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认中国:再订40艘!锁定中国船厂,航运巨头财大“气”粗不差钱

蕴藏冬夏啥 2025-02-27 08:54:59

要知道,我国如今的造船业已经“领跑”全球。

这并不是自吹自擂,从船厂上的订单之多就能看出来我国的实力。

全球航运巨头财大气粗不差钱,“偏爱”中国船厂,甚至还可能定下新一轮多达40艘大单。

这个“金主”是谁?为何如此“钟情”我国船厂?

«——【·金主的身份·】——»

在全球航运业里,马士基是当之无愧的巨头,稳坐全球第二大集运公司的宝座。

它旗下船队规模庞大,几百艘集装箱船穿梭于全球航线,航线网络密织、覆盖世界各处,是行业的“风向标”,一举一动都能在航运市场掀起波澜,备受瞩目。

在21世纪初,集装箱航运业蓬勃发展,马士基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迅速扩张船队规模,不断开辟新航线,成为行业的领军者。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航运业也面临着减少碳排放的巨大压力,马士基率先开启了探索绿色航运的征程,一度引领甲醇时代。

马士基在2021年的时候就在韩国的现代尾浦造船下单,订做了全球第一艘以碳中和甲醇为燃料的集装箱船。

当时,甲醇动力被认为是实现航运业低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马士基的这一系列举措,为行业树立了绿色发展的榜样,也吸引了众多同行纷纷效仿。

但在2024年年中,马士基却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转向,那就是将目光盯在了LNG双燃料船上。

作为行业的“风向标”,这一举动很快就被其他的航运公司捕捉到,从而掀起了一场“LNG燃料船订单热潮”。

那么LNG燃料船的优势在哪里,这将会对我国的造船业有什么影响呢?

«——【·为什么会LNG燃料船订单热潮·】——»

2024年,航运市场上的集装箱船订单中,LNG燃料船占比高达67%,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地中海航运、赫伯罗特等航运巨头纷纷加入订造LNG燃料船的行列。

进入2025年,这股热潮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法国达飞、长荣海运、地中海航运持续加码LNG双燃料船订单。

这一系列现象的背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技术层面来看,虽然甲醇动力在环保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甲醇燃料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网络不够完善,这给甲醇动力船舶的运营带来了诸多不便。

而LNG作为一种相对成熟的清洁能源,其供应网络更为广泛,加气站的分布在全球主要港口更为普遍,能够更好地满足船舶的运营需求。

加上从经济角度考虑,甲醇的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导致甲醇燃料的价格波动较大,增加了航运公司的运营成本不确定性。

相较其他燃料,LNG价格波动较小,稳定性更强,这对一心想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严控运营成本的航运企业而言,这无疑极具吸引力。

此外,LNG双燃料船的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其性能表现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这种船舶既可以使用LNG作为主要燃料,大幅降低碳排放,又可以在必要时切换回传统燃油,保证船舶的正常运营,灵活性更高,一举多得,优势更大。

而作为“领头人”的马士基对中国船厂可以说是“偏爱”,不仅在这里“消费”,还会“回购”。

«——【·偏爱中国船厂·】——»

在2024年,马士基就曾订造20艘船,订单分别由中国和韩国的造船厂承接,估算总价超30亿美元。

其中在中国船厂的订单占大多数,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马士基对船队更新的决心,也凸显了中国船厂在全球造船业的重要地位。

这批订单预计2028-2030年交付,均配双燃料发动机,助力马士基践行脱碳承诺。

此前,马士基或许更倾向于韩国船厂,然而这次订单分配中,中国船厂获得了相当大的份额,这意味着马士基对中国船厂的信任在不断增加,也暗示着中国船厂在技术、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逐渐被国际航运巨头认可。

在2025年2月21日,航运市场又传出一则重磅消息:马士基向中国船厂询价,计划订造12艘船,并且还有可能将订单数量增至30到40艘船。

马士基再次将目光聚焦中国船厂,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船厂在绿色环保船舶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球78.5%的绿色动力船舶都来自中国。

马士基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中国船厂的技术能力能够为其提供符合环保新规的优质船舶,加上中国船厂拥有丰富的建造经验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按时交付船舶,保障马士基的船队更新计划顺利推进。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在造船行业已经成为了“领跑者”,用实力和成绩证明了自己!

«——【·造船强国!·】——»

一直以来,中国的造船业不断的发展创新,在15年间都占据着全球鳌头,真正做到了“领跑者”,并且“遥遥领先”。

自2009年起,中国造船业便开启了在全球领先的征程,订单交付量、在手订单量、新签订单量长期稳居世界首位。

2024年,这一辉煌成就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韩媒消息称,中国造船企业在全球造船市场大放异彩,一举拿下七成订单,毫无悬念地成为市场主角。

技术突破是中国造船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以大连造船为例,其订单已经排到了2028年,体现了市场对其产品的高度认可。

在大型集装箱船、LNG运输船等高端船型领域,大连造船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

比如,在LNG运输船的建造上,大连造船打破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掌握了核心技术,建造出的船舶在安全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5年初的时候多家船企就实现了新的一年“开门红”,订单饱满,也如期交付了不少之前的单子。

从全球最大打桩船“二航长青”号,到为荷兰建造的风电安装船BOREAS,这些成果直观展现中国造船技术实力,这也证明了我国就是在大步迈向造船强国!

信息来源:

2025多家船企实现开门红 “中国造船”已过万重山-天眼新闻

再订40艘!锁定中国船厂!航运巨头财大“气”粗 - 国际船舶网移动版

焦点访谈|连续15年全球第一!我国造船业缘何能领跑全球-央视网

0 阅读:66
蕴藏冬夏啥

蕴藏冬夏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