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启圣收复台湾,康熙没有杀他,让他功成身退,可历史上他的结局让人惋惜

共醉明月 2024-01-27 11:00:36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第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序幕,经过他一生的努力,近代中国版图形成。

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面临着很多重大的挑战,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尤其是在后面两件事情上,有力的推动了国家的统一。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位英雄,让康熙又爱又恨,这个人就是姚启圣。

康熙决心收复台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一是没有得力的主将,二是水师力量不足。

这时病入膏肓的周培公向康熙推荐了姚启圣。

可是顺治留下遗诏:永不使用姚启圣,康熙开始还很不理解,可是当他在冰天雪地的马场看到姚启圣后,就明白顺治为什么会这么做。

因为眼前的姚启圣是个倔强圆滑的老头,仗着自己博学多才,为人清高,看不起任何人,也包括康熙。

但康熙可不是个普通的皇帝,在用人、御人方面有他自己的一套,他决定先敲定敲打姚启圣,因为他知道姚启圣不好对,要想以后用起来顺手,必须杀一杀他的傲气。

康熙把姚启圣关进大牢,不准任何人接近他和他讲话,让他好好的反省一下。

康熙在把姚启圣冷落一番后,又邀请他跟自己同乘一辆车,姚启圣在康熙的车里,看到了满车的书籍,包括一些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

狂妄自大的姚启圣也不得不佩服康熙的才学,认识到眼前的这位康熙皇帝的才华远胜于自己。

然而康熙还有一招,他突然对着姚启圣大骂,说他空有一身的才华,却是一身酸腐之气,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去报效国家。

姚启圣在康熙一顿训斥之下,犹如醍醐灌顶,从内心开始折服于康熙,愿意真心实意的为康熙效力。

不得不说,康熙在御人方面要远胜于顺治,顺治只是把姚启圣弃而不用,可是康熙却把他收服,为自己所用。

姚启圣上任后,并没有马上出兵,而是先从经济上郑经集团进行打击,经过4年左右的时间,郑经内部开始产生分歧,同时施琅一直留规模的进行袭扰,让郑经时刻不敢放松。

姚启圣在水师力量足够强大后,一鼓作气攻下郑经的防线,成功收复了台湾。

这时姚启圣却向康熙请求回家养老,康熙也没有为难姚启圣,在江南赐了一处行宫让他养老,过上了安静的晚年生活。

可历史上的姚启圣的结局并不好,在历史上姚启圣的功劳要比《康熙王朝》中大很多。

姚启圣年轻时是一个充满正义、喜好打不平的人,有一次,他看到两个士卒抢劫女子,他当即挺身而出,打跑士卒救下女子,并护送他们回家。

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时,姚启圣也参与其中了,他带着自己的儿子姚仪投奔了康亲王,征讨靖南王耿精忠的叛乱。

在战斗中,姚启圣展现出了卓越的勇气和智谋,被上报给康熙。

康熙帝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鼓励他继续自己的统一事业出力。

姚启圣经营福建期间,郑成功经常对福建沿海发动袭扰,面对这种情况,姚启圣实行“剿抚并用”的策略,一边收复失地,一边争取敌方部分盟军将领的投诚。

同时,姚启圣还向康熙请求加强水师建设,提升水师的海战能力,为收复台湾做好准备。

姚启圣在物色总指挥时,和康熙出现分歧,姚启圣力推施琅,而康熙则任命了万正色为水师提督。

在这件事上,姚启圣据理力争丝毫不退让,为此不惜顶撞康熙。而他的坚持也得到验证,施琅不负众望,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一战成名,名扬四海。

按理说,姚启圣的功劳足以载入史册,可是他却遇到了麻烦,一些人嫉妒他的功劳,开始在康熙面前说姚启圣的坏话,说他冒领军功,夺他人财物为己有。

康熙最后听信他人,严厉指责姚启圣,导致他背疽复发,很快病情加重,不久与世长辞,刚好60岁。

此时的康熙可能已经忘了,当初是姚启圣自行筹措钱财购买军马,以确保部队的供给,这样的人怎么会贪功冒领、侵占财物呢。

说到底,康熙对于姚启圣的信任还是有限的,对于这样一位手握重兵的人来说,要得到清朝皇帝的信任太难了。

不过,到了第二年,康熙还是有所悔悟,又肯定了姚启圣的功劳,自此一代名臣姚启圣,也可以安息了。

0 阅读:205

共醉明月

简介:品历史,读人生,拨开历史迷雾,探寻残存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