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单扫描成本从2元降到1毛,薄利的物流业怎么靠技术赚钱?

光锥智能 2023-03-08 11:19:39

政策春风,又将加速“数字经济”的列车。在未来5~10年间,千行百业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下重新做一遍。我们愿意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观察者、记录者。

《探索·数智化》栏目将通过对消费、汽车、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落地案例,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数智化的时代版图。本期「光锥智能」将与菜鸟CTO在宽一起,探索当下物流行业数字化的新进程。

“物流科技不需要炫技,我们追求的是产业里需要的每一个技术落地,用技术组合做乘法,最终把技术红利变为技术复利。”菜鸟CTO在宽对光锥智能讲道。

事实上,真正的数字化并不是一瞬间能够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是在产业中不断打磨不断渗透,才能在各个环节进行降本增效,尤其在物流这种链条长、数据复杂又低毛利的业态中,想要做到真正的数字化,需要十年磨一剑的修炼内功。

带着对整个物流科技的好奇,「光锥智能」对话菜鸟CTO在宽,对“脚踏实地”的物流科技有了新的了解。通过对芯片算法的优化,菜鸟将RFID的识别准确率从80%升到99.97%,将人工扫描成本从2-3元降低到1毛钱;基于对数据库底层架构的整合,菜鸟推出了智能化合单分单平台,让快递在国际运输中提效......

这样一件件的技术复利,体现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中。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2023财年Q3财报如约而至。其中,菜鸟在抵消跨分部交易影响前,收入同比增长17%,至人民币230.23亿元。关于具体业务上,财报中透露了两点进展尤为重要:

1)菜鸟国际物流网络进一步扩大:截至2022年底,菜鸟有5个新增国际分拣中心投入服务,整个海外分拣中心增至15个。而菜鸟物流科技在海外16个国家建设20个自动化分拨和仓储中心。

2)菜鸟送货上门规模进一步扩大:双11直送和驿站的送货上门日均上门峰值超过1800万。

海外业务的快速增长,透露了出海业务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大势所趋,成为支撑中国跨境贸易的基础设施。而看似平常的“送货上门”,背后则是物流企业对供应链商家服务能力的大幅深化,也是数智供应链必争的一个环节。

而在这两个环节中,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引擎。

在宽向光锥智能预计:“未来五年,菜鸟希望把人和数据、技术结合的更好,对整个物流行业再次提效。”

一、技术落地,低毛利业务才能赚钱

不可否认的是,在整个电商的链条里,物流是其中毛利较低的环节。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物流企业一般毛利率为10%-20%,税后净利只有1%-3%。

“在一个毛利比较低的业务要活下去、不亏钱,要靠极高的组织效率;但要做到赚钱并不断发展,需要技术的创新应用。”在宽讲道,“菜鸟并不追求某个单一的颠覆性技术,而是每个技术在产业中的落地,让技术组合做乘法,把技术红利变成技术复利。”

事实上,相比于单纯的技术创新,从场景出发,让技术蔓延在毛细血管一般琐碎的物流环节中,更加困难。

比如产业化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搜索、推荐场景,但B端应用中容错率更低,推荐算法需要比C端推荐更加精准,才能够提高一线业务人员的效率。

在宽列举了快递运输时最常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物流运输中存在很多环境风险,比如贴面单所用的不干胶,在暴雨、寒冷天气下容易导致面单直接脱落,所有的信息条码都会丢失,包裹就会成为无主件,无法中转和派送,只能等客户投诉之后处理。通过搜索技术和无主件查找的结合,比如图片中包裹的形状对比、重量对比,能够初步进行匹配,快速定位包裹推送到的快递员终端,将无主件变成有主件,继续完成履约和配送。

“检验物流技术的标准不是秀概念,而是实实在在解决产业中的问题。”在宽向光锥智能举例,比如在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上,RFID并不是什么最新的“黑科技”,背后的原理就是阅读器与标签之间的非接触式数据通信,以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

但菜鸟发现,RFID对单一材质的识别准确度高,但在物流场景中,有金属、液体等材质,对整个电磁场的干扰很大。另外,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很高,比如环境狭窄、码放的货品挨地比较紧等现实情况,减弱了阅读器的识别准确度。

标签的识别准确率不高,无法全自动化,意味着在扫描的过程中依旧要引入人工核对。

那么,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把此前的准确率从80%提升到99.9%?在宽解释道:这个数据提升的背后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系统性工程。需要从芯片的生产设计、标签、天线、读写器再到软件算法,围绕具体作业场景进行设计和优化,才能将准确率提高至工业可用的地步。菜鸟经过两年多的研发,通过优化芯片、读写器及其背后的一整套识别算法,将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

实体产业更重视生产成本和周转效率的问题。在应用了菜鸟在新一代识别技术RFID后,徐福记各产线识别率能够达到99.97%,库存盘点时间仅需要10分钟。要知道,徐福记的品类众多、形态各异,就连纸箱类型就有4000多个。

准确率的提升,让整个物流中的扫描环节成本指数级下降,经过菜鸟在西班牙、法国的物流网络部署了RFID识别系统后,单个物流节点的获得成本降低至1分钱,此前依赖人工扫描则需要2-3元人民币。

在此基础上,在宽提出了菜鸟下一步的方向:“未来或许可以取消面单,真正做到包裹的数字化,在每个包材上甚至编织袋上,都会有一个RFID标签,包装中自带面单,从scanning(扫描)向sensing(感知),提高流通效率。”

二、重新定义2B产品

“2B产品很难用”,进入数字化深水区,很多企业会面临着“买了一堆软件,还是做不好数字化”的问题。在宽认为,在消费互联网中积累的技术和产品形态,同样也可以应用在产业互联网中。

上文中所提到的搜索技术,在终端应用时,菜鸟结合了推荐算法,将系统排查出的无主件、问题件、停滞24小时以上的包裹,主动推荐到业务员的PDA中,一线人员无需挨个排查,让快递员可以像刷新闻一样处理问题件,提高产品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效率。

在真实的业务场景中,对搜索场景的查询条件有着更加复杂的要求。比如在配送时,搜索的维度往往不是某一条单号,而是具体到某一个小区、某一栋楼、某一个单元,但这些名称往往没有那么标准化,通过搜索推荐,能够让查找、分类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而这样的产品体验,一方面来自于菜鸟多年来对物流场景的理解,另一方面更是基于菜鸟对底层技术架构的思考和重构。在宽讲道:“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云技术、云产品的优势,大幅减化整个应用结构。另外我们也在大力建设整个菜鸟的技术平台,做到全栈开发。”

这样的思考体现在“云端布控”和“云上研发”两个方面。

基于阿里云的底层技术,菜鸟在架构搭建时,通过云端减轻数据架构、备份、管控、治理的工作量,尽可能的做到“Data Easy”,从而处理复杂的数据架构。

物流数据是一个周期很长的、动态的数据,尤其菜鸟从2021年开始发展全球物流,一个包裹的生命周期从几天到一个月,在包裹流通的过程中统计实时数据,并进行分析,一个包裹的状态数据便非常庞大。尤其是在每年双十一期间,据公开数据统计,2022年双十一高峰期,全国快递处理量一天之内高达5.52亿。

这就十分考验底层的数据架构。在数据库层面,菜鸟基于阿里云全新的云数据库技术PolarDB,将OLTP和OLAP合并,组成一个大库,既可以处理事务、实时存储事务,也可以进行处理和分析。

同时,基于云原生的Polar DB在减轻存储成本,形成了一个数据闭环,所有的数据都是打通的,这样一个团队可以独立完成80%甚至100%的工作,减少传统协作模式中因为数据不流通而产生的脱节问题,降低协同成本,用更少的人完成更多的工作。

另一方面,传统的研发模式调用链路很长很复杂,每当用户完成一个操作,背后的几十个服务是串联的,将被同时调用,无论是评估需求还是故障定位不仅反应速度慢,对企业而言使用成本也很高。

那么如何能够基于云端完成高效的开发?在宽讲道:“程序员在写程序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共性问题要解决,我们把这些代码封装后进行共享,通过组件共享的方式使用,让系统之间的依赖性相对更少。另外从管理层面来讲,每个团队为自己的业务负责,每个leader都是single street leader,每个团队形成自己的闭环,成为一个敏捷的、全职能的,为单一价值交付服务的团队,避免跨团队协同中的效率损耗,这是我们在研发效率上做的提升。”

三、DT时代的新物种

事实上,物流行业的数字化是一场攻坚战。

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检测数据显示,2021年快递业务量已经达到千亿件,2022年快递业务完成近1.16万亿元,随着“千亿件”快递业务量成为常态,对数字化物流枢纽、物流仓的基础设施完善甚至到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当电商在飞速奔跑时,物流行业必须同步甚至是抢先一步才能保证不掉队,显然,只做追随者是不够的,在过去两年的物流行业发展中,第一代自动分拣只解决了包裹分解问题,而菜鸟正在试图研发“第二代数智分拣系统”——除了交叉分拨的能力,将劳动力管理、车场调度、干线运营等物流要素与环节统一集成到分拨中心,通过产品的代际创新,让自身能力实现跃迁。

从2013年成立至今,菜鸟走过了几个关键性的阶段。也正是几次不断蜕变和进化,让菜鸟成为了数字化时代的新物种。

2013-2018年,前面五年菜鸟更加偏向于互联网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处理,去链接和调度更多社会资源。2019年到2023年,是走向产业化的五年,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用物流科技去提高人的能效,保持经验的沉淀和稳定性,让人和技术更加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产业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

在从信息化迈向数字化的同时,菜鸟也正积极布局下一个智能化阶段,这个阶段将更加艰巨且漫长。

40亿美金才能烧出来一个OpenAI,那些具备颠覆性的科技能力,往往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更需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运力不足的问题,菜鸟是国内最早一批探索无人车配送的物流企业,目前主要在校园场景中的“预约送货到楼”服务。

迄今为止,菜鸟驿站无人车在400多所高校配送超过400万件包裹,成为了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商用无人配送车队。

作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延续,目前菜鸟正在向干线运输、城市配送等场景的系列无人驾驶产品持续研发中。

而菜鸟能以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国际化业务上有里程碑式的发展,也与智能化分不开。截至2022年底,菜鸟有5个新增国际分拣中心投入服务,整个海外分拣中心增至15个。而菜鸟物流科技在海外16个国家建设20个自动化分拨和仓储中心。

其中,国际物流定单链条长,菜鸟研发了智能合单技术。一位身在巴黎的小伙儿在速卖通上3天之内下单了3次,一周之后,这3个商品被合成了一个大包裹寄到了他手中。

如果3个包裹采用单独运输的方式,既不可能快速到达,也浪费人力物力,菜鸟通过智能预测大脑,将同一个消费者在同一段时间内购买的不同店铺的商品,把这些从不同地区发出的包裹汇合到国内同一个集运仓,合成一个大包裹,免去中间很多重复环节,消费者也能够一次性提取。

除了智能合单,菜鸟还有智能分单技术,在末端配送环节,既能保证时效又能保证成本,这本质上是一个多目标决策的智能算法引擎,包括预测引擎、决策引擎、仿真引擎等等。

2022年,菜鸟发挥干线资源优势,加大国际航空货运航线航班密度,联手杭州机场建设智慧航空物流枢纽、新增包括多条杭州直飞东南亚的包机航线。2022年以来,去往东南亚航班数量同期增长了20%,载货量增长了25%,而“端到端、门到门”的全链路物流解决方案也从跨境电商拓展到了医药物资、超重超大货物等不同货种。

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探索让菜鸟逐渐成为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新物种。

“未来的新技术发展,特别是IoT的发展,不仅会带来现有物流要素的数字化,并走向智慧化和智能化,也必将会创造新一代的物流要素。”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预判。

文丨光锥智能 刘雨琦

0 阅读:5

光锥智能

简介:关注AI产业,关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