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为人父母后,大家对龙应台的这段话感触会更深刻,也很认同。
从断母乳开始,妈妈就在一次次感受跟孩子的“别离”。
送孩子读幼儿园时,孩子大人哭成一片;再长大送去学校寄宿时,也是各种担心和不舍,就连旁人看了也忍不住眼眶一热。
近日,广东一位妈妈发布自己送儿子去学校住宿的视频后,评论区却是一片骂和劝,因为这位妈妈的孩子太小了,才一年级。
视频里,孩子乖巧懂事地推着行李箱前行,看起来很独立,表情却无奈又委屈,还忍不住哭了。最后一边哭着一边挥手跟妈妈告别,一步三回头地往学校走去,很想妈妈能突然叫住他回家。
一年级的孩子也就6、7岁,啥都不懂呢,就被送去学校寄宿,让人很不理解,这是怎么舍得的?还是有什么困难?一般也得初中才去住校呢~
出于好奇,网友们去围观了孩子妈妈的其他视频,女子打扮精致,有不少去旅游、拍艺术照的视频,还去了西藏旅游,看起来过得很是惬意。
于是质疑女子“有钱有时间去旅游,却没有时间陪孩子?”指责女子狠心、偷懒,就想着把孩子送去寄宿,不用管孩子,也不用辅导作业,自己去潇洒。
受不住网友们的“声讨”,女子晒出之前的视频,原来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在孩子四岁多的时候已经离婚,如今带着孩子在广州租房生活。
又过了8天,女子再次发声,解释送孩子去寄宿,有3个原因:
第一,想让孩子去好一点的英语的学校,家门口的学校要么不好,要么太贵要七八万、六年下来就要40-50万,负担不起。
最后在天河区,找了这家离家20公里的寄宿学校,一年4万多,是在广州可以接受的学费。
第二,想多赚钱,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去报兴趣班、去旅游开拓眼界。女子表示,自己和孩子爸爸会尽力平衡陪伴和赚钱这两件事。
第三,女子觉得自己对孩子前面6年的陪伴,已经给了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看得出来,女子很注重“行万里路”,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坐飞机坐游轮,去了北京看升旗、爬长城,还去了杭州、长春、云南、桂林、珠海、新疆等很多地方旅游,比很多大人去的地方还多呢。
还给孩子报了架子鼓、篮球、画画等兴趣班,听她的意思,等孩子三年级以后,还要学奥数英语KBF等等,规划得很细致,所以要努力挣钱托起孩子的梦想。
有一小部分网友表示理解,因为女子是单亲妈妈,自己带着孩子很难挣钱维持生活。
大部分人,还是劝女子把孩子接回去,不要寄宿,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
也很影响亲子关系,长大了会跟妈妈不亲,这么小送出去,这孩子就等于白生了。
“我家儿子15年的,别说住校了,叫他分床睡都不愿意。”
“希望以后他送你去养老院的路上你不要哭”
“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爱,兴趣班和旅游并不是他最想要的。”
“幼儿园就住校的飘过,一生的心理阴影。”
说到底,其实是两种教育理念的冲突吧。
一种是更注重孩子的心理,觉得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父母的教育也是有有效期的。
在最关键的阶段,你不好好陪伴孩子,给与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给他树立好人生认知,到后面就很难管,亲子关系也会紧张。
另一种是更注重物质,觉得应该想方设法给孩子更优越的物质条件,别家孩子有的我家也得有,不能输在起跑线。尤其是儿子,长大后更看重物质,谁更有钱跟谁亲。
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早点寄宿,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更独立。
一些小孩,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寄宿了。
人面桃花
如果从小就让孩子住宿好处多多,那孤儿院里的孩子肯定是最棒的
说说
前6年他懂啥呀,就满满安全感?!他是要那些梦想吗(奥数、架子鼓、兴趣班)?你问过他想要什么了吗?扯什么师资、教育质量,小学而己,自己教都行,干嘛要住宿?
LINK
高中之前不建议住宿也不建议全托
怪人王王大蛇
小孩子太小住校只有两个结果:第一种就是变成那种流里流气的以后根本管不了,第二种变得很内向就是踢一脚都不吭声那种
ab6742
8岁就开始一个人生活,现在也一个人,跟人靠不近,
素衣清清莹
离家早以后跟家里关系也不会好
爱吃鸡的猫
我9岁半这样吧父母离婚,母亲再嫁把我一个人扔屋里,家里只有米和油,一个人住了2年,然后初中住校,实话我对我妈一点感情都没用,现在对他只有责任没有感情
Cathy
好几个同事孩子都是小学就寄宿的,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孩子跟爸妈也很亲啊
用户10xxx26
留守儿童对父母也基本这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