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辛步枪——7.62毫米,南部手枪——8毫米,贝雷塔——9毫米,NSVT机枪——12.7毫米,KPVT机枪——14.5毫米……如果你想让一个自认为是武器专家的人尴尬,不妨问他:“沙皇炮的口径是多少?”
这门著名大炮的口径——890毫米!数据甚至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而且,它还不是最大口径的火炮,因为世界上还有一门口径更大的炮——马莱臼炮(Mallet’s Mortar),口径达到了914毫米(36英寸)!
这门巨炮是19世纪中叶由英国研制的,目的在于摧毁坚固的防御工事……目标正是塞瓦斯托波尔。当时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国人认为战事拖延过久,因此决心采取激进手段。
由于炮管重量巨大(42吨),工程师们决定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其拆分为9个部分,并在战场上进行组装。炮弹重量在1067至1334千克之间。
最有趣的是,这门炮所使用的火药量相对较少,仅37.7千克黑火药。但即便如此,它仍然能够将一吨重的炮弹发射至2.5公里的距离!
火药为黑火药,装填方式与传统火炮相同——从炮口装填火药和炮弹。
“马莱臼炮”或“马莱特臼炮”:未能投入战场的庞然大物
总共建造了两门这样的巨炮。由于项目规模巨大,英国政府委托**伦敦泰晤士铁工造船公司(Thames Ironworks and Shipbuilding Company, Limited)**负责生产。然而,该公司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破产,英国不得不向其他企业求助。最终,当两门臼炮制造完成时,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已经结束。
尽管如此,这些炮仍然被送去测试——毕竟投入了如此多的资源,也需要给后人留下些遗产。在1857年至1858年进行的试射中,使用了不同种类和强度的炮弹,共发射了19次。然而,其中一门炮在试验过程中承受不住压力而发生破裂,试验因此被迫终止。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金属质量较差,如果用现代材料制造类似武器,应该能够持续射击并且十分可靠。但战争史并不接受假设性的推测。
今日的遗产
如今,这两门臼炮都被作为历史纪念碑保留下来,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就如同俄国的**“沙皇炮”。其中一门位于伦敦伍利奇(Woolwich),另一门则位于朴茨茅斯(Portsmouth)**。
罗伯特·马莱(1810年6月3日-1881年11月5日)是一位爱尔兰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发明家,曾是爱尔兰皇家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
他出生于都柏林,父亲是一名工厂主。他曾就读于圣三一学院,并获得科学和数学学位。毕业后,他在父亲的工厂工作,并参与灯塔和可移动桥梁的建设。
天赋异禀的科学家
马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22岁时便被选为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仅三年后又加入英国科学促进会,该协会后来资助了他大部分地震学研究。
地震学的奠基者
1846年,他在爱尔兰皇家科学院发表了著名论文**《地震动力学》,奠定了现代地震学的基础。在这篇论文中,他首次引入了“地震(seismic)”、“等震线地图(isoseismal map)”和“震中(epicenter)”**等术语。
在他的研究推动下,英国科学促进会编制了一份地震目录,而他关于地震波在沙土和岩石中的传播速度的实验,成为后来的地震勘探基础。
马莱臼炮的构想
在研究火山能量与地壳构造运动的过程中,马莱产生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制造一门超大口径的武器,利用冲击波摧毁敌方工事。
与传统火炮不同,他设想的武器并不需要精准命中目标,而是通过巨型炮弹冲击地面,引发剧烈震动,进而摧毁敌方堡垒。为了最大化破坏力,炮弹需要尽可能重,射程尽可能远,并在落地后深深埋入地下,然后引发猛烈爆炸。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才诞生了马莱臼炮。
晚年与遗憾
晚年,马莱成为一名工程顾问,并担任**《实用力学》杂志的编辑。然而,他最终双目失明**,并在1881年去世。
如今,他的名字不仅被铭记在地震学史册中,也与这门未能投入实战的巨炮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