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有云:“莫将己心,强加他人之上。”
世事纷繁,人心各异,各有各的轨迹与追求。
总是热衷窥探他人的轨迹,终将迷失于自己的征途。
不论时光如何流转,身处何方境遇,都不可贸然以己之经历,去评判他人的世界。
岁月悠长之后,最惬意的生存哲学:愿倚老树听秋风,不问尘寰是与非。
01
怒气勿起
寡言以避无谓之争,淡泊可享长久之安。——古训摘录
不兴怒气,是智者明辨进退的清醒。
昔日,有位农夫,居于山林,以耕作为生。
一日,农夫肩扛锄头,于田间劳作时,无意间遇见一匹狂奔的野马。
眼见野马即将践踏他的田地,农夫连忙挥舞锄头,大声呼喊,欲使野马止步。
然而无论农夫如何呼喊,皆无效果。
野马依旧肆意奔腾,直冲农夫的田地而来。关注古风雅韵,后台回复【宋词】,领略百位宋代词人,一词一句绝美宋词!宋人的雅致后人难及
农夫万般无奈,只能改变耕作路线。
事后,农夫归家,越想越怒,自觉受到极大侮辱。
终日里郁郁寡欢,无心劳作。
后来,听村邻讲述,原来那野马受惊失控,根本无人驾驭。
农夫听后,顿觉心情舒畅,轻松愉悦许多,哼着小调便回了家,疾病悄然无踪。
易怒之人是愚者,不怒之人才是智者。
人生之路,需胸怀宽广、眼界高远,琐碎之事不挂怀,无关之人不挂心。
当你学会淡然处之,明了世事无常,不执着,不气恼,心境平和,怒气不生,生活自会风轻云淡,悠然自得。
02
恶语休言
静时常思己短,闲时不议人短。——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世间不如意之事、不顺眼之人,比比皆是,若皆要一一评议,既耗自身精力,又易结怨于人。
曾闻一则小故事:
有位书生因涉世未深,常被同窗们议论纷纷。
这让他心生不满,他向师长诉苦道:“师长,同窗们总议论我。”
师长品了口茶,缓缓言道:“是你自己总议论他人。”
书生仍愤愤不平地说:“同窗们还爱管闲事,瞎操心。”
师长又说:“非他们,是你自己爱管闲事,瞎操心。”
书生更加气愤:“师长,您是偏袒他们吗?”
师长语重心长地说:“议论他人的是他们,你若不理会,那便与你无关。你与我说他们议论你,你不也在议论吗?”
书生听后,豁然开朗,自此专心治学。
为人,要做一个不听流言蜚语、不背后道人短长的智者。
一个人的言语,便是其命运的写照。
须知言出有尺,谨言慎行,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管住自己的嘴,不言恶语,方能前程似锦,行稳致远。
03
他事勿理
不干己事休多管,话不投机莫再言。——清·石成金《传家宝》
昔日,有位书生,寒窗苦读数载,才学出众。
在赴京赶考的路上,遇见一对邻里在争执。
那邻里二人争得面红耳赤,愈发激烈,直至拳脚相加。
书生眼见其中一人势弱,明显不敌对方。
于是,毫不犹豫,冲上前去,用尽力气,推了对方一把。
书生本以为自己制止了过分的行为,弱势一方会感激涕零。
却不料弱势一方见陌生人无故攻击自己,连忙联手对方进行反击。
书生好心未得好报,反成了恶人,不禁愣在原地。
最终,书生自知不敌二人,见情况不妙,便找了个机会,逃之夭夭。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便是插手他事。
往往对他人的善意,在他人眼中却是沉重的包袱。
即便再亲近,也要有所界限,把握分寸,不过多介入他人的生活。
不理他事,为彼此留有余地,方能无忧无虑,活得洒脱自在。
人生,是一场内心的修行。
各有各的活法,不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生活。
恶语休言,怒气勿起,他事勿理,能消解生活中大部分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