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院情意浓丝弦韵悠长石家庄市丝弦艺术中心走基层演出受欢迎

掌中石家庄 2025-04-18 12:05:41

春日暖风轻拂晋州百年梨园,雪白的梨花随风摇曳,一阵铿锵的锣鼓声穿透繁茂的枝桠。4月14日晚,石家庄市丝弦艺术中心的《穆桂英挂帅》在这里开嗓,头戴翎子的巾帼英雄一个亮相,引得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这场持续三天的戏曲盛宴,拉开了该剧团今年基层巡演的又一轮高潮。

从正月初三至今,两个多月的时间,市丝弦艺术中心60余人的队伍已辗转灵寿、赞皇等数个县区,演出140余场,“家乡戏”所到之处无不掀起观戏热潮。

“太精彩了,我带的马扎都没用上,站着看完了全场。”在晋州演出现场,戏迷康建林抹着汗说。他特意带着母亲从外村赶来,母子俩挤在舞台下,跟着《铡西宫》的剧情时而揪心时而叫好。这样的场景,对于石家庄市丝弦艺术中心已成为常态。之前,800座的礼堂开演前早已满员,过道里站满观众,连舞台两侧都趴满了孩子,有人自带小板凳,还有的宁愿站着看完全场。

每次看到火爆的现场,都让石家庄市丝弦艺术中心主任刘如夺既欣慰又感慨:“乡亲们的热情像这春天的梨花开得挡不住。”他翻开密密麻麻的演出登记本,告诉记者:“今年台口早订满了,明年也已经订出去好几个台口了。”提起走基层演出,刘如夺倍感触动,“从寒冬到暖春,每场演出都有老戏迷十里八乡专门赶来,散场后好多村民迟迟不走,还邀请我们演员和工作人员到自家做客,真的很感动。”他表示,剧团会创排更多更好的剧目回馈大家。

走基层演出时,凌晨出发、深夜返程是市丝弦艺术中心演员的工作常态,有时连妆都顾不上卸就要匆匆赶路。气候的变化也给演出带来挑战,近期忽冷忽热的天气使演员容易生病,感冒、嗓子不适等问题影响着演出状态,但大家依然坚持上场,带着对艺术的执着,将一场场精彩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

4月16日的午后,演员路惠娟下台后脱下《杨门女将》中佘太君的戏服,后背已汗透。她笑着说:“尽管基层条件艰苦,观众的热情却让一切付出都变得值得。”她表示,台下此起彼伏的叫好声、热烈的掌声,是对演员最好的回报。“只要观众喜欢,我们就会一直演下去。”她说,这是全体演员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在慈峪村演出期间,恰逢保定老调剧团在同村搭台。两个扎根乡土的传统剧种在基层大地上相逢,相互鼓劲助阵,为观众带去戏曲“大餐”,成为了当地村民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

暮色中,梨园戏台又亮起灯光,当晚的《白罗衫》精彩上演。65岁的村民李桂枝早早占好位置,期待着好戏开场:“就爱听丝弦腔,演员一开嗓我浑身都舒坦。”台上,徐继祖正揭开十八年冤案,丝弦声穿透百年梨园的夜空,融进满天星斗里;台下,大人跟着哼唱,几个小孩跟着演员比划戏曲动作。在这片土地上,传统戏曲的薪火正如春夜暖风,将生生不息地吹向更多的村庄……

来源:石家庄日报客户端

记者:杨阳

0 阅读:11
掌中石家庄

掌中石家庄

掌中石家庄官方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