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空腹血压没超过一个数,大多或不需要吃药,很多人还搞不清楚

风韵评好身体 2025-02-02 08:14:36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医生,我的血压刚刚测了,135/85,算不算高血压啊?是不是马上要吃药了?”在门诊,我常听到这样的提问。

很多人对高血压的认识存在误区,甚至有人一听到“高血压”三个字,就像听到了“绝症”一样,立刻变得焦虑不安。

再加上亲戚朋友的“民间建议”,比如:“血压高一点没事,老年人血压高是正常的”“得了高血压就药不能停,一停药就没救了”,这些模棱两可的说法让不少患者无所适从。

事实上,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药物治疗,那就是晨起空腹血压。

如果你的晨起空腹血压始终没有超过140/90这个数,大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立即吃药的。但问题在于,很多人对这个“140/90”的概念并不清楚,甚至连正确的测量方式也掌握得一知半解。

今天,我们就从血压的科学背景和临床经验出发,聊聊这个“晨起空腹血压没超过一个数”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很多人根本不需要过早吃药。

什么是晨起空腹血压?

血压并不是一天到晚都恒定不变的,它像一条波浪线,根据身体的状态上下波动。

晨起空腹血压,顾名思义,就是在早上醒来后、排空膀胱、未吃早餐、未服药、未运动的状态下测量的血压值。这是血压的一个“基线值”,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你在自然状态下的血压水平。

为什么晨起血压这么重要?因为它能反映你在未受到日常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真实的血压状况。

而此时的血压数值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血压的晨峰值(早晨血压的高点)与心梗、脑卒中的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换句话说,早晨的血压高低,直接关系到你的健康风险。

“140/90”是怎么来的?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晨起空腹血压要以140/90为标准?这个数字并不是随便定的,而是基于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的。

根据《高血压的全球负担研究》显示,血压每升高20/10 mmHg,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翻倍。而140/90是一个临界值——如果你的血压长期高于这个标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但如果低于这个标准,风险则相对较低。医学上将140/90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适用于大多数成年人,但对于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或慢性肾病患者,目标值可能会有所调整。老年人适当放宽至150/90,而糖尿病患者则建议控制在更低的范围。

血压高一点,不一定要吃药

很多人在体检时发现血压略高于140/90,就慌了神,担心自己是不是必须终身服药。其实,高血压的管理强调的是综合评估,而不是单看一个数值。

血压略高但不超过160/100,且没有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等)的患者,通常可以尝试非药物干预。也就是说,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

根据《2020年国际高血压指南》,对于血压在140-159/90-99之间的轻度高血压患者,推荐首先采取以下措施:

· 改善饮食:减少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比例。简单来说,就是少吃腌制品、方便食品,多吃“原生态”的天然食品。

· 适当运动:每天坚持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骑行等。运动能够有效降低血管阻力,从而改善血压。

· 控制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腹型肥胖(大肚腩)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

但需要警惕的是,以下几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用药:

1. 血压超过160/100,无论有没有症状,都需要药物干预。

2. 血压在140-159/90-99之间,但合并糖尿病、肾病或动脉硬化等高危因素。

3. 出现了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害,比如视网膜病变、心室肥厚等。

血压高了,为什么不能“拖”?

很多人觉得,既然血压高一点也没什么症状,那就不用急着吃药。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它在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的症状,正因此才更容易被忽视。但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全身的血管、心脏、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举个例子,你可以把血管想象成水管。压力过高的水管容易出现破裂(脑出血)、磨损(动脉硬化)甚至堵塞(心梗、脑梗)。尤其是那些“高压低症状”的患者,他们的血管损害往往更加隐匿,而一旦发病就可能是致命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提倡“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因。血压高与不高,不是看你有没有头痛头晕,而是看你的血管是否已经承受了过多的压力。

高血压的误区:别让错误认知害了你

在门诊中,我发现很多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血压正常了就可以停药”很多人吃了一段时间降压药,发现血压降下来了,就擅自停药。其实,这是错误的。降压药的作用是控制血压,而不是根治高血压。一旦停药,血压很可能反弹,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高血压就是老年病”事实上,高血压已经越来越年轻化。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压力过大,都是导致年轻人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我接诊过不少30岁出头的患者,血压已经超过150/95。

“我不头晕,血压就没问题”高血压初期多数没有症状。很多人只有在出现并发症,比如中风、心梗后才发现血压高得离谱。所以,定期监测血压是非常必要的。

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晨起空腹血压”。如果你的晨起血压稳定在140/90以下,可以暂时不吃药,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定期监测血压,记录血压变化,关注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这些都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而对于已经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晨起血压更是用药调整的重要依据。医生会根据你的晨起血压值,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和剂量。所以,学会正确地测量晨起血压,是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掌握的技能。

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无知和忽视。晨起空腹血压这个“关键数值”,是医生用来评估病情的重要工具,也是你健康的晴雨表。

与其每天担心吃药与否,不如主动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真正掌控自己的健康。

记住,血压不是一个孤立的数字,它是你身体健康状态的缩影。希望你能从今天开始,重视每一次血压测量,认识到科学管理血压的重要性。健康的主动权,永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参考资料: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

2. 《国际高血压学会指南(2020)》

3. 《高血压的全球负担研究》(The 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 Study)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32
风韵评好身体

风韵评好身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