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
68岁的菲律宾华人企业家郭从愿(Anson Que)被绑架撕票的噩耗,让无数人痛心。这位优秀的企业家,就这样命丧他乡,成为菲律宾绑架案里又一名受害者。
菲律宾这个国家,被人称为“亚洲绑架之国”,而受害者中又以华人居多,为何此地犯罪分子能如此猖狂?而华人为何成为他们下手的重点目标?
01家属付天价赎金仍难逃撕票悲剧

作为菲律宾钢铁行业的传奇人物,郭从愿不仅是Elison钢铁公司的创始人,是当地三大华人社团之一菲律宾中国商会的创始人,更是华人社区备受尊敬的慈善家。他祖籍中国福建泉州,多年坚持回乡捐资助学、修桥铺路,累计捐款超过千万人民币。而这样一名优秀的商人,却命丧菲律宾。
3月29日晚,郭从愿和司机在布拉干省参加完一场商务餐会后,驾车离开途中遭多名绑匪拦截。目击者称,绑匪持枪逼停车辆,强行将两人拖走。
家属次日接到勒索电话,绑匪开口便索要天价赎金,威胁“不给钱就杀人”。心急如焚的家人,给绑匪前后分三次,共支付了总计2.1亿比索(约2693万元人民币)。

然而绑匪收钱后仍痛下杀手。4月9日,警方在黎刹省一处荒草丛中发现了郭从愿和司机的遗体。两人的尸体被塞进尼龙袋,头部被胶带死死缠了十几层,面部布满瘀伤和裂口,死状惨不忍睹。
法医判断,他们生前遭受长时间虐待,种种迹象表明两人是被勒死的。
02菲律宾绑架频出

近年来,菲律宾治安形势持续恶化,恶性绑架案件频发。2024年仅5个月的时间里,菲律宾已累计发生18起绑架案,案件背后呈现高度组织化、作案手法趋同的特征,而中国人则是最大的受害者。
例如,2023年10月30日,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区南部一个高档别墅社区发生了一起绑架案。6名武装劫匪当天凌晨闯入,9人遭持枪绑架,其中6名是中国人,3名为菲律宾人。3名菲律宾人被绑架不久后获释。而6名中国人全部遇害,其中包括年仅11岁的孩子。
去年有一宗影响非常大的案件,两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在国外的行业交流会上,结识菲律宾代理商李娜,后收到李娜邀请,两人赴菲律宾洽谈合作,最终遭绑架撕票。经调查后才发现,这场合作邀请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犯罪分子把目光瞄向中国商务人士,跨国下饵,以合作为名,将人骗至菲律宾后实施犯罪。

不难看出,菲律宾的绑架案件是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涉及目标筛选、伪造身份、虚构投资项目等多种不法手段,跟踪、诱骗、绑架、勒索等环节分工明确,而绑架后撕票成为常态,手段残忍,性质恶劣。
不少媒体发文警示,菲律宾存在以“商务合作”为名的绑架陷阱,对外国人的热情邀请可能暗藏危险。这些案件不仅损害菲律宾国际形象,更让赴菲旅游、工作的人面临安全威胁。
据商务部官网援引菲律宾《商业世界报》2024年5月16日报道,菲律宾在全球良好治理指数中的排名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菲律宾排名倒数第三,仅领先于蒙古和柬埔寨。但菲警方数据显示,2024年绑架案侦破率不足30%。
03菲律宾绑架案居高不下

菲律宾如此高的绑架案犯罪率不是偶然,与菲律宾当地国情有重要的关系。
首先:菲律宾长期有黑产犯罪集团的盘踞菲律宾历史问题,让该地区成为非法博彩和诈骗产业的滋生地,而这些黑产背后的权贵,通过政商勾结,有着巨额的利益输出,当地官方就是他们的保护网。
近年来,随着中国反诈宣传的加强,并联合菲政府多次打击非法园区,这些权贵们由于关系网保护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制裁。但他们在诈骗和博彩方面打击导致收益锐减,从而被迫转型,干起了绑架。

原博彩留下的园区,在他们转型绑架业后仍可继续使用,例如监禁室、打手团队等设施可直接沿用,仅需增加勒索环节即可开展“新业务”。
第二,根源在于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小马科斯政府自2022年上台后,长期陷入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斗争,大量精力被消耗在权力博弈中。这种内部矛盾导致政府难以集中力量解决社会问题,当权者忙于巩固自身地位,对治安问题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
从政策重心来看,政府将农业基建、国防投入和疫后经济复苏列为优先事项,但对首都马尼拉治安恶化、官员腐败等问题缺乏实际行动。

许多基层警察部门因资金和人力不足,难以有效打击犯罪。特别是针对绑架等恶性案件,司法系统效率低下,部分执法人员甚至与犯罪团伙勾结,导致案件侦破率低、犯罪分子愈发猖獗。
与杜特尔特时期的强硬手段相比,现政府更倾向于温和治理。虽然避免了“禁毒战争”式行动引发的争议,但也削弱了对犯罪的威慑力。过去两年间,绑架案件不仅数量增加,犯罪模式还呈现出组织化和跨国化趋势。
当权者既未能解决政府内部的腐败顽疾,又在治安治理与社会发展之间顾此失彼,最终让普通民众成为社会治安恶化的最大受害者。
第三,则是警察系统腐败。菲律宾治安乱象与政府腐败直接相关,当地警察不作为、执法效率低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出现警察与黑恶势力勾结的现象。部分官员贪污严重,黑社会常通过行贿让警察充当保护伞,导致恶性案件频发。
24年5月,曾有媒体爆出,四名菲律宾警察因绑架中国人而被抓捕归案。而仅事隔一个月后,又再次上演两名菲律宾警察在首都马尼拉附近绑架中国人的案件。

两名身穿警服的警察公然拦截一辆载有中国公民的轿车,将四人铐走并索要31万元赎金。尽管两名中国人逃脱报警,但其余受害者仍遭殴打勒索。
这些案件都显示出,当地针对中国人的绑架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甚至警察亲自参与作案。
许多案件背后都有警察的影子,他们利用职权实施犯罪却很少被严惩。有评论称,部分地区的警察和绑匪根本就是“一伙人”,专门瞄准外国人下手。由于司法不公,犯罪分子往往交钱就能脱罪,导致他们越来越猖狂。

而在遇到绑架案,受害人家属即使报警,当地警方出警效率也十分低下,且破案能力很差,较少有靠警方能够将人质解救回来的案例。
多数受害者在遭遇绑架时,家属还会顾虑警方与犯罪分子存在利益输送,往往选择主动支付赎金。这种“花钱消灾”的普遍心态,使得绑架犯罪成为低风险、高收益的黑色产业。
最后,司法系统失灵,犯罪成本很低菲律宾法律制定和执行都存在严重漏洞,表面上看,菲律宾法律需经议会表决和总统签署,实则被掌控军政商界的各大家族派出的政客操控。法律实则是政治的工具,有权可以决定这些执法人员的收入和职位。

菲律宾的法律本身灵活度也很高,成为可以“花钱消灾”的工具。很多违法行为,只要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被豁免,法律是可以通过金钱、权力来收买的,因此让黑恶势力更加的有恃无恐。
例如菲律宾现行的“禁烟令”等法规,反而成为警察勒索外国人的工具,本地人却很少受罚。
从警察破案到法院判决,各部门推诿拖延已成常态,效率极其低下,犯罪分子早已经摸清了里面的门道,有着多种手段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即使被抓,审判周期也会非常长。

以2013年华商蔡莎莉被绑案为例,6名绑匪,其中还有一名现役军人,在案发一周内被抓,但法院拖延11年才作出一审判决。
多数案件中,警方常以“受害人家属不在菲律宾”为由拒绝立案,或抓几个小角色顶罪了事。这种司法体系已对犯罪分子失去震慑力。
刑罚力度低也助长了犯罪气焰,现行法律规定绑架致死最高可判死刑,但因菲律宾已实际废除死刑,即便绑匪杀人,最多也只能判终身监禁。
这种“高风险低代价”的现状,导致绑架案反复发生,形成“抓了判、判了放”的怪圈。绑架等治安问题,成了不想管,也管不住的社会难题。
04为何绑架的华人居多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记录在案的92起绑架事件中,近三成受害者为中国公民。这些案件不仅涉及短期游客,更有多起针对长期在菲工作生活的华人。
最初,绑架团伙也把目标对准了本地富商,本地富商大多数与网络博彩业黑产有关联。这些富商底细容易摸清楚,行踪也较为固定,多从事的生意也见不得光,被绑匪视为最好的目标。
然而在行动中绑匪们才发现,绑架这些人的难度越来越大。
一方面,这些人中很多都是本地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他们同菲律宾的官与民、警与匪同时有着密切联系,绑架他们会带来后患。
另一方面,即便是没有关系的本地华商,也开始大量雇用保镖,重视安全防范。

绑架本地人的难度大,成本高,成功率还低。通过利弊分析,绑匪集团开始把目标从本地人转向中国人和外籍华人,特别是从事进出口贸易的群体。
这类受害者往往在当地社会关系薄弱,安全防护意识不足,且支付赎金的实力雄厚,成为绑匪眼中更易得手的“软目标”。
而绑架华人的犯罪往往在菲律宾社会激不起太大水花。当地媒体鲜少深入报道,警方办案效率低下,形成华人受害群体“无人撑腰”的恶性循环。
早在2014年,菲律宾《问讯者报》就将华人描述为“辛勤的劳动者,沉默的受害者”,用来形容华人遇险时难获舆论支持的现象。
犯罪分子正是抓住这个弱点,将华人视为“行走的钱包”,既有积蓄又不便报警,即便遭遇不测也难引起官方重视。
令人痛心的是,部分涉案人员来自华人群体。近年破获的多起案件显示,犯罪分子利用同乡身份降低同胞戒心,通过虚假招聘或投资陷阱实施绑架。这些“自己人”深谙华人社交习惯,配合当地松散的法律环境,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结语
就在此事发生前十天,我国外交部还发公告,提醒地菲的中国公民做好安全防范,做好风险评估,谨慎出行。而十天后就收到了钢铁大王的噩耗。
菲律宾的治安问题是多年的顽疾,与国内的安全环境天差地别。长期生活在国内安全环境中的同胞们,很多人已经淡忘了基础防范意识。这种安全意识的落差,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的突破口。[蛋糕]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2025年4月1日-《菲律宾华人“钢铁大王”遭绑架遇害,曾回国捐款达2000多万》环球网:2024年7月1日-《「环时深度」菲律宾是怎么成为“亚洲绑架之国”的?》
新京报官微:2024年7月3日-《2名中企高管遇害,菲律宾绑架案何以频发?》
羊城晚报:2024年7月4日-《菲律宾5个月发生18起绑架案,警方锁定两华人遭绑架遇害案嫌疑人》
鲁中晨报:2024年11月17日-《中企高管在菲遇害,主犯是中国人,已落网!绑架中国人在当地成产业链?》

界面新闻:2025年4月1日-《菲律宾华人“钢铁大王”遭绑架遇害,曾回国捐款达2000多万》

环球网:2024年7月1日-《「环时深度」菲律宾是怎么成为“亚洲绑架之国”的?》

新京报官微:2024年7月3日-《2名中企高管遇害,菲律宾绑架案何以频发?》

羊城晚报:2024年7月4日-《菲律宾5个月发生18起绑架案,警方锁定两华人遭绑架遇害案嫌疑人》

鲁中晨报:2024年11月17日-《中企高管在菲遇害,主犯是中国人,已落网!绑架中国人在当地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