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年伊始,台方以“应对大陆对台可能采取速战速决行动”为借口,推动包括陆战66旅在内的台海军陆战队部分单位进行指挥权变更和编制调整,以实现其所谓“保卫台北中枢防卫安全”的战略目标。此举实质上是将陆战66旅等单位纳入“台北御林军”序列。本文将通过梳理台海军陆战队现状、台陆战66旅现状及其改革情况对台军本次编制调整动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台军,编制改革,台海军陆战队,66旅,台北御林军
台海军陆战队在台军中负责登陆和反登陆作战、本岛防卫、离岛守备等两栖作战任务,战时肩负快速反应和战力保存职能。长期以来,台海军陆战队因其编装齐全、训练严格而被外界视为台军地面作战力量中较有实力的部队。新年伊始,台方以“应对大陆对台可能采取速战速决行动”为借口,推动包括陆战66旅在内的台海军陆战队部分单位进行指挥权变更和编制调整,以实现其所谓“保卫台北中枢防卫安全”的战略目标。
台海军陆战队现行编制
1997年,台军执行“精实案”改革,将海军陆战队编制调整为陆战旅、守备旅、基地警卫旅、乌坵指挥部、新兵训练指挥部、两栖侦搜大队、登陆战车大队、补运大队、工岸大队、通信电子大队、综合保修工厂、(台海军陆战队)队部营等十三个单位,同时领导陆战学校、三军联训基地两个单位。2002年,补运大队改名为补保大队。
2004年,台军执行“精进案”改革(第一阶段),台海军陆战队交出新兵训练指挥部,收入海军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基地指挥部,同时将陆战旅、守备旅、基地警卫旅分别改名为陆战66旅、陆战99旅和陆战77旅。2005年7月后,台军深入推进“精进案”改革(第二阶段),台海军陆战队将工岸大队整编为滩岸勤务大队,将通信电子大队整编为通资电大队。2010年,台海军陆战队将补保大队、滩岸勤务大队、通资电大队等单位整合为战斗支援大队。2013年台军执行“精粹案”改革,台海军陆战队将陆战77旅改编为防空警卫群,将队部营改编为支援中队并编入战斗支援大队。经历多次改革后,台海军陆战队规模逐步缩编,同时海峡两岸力量天平也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台海军陆战队已无针对大陆地区发起跨海两栖登陆作战的能力和必要性,因此这支部队逐渐演变成台军在防卫作战规划中的战略预备队。
2013年后,台海军陆战队未再进行大的编制改革。因此可知台海军陆战队现行编制如下表:
台海军陆战队66旅现况
本次发生指挥权调整和编制改革的部队是陆战66旅。该旅原本驻台中县清泉岗,后因响应精实案要求而移防桃园市龟山区下湖东营区,担负林口一带的防卫任务。在改革之前,陆战66旅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战车营和一个炮兵营,同时还拥有旅部连、通资作业连、反装甲连、防空导弹连等直属连,是台海军陆战队的拳头单位,其当前所辖各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步兵第1营驻桃园市龟山区下湖西营区,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支援连,配备“悍马”作为机动载具。在战时,陆战旅步兵营将根据任务内容得到登陆战车大队的AVV7两栖装甲车的加强,以获得两栖机动能力。由此可见,台海军陆战队拥有多种机动手段,具备较好的机动能力,满足执行快速反应任务的要求。步兵第2营驻桃园市龟山区慧敏营区,基本情况与步兵第1营相同。
台陆战66旅的步兵营配备“悍马”车进行陆地机动,在需要两栖机动时则依托兄弟单位的AVV7两栖装甲车
步兵第3营原本也驻扎桃园龟山,2017年3月受命移防台北市北投区复兴岗营区,成为台北城区内除宪兵外唯一常驻野战部队。在2017年8月举行的“政军兵推”中,陆战66旅步兵第3营演练了在“总统府遭遇导弹袭击”后掩护蔡英文车队向圆山指挥所转移的科目,检验了该营进驻台北后的快速反应和应急作战能力。2025年春节前夕,根据台“军闻社”报道,该营还派出一个步兵连进驻台北松山机场,代替台宪兵部队执行跑道警戒任务。
陆战66旅士兵在松山机场操作车载40毫米榴弹发射器
战车营驻扎下湖东、西营区,下辖三个战车连和一个营部连,每个战车连各装备14辆M60A3式主战坦克,整个战车营共装备42辆M60A3式主战坦克。炮兵营驻扎大岗营区和下湖西营区,下辖三个炮兵连和一个营部连,每个炮兵连各装备8辆M109A2式155毫米自行火炮,整个炮兵营共装备24辆M109A2式自行火炮。陆战66旅战车营和炮兵营在本次编制改革中被裁撤。
台海军陆战队66旅改编情况及动因分析
调整指挥权是陆战66旅本次改革的重头戏,是赖清德上台初首个兵力结构调整政策的产物。据悉,目前台防务部门已经确定,要将陆战66旅的指挥权从第三作战区调整到台防务部门参谋本部,要求陆战66旅战时协同台宪兵202指挥部共同执行台北防卫作战任务。目前,陆战66旅步兵3营已经常驻台北城区内的复兴岗营区和松山机场,未来陆战66旅是否会向台北城区更核心地带靠拢值得观察。
台媒多称此次改革推动陆战66旅成为台防务部门直接掌握的“战略预备队”。但实则不然,因为台海军陆战队在台军整体职能分工中本来就具备一定的快速反应预备队定位,反而是赖清德自上台以来积极推进台军兵力结构改革和台北“卫戍”力量强化,但又受限于兵源不足,才赋予了陆战66旅参与拱卫台北的职能,这本质上是将陆战66旅定位为“快反御林军”。所以陆战66旅本次指挥权调整的动机更多是在赖清德试图扩大可直接调动的部队规模,并扩编台北“卫戍”力量,增加可在“战时”护卫台当局领导人的兵力。2024年5月23日,刚刚上台的赖清德就在台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和“国安会”秘书长吴钊燮的陪同下视察66旅,体现了赖清德本人对陆战66旅的倚重,也为后来赖清德钦定将陆战66旅纳入“御林军”埋下伏笔。
2024年5月23日,赖、顾、吴等人视察陆战66旅,听取T-108狙击枪介绍
为配合职能转变,陆战66旅的编制也进行了相应调整。陆战66旅原本下辖的战车营和炮兵营在本次改革中被裁撤,其中主要有两层原因:一是台军海军陆战队有意推动陆战旅火力打击模式由“面杀伤”向“点杀伤”转变,从而提高陆战旅精确打击能力;二是M60A3、M109A2这类履带式装甲车辆具有反应速度慢、机动速度慢、保养困难等缺点,不符合陆战66旅改革后的“快反御林军”定位。因为单位裁撤而腾出的42辆M60A3坦克和M109A2火炮将移交台陆军,目前具体移交流程仍在商讨,但据称应会在2025年第一季度内完成移交。原战车营和炮兵营裁撤后所腾出的编制兵力则将主要用于充实该旅辖下的另外三个步兵营。不过有消息表明,台“海军司令部”未来不排除基于海马斯火箭炮或者NMESIS反舰导弹系统重新为陆战旅配备炮兵单位的可能性。
据称,在裁撤两个营的同时,陆战66旅将“增编无人机部队”和“加强防空飞弹连的刺针飞弹部署”。结合先前台海军陆战队将在台岛南、北新建两个无人机营的情报,陆战66旅很有可能在本次改革中增编一个无人机营以继承原本炮兵营的火力打击职能。据台媒透露,陆战66旅本次编制调整动作是台军学习美军濒海作战团的产物。台防务部门认为,海军陆战队无法以M60A3、M109A2等传统武器装备遏止解放军军事行动,应改用“不对称作战”的作战概念,运用“锐鸢”、V-BAT 128型垂直起降无人机、“中科院”巡飞弹、“弹簧刀”300等无人作战装备给予对手“精准打击”。其中,“锐鸢”一代是台制侦察无人机,“锐鸢”二代是台制察打一体无人机,V-BAT 128型是美制侦察无人机,“中科院”巡飞弹和“弹簧刀”300分别是台制和美制的巡飞弹,在一个营内同时列装侦察/察打一体无人机和巡飞弹,可以使该无人机营拥有较完善的杀伤链,具备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独立遂行侦察打击作战的能力。不过在世界范围内,鲜见一个陆军营级单位同时装备侦察无人机和巡飞弹的先例,台军目前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有效保障此类无人机营还有待考察。防空飞弹连则是陆战66旅现有的一个直属连,该连装备固定式双联“毒刺”防空导弹,结合先前台向美求购2485枚“毒刺”导弹和564具肩扛式“毒刺”导弹发射器的资讯,可以推测该连未来扩编的方向可能是增编肩扛式“毒刺”导弹发射手。扩编旅属防空导弹连体现了台军对野战部队防空能力尤其是反无人机能力的重视。
有报道称,台方以3.6亿美元价格向美求购“弹簧刀”系列无人机,最快将于2025年交付
结语
军队部署牵一发而动全身,台陆战66旅本次编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未来可能将会对台岛北部防卫作战部署产生附带影响。本次改革前,台陆战66旅战车营主要负责支援台陆军主战部队在台北港的反击作战,有台方人士分析,在陆战66旅改革后,接装M1A2T坦克的机步269旅将代替被裁的陆战66旅战车营执行台北港作战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台海军陆战队只有陆战66旅、陆战99旅两个主力陆战旅,目前陆战66旅已经启动编制改革,陆战99旅未来是否也会跟进改革亦值得观察。结合台海军陆战队将在台岛南、北新建两个无人机营的情报和台军对美军滨海作战团概念的追捧,可以推理出陆战99旅未来很有可能也会裁掉战车营、炮兵营并新建一个无人机营,但其驻地应仍在高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