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美关税战升级以来,中方对美石油采购量降低了90%,相当于每月少了2600万桶,毫无疑问,美国石油行业损失惨重。
与此同时,美国一位盟友对华石油出口量却快速上升,赚的盆满钵满,这个盟友究竟是谁呢?除了石油,中方还在其他产业领域发力了呢?
相信很多人应该还记得,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在美国的撺掇下,澳大利亚曾向中国开启了小范围的贸易战。
比如2019年,对中国生产的铁道轮毂、风塔分别采取或者延长反倾销措施;2020年,又对自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水槽延长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最初,中国其实是不想和澳大利亚翻脸的,毕竟双方此前一直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关系,因此还派出了贸易代表赴澳谈判。
但遗憾的是,澳大利亚敬酒不吃吃罚酒,非要跟着美国走上反华之路。
那既然如此,中方也就没有理由再退让了。
2020年5月11日,中国决定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大麦征收80.5%的关税;并展开反倾销调查;
次日,中国又宣布暂停接受四家澳企的牛肉产品进口申报。
2021年,中方又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加征了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
这几记贸易铁拳打下来,澳大利亚彻底懵了。
要知道,中国可是澳洲牛肉、大麦、葡萄酒等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离开了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只能烂在地里。
此时,澳方终于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赶紧派人和中国谈判。
然而,谈判是需要时间的。
而就在这段时间之内,美国向中国出口了大量的葡萄酒,抢占了原本的澳洲葡萄酒市场。
也就是说,美国撺掇着澳大利亚和中国打贸易战,结果它却趁机抢占了盟友的市场,以至于后来有不少澳洲葡萄种植商大骂美国无耻。
只不过,当时的美国政府不会想到,它坑盟友的这一招,居然会在自己身上重现。
我们都知道,4月2日,美国对华开始了关税战,而中方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开展了反制,施加了对等关税。
在随后的两周时间里,中国一步步将关税加大了125%,而美国则将关税加到了245%。
其实,245%看起来很多,但只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
因为不管关税是125%、还是245%,都意味着美国商品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了,当然,中国商品也很难通过正常贸易渠道进入美国。
不过,若是论起谁的损失更大,毫无疑问是美国。
因为美国消费者离不开廉价的中国商品,而中国则可以找到替代商。
就以石油为例。
在中美关税战升级之前,中国每月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石油。
比如2024年6月,一个月时间美国中国就从美国进口了2900万桶石油。
但现在却陡然降低到了每月只有300万桶,相当于每月少卖给了中国2600万桶,不用想也知道,美国石油行业肯定是损失巨大。
而中国呢?却并没有面临缺油危机,我们轻轻松松的就找到了一个新的石油供货商,那就是加拿大。
根据媒体消息,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方逐渐增加了加拿大石油的进口量,当月就购买了730万桶,而按照估计,四月份的数字会更大。
也就是说,本该让美国企业赚到的钱,现在都落到了加拿大企业的口袋里。
中加都拿到了各自的利益,唯一受伤的只有美国。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中国和加拿大不是有着贸易纠纷吗?怎么还要买加拿大石油呢?
中加两国确实有着贸易争端,去年,加拿大特鲁多政府按照美国的指示,对中国电动企业加征了100%的关税,同时,还对产自中国钢铁加征了关税。
但需要注意的,现在特鲁多已经下台了,新上任的总理是马克·卡尼。
卡尼此人是一个务实派,他主张对美强硬,坚决反击美国的贸易霸凌政策,这和中国的想法不谋而合。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中方自然是愿意和加拿大缓和关系的。
再者来说,中加两国扩大石油合作,相比于采购从俄俄罗斯采购石油,则更具备刺激性。
毕竟美国和加拿大接壤,加方的一举一动都在美国石油产业的观察中。
若是他们发现,加方石油企业背靠中国赚的盆满钵满,而自己却正在丢失中国市场,肯定会对特朗普产生不满,甚至会游说国会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而这就是赤裸裸的阳谋。
特朗普要是想要维护能源企业的利益,那就必须降低关税,可他若是减低了关税,等于是承认关税政策的失败,可以说,特朗普已经陷入了一根筋变两头堵的困境中。
值得注意的是,让特朗普头大的可不只是石油,还包括各种农产品。
信源:环球时报 2025年4月18日 关于“中国转向加拿大采购原油”的报道
此前,中国每年都会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比如2024年,就从美国进口了2213.4万吨大豆,总价值约为120.43亿美元。
可关税战打响后,中方转而开始从巴西进口大豆,根据媒体消息,4月10日,中国一口气从巴西进口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
此外,中国农业农村部正准备访问巴西,而双方会面的焦点就是讨论巴西大豆和牛肉等农产品的出口。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还将采购大量的巴西农产品。
和石油一样的道理,当美国农场主看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市场被巴西一点点吞食后,他们肯定会对特朗普感到不满。
当然,作为农场主,他们没有游说国会的资本,但不要忘了,他们手中可握着不少的选票,特朗普若是不能妥善解决达到中美贸易的问题,他们必然会把票投给民主党。
到底是为了面子死扛到底,还是为了选票妥协,现在是摆在特朗普面前的一道难题,且看他如何选吧。
而不管他如何选,中方都会有新的后招,这一次非要让他尝尝贸易战的苦果不可,否则的话他还真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