越多的引发人们的质疑,认为诺奖如今的评选,存在着很多政治因素在里面,这里面从一些国家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就可以看出。

就比如在现如今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中美日三国中,美国足足有409人,作为亚洲国家的日本甚至有28人,可中国的诺贝尔将获得人数,却令很多人感到意外……

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

诺贝尔奖本是一个,由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所创立的一种权威奖项,想要通过设立奖项,而让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医学和文学等领域,为世界人们筛选出更为优秀而又杰出的贡献者。

在这个奖项的设立之初,也就是为了纪念并鼓励全球,拥有更多能在科学或是人文领域深耕贡献的优秀人才,而随着奖项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不可否认的是,诺贝尔奖项确实让人类的发现和发明,有了更加能被认证认可的机会,作为如此重要的世界奖项,一直有着科技霸主地位的美国,自然就不遑多让的成为获奖“霸主”。

在诺贝尔奖项之中,拥有最多奖项得主的国家就是美国,从1901年-2023年的时间里,诺贝尔奖得主共有965人,其中占到约42.4%的几乎都在美国。

在有关数据中可以看出,美国作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霸主,数量就已经达到了409人获奖,而剩下的部分,也会多分布在英、德、法等国家之中。

而美国也因为拿奖的惊人数量,以及所取得的众多惊人的科技成就,使得美国在短短几十年中,成为了科技实力领先的存在,甚至直到今年,依旧还有科学家在其擅长领域获奖。

2024年也更像是,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之年,随着AI产业的不断发展,改变人类生活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则是在这个行业中,赚到了以往所没有的收益回报。

甚至就连每年一列的富豪榜单,那也都被网络AI行业所席卷,美国获得诺贝尔最高荣誉的美国人中,就有被外界称为是,当代人工智能“教父”的霍普菲尔德。

经由这位“教父”所开发的研究技术,也是意图要用人工智能,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因为智能发展,可以让具有媲美工业革命体力的机器,实现可能在智力与体力上超越人类。

快速发展起来的人工智能,也凭借新技术在一些领域方面,带给人类更大的利益,这也让美国在成为技术发展先驱的同时,吸引到了更多的国际优秀人才。

在拥有了全球数量众多的人才,想要发展科研也就变得更加容易,所以在对其他国家形成技术壁垒的同时,也让一些人才想要继续研究,就要接受美国的一个“福利”政策。

被留下的人才创造科学奇迹,那也是早晚的事儿,所以美国在科学研究方面,也一直都具有较多领域的领先优势,成为了世界上,目前是拥有最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家。

“亚洲之光”——日本

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小,人也长得普遍矮小,但却总是想要做到“老大”的位置,除了认可美国,仿若其他国家都不被其在眼里,而早年的日本,也可能确实有点儿说大话的底气。

自2001年以来的日本,几乎开始了每年都要在自然科学领域,拿一个诺贝尔奖回去,虽然人数比不上美国,但在2019年后的日本,人数却超过了英法德等国家,位居世界第二。

而日本早在1949年,就已经获得了其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直到进入了21世纪,日本也就迎来了“诺奖热潮”,从基础科学到应用工程,日本的研究实力也是日趋雄厚。

获奖领域很是广泛的日本,尤其是在基本粒子研究方面,也让日本的研究人员,获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那诺贝尔奖自然也是手到擒来的,让日本渐渐走进了大众视野。

在2023年年底所公布的,有关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信息中,有2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日本的本国国籍,而还有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则是日裔美籍的人所得。

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以及医学、文学等领域,都能看到日本获奖的影子,在化学方面拥有诸多成就的日本,也还有多名研究人员,是诺贝尔奖项的获奖候选人。

1995-1997年的科学论文,就已经处在仅次于美国的水平,但随着越来越深刻的研究发展,反而科学相关论文发表数量,却出现了逐年下滑,再看这方面被中国实现了逆转。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就让日本大力投入科学研究的同时,也需要面临财政困难以及人口减少的问题等,使得日本聘用制年龄在25-45岁的研究人员,很难产出短期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的减少等问题,让日本再也没有了之前的“诺奖热潮”,冲击诺贝尔奖的人少了,成果也就渐渐不那么突出了,虽然诺贝尔奖的得主数量依旧较多,但却没了以往的科技能力。

后来的日本,则开始在特殊的获奖路上越走越远,像是2024年的“搞笑诺贝尔奖”,虽然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颁发,但研究的内容,却也是有点儿离奇又有些奇葩了。

像是研究哺乳动物,是否可以通过肛门进行呼吸,的,所谓“肠换气法”等,目的虽然为了研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而发,不过那研究过程及设想试验,却还是有点儿容易令人发笑的。

凭借好奇心驱使,让“搞笑”诺贝尔奖,成为了时下能够满足人们好奇心与探索欲的,一种有点儿另类的科学研究内容,而后来日本的科技水平,也处在缺少尖端科研人才及成果中。

中国诺贝尔奖得主实至名归

在西方媒体的眼中,具有权威荣誉的诺贝尔奖项,是存在“性别鸿沟”的,尤其是其中的女性获奖者,数量大都处于少数,然而女性为科学社会的进步力量,却也是非常巨大的。

为社会进步的各领域女性,就像1903年的居里夫妇,所研究出的辐射现象成果,也让玛丽·居里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而在每届诺贝尔奖获得者中,也会存在女性获奖者数量远低于男性,直到2009年的五位女性获奖,虽没有超越男性获奖者人数,但却也意味着女性科研工作者,成果也在不断被认可。

中国也有一位女性,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中国的荣耀也是女性力量的体现,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屠呦呦,是令人骄傲的华人科学家。

能够凭借自己的研究力量,发现并是演出治疗疟疾的疗法,从而荣获诺贝尔奖那也绝对的实至名归,作为不属于申报将,而隶属推荐奖的诺贝尔奖,能够获得荣誉值得全国人民赞赏。

在化学、物理方面具有优势的西方科研人员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屠呦呦是伟大的存在,而还有广泛为人们所熟知的,在文学领域有着谣言成绩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

同样也是通过其手中的笔杆子,让现实与幻想,在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下,描绘出了复杂情感的优秀文学作者,也是中国的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数量虽然不多,但却都是靠着真才实学,以及毋庸置疑的实力受到国际认可,而还有一些华人优秀研究人员,也在其各自领域发光发热。

丁肇中这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额是中国科学院法学的名誉教授,祖籍山东却因为研究需要,成为美国国籍华裔之一,因发现一种基本粒子,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于中国台湾新竹的李远哲,197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而他也为了深耕科研,在1979年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并于1986年成为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但后来的李远哲却在1994年,义无反顾的放弃美国国籍又回到台湾,虽然获奖之时的他,还是美国国籍,但他回家后的研究成绩,让他成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中国台湾人。

1948年出生在美国的朱棣文,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却在1998年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后,还依然能够于2008年奥巴马任期,出任美国能源部长。

还有河南平顶山人崔琦,1957年从型钢培正中学毕业后,就在次年怨妇美国深造,在1982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任教授的同时,在1984年取得了浓缩物质物理巴克利奖。

凭借不服输又用于探索的精神,于1998年解释了,有关电子量子流体的特殊现象,也是再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是美籍华人,却也为科研做出过不少的贡献。

还有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健,在2008年时经过荧光蛋白研究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同样是美籍华裔的还有李政道,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全校级教授。

与国人们很熟悉的杨振宁,都在屋里领域有着不菲的成绩,两人在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后,也在当时的物理研究界引起过不小的震动。

不过两人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代表的还都是美国的荣誉,最后还有华裔物理学家高坤,是英美和中国香港多重身份的一位“光纤之父”,是光纤通讯的有利助推者。

结语

虽然中国拥有不少优秀的科学家,但却也仅有两名是处在中国籍的,优秀科研人员,虽然数量上可能还不及美日,但并不代表研究实力不行,反而可能是受到一些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在最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韩国作家韩江的消息下面,也能看到还有优秀的中国作家,也在蓄力代发的等待世界的认可,不是中国实力不行,只是缺少了那么点儿运气与再创新。

本土的华人虽然获奖较为艰难,但却也是一种磨砺的机会,在外界给予中国研究人员巨大压力的同时,中国所创造出来的东西,却也会愈发的成为世界各国,想都不敢想的存在。

就像一些国家,还停留在中国实力尚可的印象中时,中国一发洲际弹道导弹,高速远途精准定位落点的成绩,让世界按下了静音键,而中国可能,也并不那么在意诺贝尔奖花落谁手。

参考链接:

金融界——《1901-2023年全球诺贝尔奖人数国家分布》2024-07-03

新京报官微——《两名科学家分享2024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一位是“AI教父”》2024-10-09

大众日报——《超越英法德,日本获诺贝尔奖人数已居世界第二》2019-10-10

赴日人才网——《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和名单》2024-01-29

齐鲁壹点——《透视东瀛|连续18年获“搞笑诺贝尔奖”,但日本人已意识到危机》2024-10-05

参考消息——《西媒:诺贝尔奖存在“性别鸿沟”》2023-10-19

南方新闻——《午间读|细数历年诺贝尔奖华人获得者》2015-10-22

中国日报网——《本土华人为何难获诺贝尔奖》——2007-10-22

0 阅读:1

道義长存

简介: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