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奶奶的传说
神火郝虎章
2024-06-04 01:55:09
二仙奶奶传说的故事在晋东南地区流传很广,上党区与陵川西溪二仙庙、壶关真泽宫等晋东南其它地区的传说大概相同。不过在流传过程中,上党区本地先民们又赋予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传说二仙姐妹俩是西池乡北宋壁村人,姥姥家是荫城镇唐王岭村,姐妹俩得道成仙后,首先来到姥姥家唐王岭村,为当地乡亲们解决了吃水和看病难题,像南仙泉、北仙泉、西池、东池、南池等村名来历,皆和二仙奶奶“滴汁成泉”“滴汁成池”有关。
传说在宋徽宗崇宁年间,北宋与西夏交战,二仙奶奶显灵为宋军送饭,帮助宋军获胜,宋徽宗敕封她们为冲惠、冲淑二真人,庙号“真泽”,入祀典,每年由官府主持祭祀。从那以后,二仙奶奶的传说就流传更广了。
李保宏在《西池十转赛》记载了“二仙姑在唐王岭住了二年后,各村都争着请二仙姑住。你也争、我也争,一下子涌出九个村。最后共同商定:除在唐王岭上住两年外,其余八个村各住一年,十年一个轮回。……这种活动历代不衰,相传至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十转赛。”
关于“十转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参与祭祀村庄现存古碑刻来看,据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的《南仙泉重修二仙庙碑记》、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的北仙泉《重修二仙庙碑记》、清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初九(1788)之《重议转祀社务记》等记载,“十转赛”在332年前就有明确记载,真可谓是渊源流长,并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九村“十转赛”。
“十转赛”最早是参与“十转赛”的唐王岭、南池、西故县、西池、北仙泉、南仙泉、申川、宋壁、东池九个村举行祭祀仪式,但是随着相邻村庄的积极参与,又出现了帮赛村,帮赛村共有十八个,像坡头、工农庄、上下西沟、王家坡、墓坡等为唐王岭的帮赛村,东故县、周南为西故县的帮赛村,南耳、北耳为西池的帮赛村,北宋壁、小河为宋壁的帮赛村,参与“十转赛”的这些村子统称为“九村十八寨”。
关于九个村子的轮转顺序,《北仙泉村志》有着明确的记载,并为提供了一张十转赛路线图,即:《珍珠倒卷帘》,参与赛祭祀仪式的九个村子按大、小结合,南、北村互转的循环轮赛方式进行,由于唐王岭村是二仙奶奶的姥姥家。故而多住一年,九村“十转赛”由此而来,并把转赛路线美其名曰:“珍珠倒卷帘”。
“十转赛”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今非昔比,接的村无论男女老幼倾村而出,一路上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之声不断,十分热闹,送的村恋恋不舍一路跟随,更有途经的村庄说书演戏放电影,邀请二仙到村子里歇歇脚看电影、听说书、观跳舞,一路走走停停,一场迎接仪式有时需要一天的时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