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牛犇:妻子逝世后,儿子把他送敬老院,如今89岁过的怎样

音画侃娱呀 2024-12-02 17:39:33

困苦童年中的坚韧人生

1935年9月,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天津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牛犇,原名张学景。他排行老六,父母以种地为生,生活本就拮据。然而,命运似乎对这个家庭尤为残酷——他还未享受到多少家庭温暖,就被迫面对亲人的离别。6岁那年,父亲因患白喉无钱医治不幸去世,短短几个月后,母亲也因悲痛与劳累病倒,撒手人寰。年幼的张学景失去了最基本的依靠,成了孤儿。

图片来自网络

孤苦无依的他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生存,哥哥带他来到北京,投奔北平中电三厂谋生。当时,哥哥在工厂担任司机,白天一整天都忙着工作,根本无暇照顾弟弟。小小年纪的张学景只能一个人留在厂区的大院里,四处游荡。他年纪虽小,却早早学会了如何填饱肚子。有时,他靠捡拾地上的剩饭菜充饥,有时捡垃圾换取几个铜板填补温饱。冬天刺骨的寒风吹透单薄的衣衫,他只能蜷缩在墙角取暖。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日渐瘦弱,脸上却依然挂着天真的笑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种天性和毅力,让他在最恶劣的环境中挺了过来。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五年,他的内心逐渐变得坚韧,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总依赖哥哥的照顾。“我必须要自己养活自己!”这股强烈的想法促使他从默默忍受转向主动谋生。他开始观察工厂里的人和事,尤其是那些穿着光鲜、受人敬仰的演员。他发现,演员们不但能得到厂里人的尊重,有时还会有剧组里的盒饭留下。小小的张学景心生羡慕,便开始主动接近他们。他灵活的性格和乖巧的模样很快赢得了一些演员的喜爱。他们时常让他跑腿买东西,而他每次都认真完成。渐渐地,张学景成为厂区里公认的“机灵鬼”。

图片来自网络

改变命运的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45年,著名导演沈浮在筹备拍摄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圣城记》,剧中需要一个能演村童的孩子。他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却始终没有满意的结果。这时,演员谢添向他推荐了张学景:“这个孩子灵活机敏,生活阅历丰富,肯定能演出角色的神韵。”沈浮半信半疑地见了张学景一面。结果,这个眼神中透露出早熟与坚韧的男孩立刻引起了导演的注意。经过简单试镜,沈浮决定将这个重要角色交给年仅10岁的张学景。

拍摄期间,张学景的表现让剧组人员大为惊叹。尽管没有任何表演经验,他却能自然地将角色的情感流露出来。他在片场不仅吃苦耐劳,还用心琢磨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剧组为了奖励他,每天的盒饭会多给一个馒头。对常年挨饿的张学景来说,这份小小的优待已经让他感激不尽。“我那时觉得,演戏能吃饱饭,已经是件天大的幸福事了。”回忆起那段时光,牛犇曾经感慨道。

图片来自网络

《圣城记》的成功为张学景打开了演艺的大门。虽然只是个配角,但他的演技却得到了剧组和观众的认可。后来,在演员圈内口碑传播下,他陆续接到了《清宫秘史》《龙须沟》等影片的配角邀约。每次拍戏,他都全力以赴,生怕辜负大家的信任。他的认真态度逐渐赢得了圈内人士的好感,许多老一辈演员都会主动推荐他给其他导演。

然而,拍戏并非一帆风顺。拍摄《龙须沟》时,他扮演一个流浪的孩子,需在冬日的河水中跪着哭喊。由于没有护膝保护,冰冷的水几乎冻透了他的骨头。拍完这一幕,他膝盖红肿、双脚冻僵。但年幼的张学景没有一句怨言,还主动请导演看自己表现是否合格。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自网络

从小角色到经典配角,张学景逐渐被人称作“小角色、大作为”的典范。他的演艺之路虽未大红大紫,但从捡垃圾到跑龙套,从挨饿到被认可的过程,正是他用坚韧和勤奋书写的逆袭人生。他曾说:“我小时候想的不过是吃饱穿暖,但现在回头看,我得到了远超那时梦想的东西。”

爱情至简,难舍深情

1959年,24岁的牛犇迎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那一年,他的事业刚刚起步,依然徘徊在配角的位置上,生活清苦拮据。然而,他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使他未曾因此消沉。就在这时候,他与一位温婉美丽的女子王慧玲相遇了。

王慧玲是个乒乓球爱好者,经常在文化馆的球馆练习。牛犇平日也喜欢去那里放松心情,练习球技。虽然两人曾多次在球馆里见面,但彼此不过是点头之交。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们的关系发生了转变。

图片来自网络

那是一个平常的下午,牛犇因为忙碌了几天拍戏,晚饭后特地到球馆舒展身心。球馆里,王慧玲正挥汗如雨地练球,而她的队友因为时间太晚先行离开了。此时,球馆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王慧玲见到一旁闲坐的牛犇,便大声喊道:“你能和我一起练练吗?我还想多打几局!”声音清脆,带着些许活泼。牛犇一愣,旋即爽快地应了下来。

他们站在球台两侧,开始了第一次“交手”。两人都是业余爱好者,却打得异常认真。王慧玲技术娴熟,几乎不让对手有喘息的机会,而牛犇也是不甘示弱,灵活地反击。你来我往之间,整个球馆里只剩下乒乓球的清脆声和他们的笑声。一局结束,牛犇输了一球,不服输地说:“再来一局!”王慧玲抿嘴一笑:“怕你啊?”就这样,他们从晚饭后的球局,一直打到球馆闭馆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图片来自网络

从那天起,两人频繁在球馆碰面,渐渐熟悉起来。他们约定每周都要比拼一场,而比赛中输的人要请对方喝汽水。随着接触增多,牛犇发现王慧玲不仅球技出色,性格也非常直爽开朗;而王慧玲也被牛犇的乐观幽默吸引,总是被他逗得捧腹大笑。这样的交往中,一份深深的情愫悄然在两人心中生长。

几个月后,牛犇鼓起勇气向王慧玲表白。他用略显笨拙却真诚的方式说道:“慧玲,我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个小演员,生活也不算富裕。但我想,能不能和你一起努力,过我们自己的小日子?”王慧玲听后没有丝毫犹豫,微笑着点了点头。她的答案简单却坚定:“我愿意。”

图片来自网络

两人牵手走进婚姻殿堂时,没有大操大办,也没有过多铺张,只是请了亲近的朋友吃了一顿简单的酒席。那时的牛犇工资微薄,每月仅够维持基本生活。但即便如此,新婚的日子对他们来说仍充满甜蜜。家里的煤炉旁,王慧玲烧着牛犇最喜欢的白菜炖粉条,牛犇则坐在一旁哼着小曲逗她开心。日子虽清苦,但两人彼此相依,爱意充盈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婚后的现实并不总是风平浪静。王慧玲出生在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父母为她提供了无忧无虑的成长环境。嫁给牛犇后,生活条件的急剧变化一度让她感到不适应。小小的租房里拥挤而嘈杂,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有时,两人也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发生争吵。但争吵过后,牛犇总是先低头认错,并在心里暗下决心:“我要努力让她过上好日子!”

图片来自网络

这份承诺成为牛犇坚持不懈努力的动力。他接戏更加用心,对待角色毫不懈怠。即使是一些没有台词的配角,他也会反复琢磨,用心去演。王慧玲也逐渐理解了丈夫的坚持,开始用行动默默支持他。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牛犇的收入时高时低,有时甚至需要靠临时的劳务来补贴家用。王慧玲不仅没有抱怨,还主动学习编织、缝纫,补贴家用。这种生活虽然艰苦,却让他们的感情更加稳固。

随着岁月流转,他们迎来了两个儿子的出生。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这两个孩子却没有一个随父姓。大儿子姓张,小儿子姓王。原来,牛犇的本名叫张学景,长子随父姓张并不奇怪,而小儿子随母姓王却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议论。然而,牛犇并未理会外界的流言蜚语。他深知,这是对妻子多年来默默付出的最好回报。他对身边的朋友笑着说:“我能有今天,多亏了她,我欠她的还不够。”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事业逐渐稳定,牛犇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期。但他和王慧玲并没有因此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是选择将赚来的钱用来帮助贫困学生。家里依旧保持着勤俭的传统,夫妻二人省吃俭用,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值得的地方。

可惜,命运没有让他们一直相伴下去。2019年,王慧玲因病去世。这个噩耗对牛犇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失去妻子的日子里,他经常一个人坐在家中翻看相册,看到两人年轻时的合影,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他也曾深夜对着墙上的挂钟发呆,想象王慧玲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

牛犇的这段爱情,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浪漫。但它简单而深沉,是彼此生命中最温暖的依靠。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婚姻:“我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她。她陪我度过了最难的日子,也让我知道,什么是爱。”

图片来自网络

成名配角的大德之光

牛犇的演艺生涯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同。他从未以主角的身份占据荧幕中心,但却用不显山露水的表演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他的人生就像他诠释的那些“小人物”,不起眼,却充满了烟火气息;不耀眼,却无比真实。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配角,同样可以撑起一部经典。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牛犇事业的蓬勃期。他凭借精湛的演技和认真敬业的态度,逐渐在圈内积累了名气。无论角色大小,他都全情投入,从不敷衍。拍摄《牧马人》时,他饰演的“郭谝子”是一名淳朴善良的牧民。虽然戏份不多,却成了整部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亮点。他通过夸张却不失真实的表演,将这个角色演得生动又接地气。影片中的一句台词“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幽默风趣,又恰到好处地凸显了人物的憨厚性格,成为那个年代观众津津乐道的经典瞬间。

图片来自网络

在牛犇眼中,每一个角色,无论多么微不足道,都承载着观众的期待。他曾多次强调:“再小的角色,也要全身心投入;舞台再小,也要演出生活的烟火气。”为了演好每一个角色,他从不畏惧挑战,甚至在一些拍摄条件极为艰苦的作品中展现出了超凡的毅力。在拍摄《飞越老人院》时,他饰演一名瘫痪的老人,整部戏几乎没有一句台词,只需躺在病床上,以表情和细微的动作来传递情感。为了更好地进入角色,他主动要求导演将自己绑在病床栏杆上,不断揣摩病人的心理和痛苦。这种对角色的极致追求,让整个剧组为之动容。

不仅是在职业上,牛犇对待剧组工作人员也如家人般亲切。他从不摆架子,不因资历深厚而倚老卖老。即便在他已是圈内德高望重的“老戏骨”时,仍然坚持提早到片场,与工作人员沟通细节。他说:“剧组是一个团队,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就一部好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牛犇并未将自己演艺生涯的成就视为人生的全部。他始终秉持着一种“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理念,和妻子王慧玲一起默默地将爱心撒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起,夫妻二人开始资助贫困学生。他们用辛苦攒下的积蓄,帮助无数孩子完成学业。他们认为,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的回馈,更是对年轻一代的期许。

牛犇和妻子一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他们住在不足60平米的小房子里,家具陈旧,连一台像样的家用电器都没有。即便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他们也没有急于搬家或购置新物品,而是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有人问他:“你们生活本来就不宽裕,为什么不留点钱改善一下条件呢?”牛犇却淡然一笑:“钱够用就行了,资助那些孩子,看到他们走出大山,成了有用的人,比我住大房子更有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

在一次采访中,有记者提到,他们资助的学生中,有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否因此感到自豪。牛犇低头沉思片刻,平静地说道:“这些孩子不是为了我而成功的,他们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困境。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到了晚年,牛犇依旧坚持拍戏,同时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总说,自己演了一辈子“小人物”,对小人物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他的表演不仅传递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让观众感受到生活的力量。他塑造的“小人物”,或幽默,或悲凉,或质朴,却无一不是真实动人。他用表演证明,小人物可以不平凡,而他自己,则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德”。

图片来自网络

2016年,牛犇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他用行动诠释了对信仰的坚守,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一个艺术家心中的家国情怀。他曾在一次活动中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大本事,但只要还能动,就会用尽全力去做有意义的事。”他还特意叮嘱身边的朋友:“如果我有一天走不动了,也要继续支持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钱是身外之物,但爱是生命的延续。”

牛犇的人生,是一个从配角到人生主角的过程。他在荧幕上演绎着那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却在现实中成为了社会的“大人物”。对于他而言,成名从来不是目标,他更在意的,是如何用艺术感染人,用行动温暖人。这样一个“小角色、大作为”的老艺术家,注定会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

图片来自网络

敬老院里的独自坚守

2019年,牛犇的妻子王慧玲因病去世。这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两人相濡以沫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一起经历过贫穷、坎坷,也分享过爱与欢乐,妻子离开后,他的生活仿佛失去了重心。每天清晨醒来,牛犇会习惯性地朝厨房望去,仿佛还能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他经常独自坐在沙发上,翻开那些记录着两人点滴生活的相册,目光停留在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上,思绪却飘回了那个他们一起相伴的时代。

面对巨大的情感空洞,牛犇一度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他曾坦言,自己甚至动过轻生的念头。他说:“家里的一切都带着她的气息,我一看到,就会忍不住想她。”然而,最终,他选择坚强面对,因为他知道,妻子一定希望他能好好活下去,继续完成他们未竟的使命。

图片来自网络

彼时,他的两个儿子已经事业有成。见父亲沉浸在丧妻之痛中,兄弟俩心急如焚,多次商量要将父亲接到身边照顾。他们甚至为此频繁奔波,准备好房间,安排好一切。然而,牛犇却一次次委婉拒绝了。他语气坚定地说:“你们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我不能成为你们的负担。而且,我舍不得离开这个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这里有你母亲的记忆。”

儿子们没有放弃,他们害怕父亲独居会影响健康,也担心他的心理状态,于是转而联系了一家条件优越的高端敬老院。得知这家敬老院有24小时专人护理、优质的医疗设备和贴心的服务后,他们再一次请求父亲搬去那里居住。“爸爸,这样我们会更放心,你的生活质量也会更好。”面对儿子们的坚持,牛犇沉默良久,最终答应了,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他可以搬进敬老院,但每个月必须允许他回一次旧家,去看看那片承载着他与王慧玲无数回忆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入住敬老院后,牛犇开始适应新的生活。敬老院环境优雅,工作人员细心照料,但初来时,他的心仍被一份无处安放的孤独感笼罩。每天清晨,他会习惯性地坐在窗前发呆,手边是一杯妻子生前最爱泡的花茶。他时常对着窗外出神,仿佛还能听见妻子的笑声和话语。

渐渐地,牛犇用自己的方式融入了新环境。他喜欢和敬老院的其他老人聊天,他们的话题大多围绕着孩子、过往的岁月以及对未来的希冀。有时,敬老院的年轻护理员会请他讲讲拍戏的故事。谈起演艺生涯,牛犇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他生动地讲述自己从捡垃圾到登上大荧幕的经历,每个细节都透着他的坚持和热爱。他的故事常常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很多老人私下里对他说:“牛老,跟你聊天,咱们这些日子都更有劲儿了。”

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住在敬老院,牛犇的生活依然充实。年近九十的他身体依然硬朗,精气神十足。他偶尔会接到一些影视剧的客串邀约,虽然角色不大,但他总是一丝不苟。每次离开敬老院拍戏,他都会带回一张剧组的合影,贴在房间里作为纪念。他还热衷于参与敬老院组织的各类活动,无论是书法比赛还是才艺表演,他都积极参与,甚至在一次活动中,教大家表演戏曲片段,引发了阵阵掌声。

然而,最让牛犇感到安慰的,还是每个月的回家日。他会提前几天让敬老院的护理员帮忙收拾行李,带上一束妻子最喜欢的康乃馨回到家中。他喜欢独自坐在书桌前,翻阅与妻子相关的旧信物:泛黄的结婚照、记录着孩子成长的日记本,甚至是一件她亲手缝补过的旧衣服。他从不觉得这些物件是沉重的负担,反而视它们为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

图片来自网络

每次回到敬老院时,牛犇都会带回一些从家里整理出的旧物,与护理员和其他老人分享那些物品背后的故事。他时常说:“人这一辈子,活得就是个回忆。如果能把这些回忆说给别人听,那日子也就更不寂寞了。”

2024年,牛犇被评选为感动中国人物,这一消息让敬老院的老人们无比自豪。颁奖典礼上,主持人问他:“牛老,您怎么看待这份荣誉?”他却谦虚地说:“我不觉得自己有多伟大,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他将奖杯摆在敬老院的公共区域,告诉大家:“这不是我的,是所有像我一样坚持努力、热爱生活的老人的。”

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住在敬老院,但牛犇从未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他的一天从晨练开始,沿着敬老院的小路慢跑几圈,随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餐。饭后,他会在院里的图书角翻阅书籍,偶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句话。他始终相信,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也可以活得有意义、有温度。

牛犇的选择或许不同于很多传统观念中的“孝养”,但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人生的从容和坦然。他说:“这不是儿子们不孝顺,而是我希望他们活得更轻松一点,我也活得更自在一点。”这样一位坦然面对孤独、始终心怀感恩的老人,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的坚韧和从容,还有对爱的执着与传承。

图片来自网络

他既是一位普通老人,也是一位伟大艺术家,更是一位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者。

0 阅读:0

音画侃娱呀

简介:音画侃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