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一生中有多位恩师,他们都对毛主席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也不忘老师们的恩情,与老师们保持着情谊。
但在毛主席的老师中,有一位比较特殊,因为他曾与毛主席发生过剧烈的冲突。他就是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校长——张干。
因10块学杂费差点开除毛主席学籍张干出身农家,十岁丧父,母亲体弱多病,多靠大哥耕种和卖豆腐才使他有了读书的机会。张干不愿辜负哥哥一片苦心,日夜挑灯苦读,加上天资聪颖,他很快就得到了成果。
1911年,张干以第三名的成绩从湖南省中路师范学校毕业,后破格留校担任教员。1914年,学校更名为“湖南省公立第一师范学校”,30岁的张干也迎来了人生的高峰期,他担任了该校校长。
当上校长后,张干励精图治,立志要让学校拥有绝对公平的教学。一些官绅戚友给他打招呼要求照顾子女入学,都被他拒绝了;当官的拿礼品找他开后门时,也被他一口回绝。
按理说,张干会凭靠着一身才华和治校的手段越走越高,可他命运不济,刚当了一年校长,当时的政府就产生了财政问题。
政府当局要求征收师范学生的学杂费,每人每期10元。或许是张干脱离贫苦生活太久了,又或许他读书读腐了,一味讨好上级,对政府当局的要求没有丝毫质疑,就强制让学生交钱。
省立师范学校的学生大多出自贫寒之家,平日生活都十分困难,哪里去另外找钱。学生们激烈反对交钱,并开始罢课,领头人正是刚离家求学的毛主席。
学生们反应激烈,张干不寻找自身原因,却张贴了一道开除毛主席等17名学会的告示。这将是张干一生中做得最后悔的决定。
果然,当全校师生看到公告之后,情绪更加愤慨,他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驱张运动”,要将这个不负责任的校长赶出学校。
“驱张运动”越闹越大,教育厅也知道了这件事情,派督学前来调查。见到督学,毛主席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张干一日不离校,我们一日不上课!”
当时一些老师也站出来为学生打抱不平,向教育厅施加压力。为了平息众怒,督学只好将张干免职,毛主席等17个学生也没有被开除,改为记大过处分。
1918年,毛主席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之后为从事革命活动走南闯北,与这位有过短暂交往的校长失去了联系。
解放战争前夕写信称毛主席为“兄”再说张干被免职后,仍旧以教书为生,后担任了湖南省立六中的校长。张干万万没想到,曾经那个被他差点开除的学生,日后会成为共产党的领袖。
1945年,张干在报纸上无意看到了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的消息,他大吃一惊,经过与学校老师商议,决定要给在延安的毛主席写一封信。
时隔多年,张干还是学校的校长,而毛主席已经成为了一位伟大的领袖,身份天差地别。张干左思右想,终于落笔,只见他开头第一句写道:“延安,毛润之兄勋鉴”。
后写道:抗日获胜,建国弥艰,万恳应召赴渝,赞襄国政,幸勿固执,致失人望。
写罢,张干还对老师们说:“毛润之就是毛泽东,他是我的学会僧,我的话他会听的。这是国家的大事,他必须听。”
虽然称毛主席为“兄”,但张干仍旧以老师自居,还大大咧咧要毛主席“应召赴渝”。他认为自己是毛主席的老师,必然会听他的话。
但在延安的毛主席,其实早就决定要去重庆谈判了,这并不是因为张干的信,而是出于对全国人民的期盼。
结果众人皆知,毛主席应邀赴渝,一心寻求和解的办法,但蒋介石顽固不化,一心想要实现全国统治,全然不顾百姓将要遭受战争的苦楚。早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就野心勃勃,处心积虑地针对八路军。
1946年,蒋介石对解放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刚刚脱离日本侵略者苦海的中国人民又陷入了战火之中。毛主席领导人民解放军奋起反抗,以排山倒海之势将国民党军队打得节节败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主席与其他领导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就在全国人民都在欢呼毛主席万岁时,始终致力于教书的张干却坐立不安。想到自己曾扬言要开除毛主席学籍,后又大言不惭地让毛主席到重庆谈判,内心就极度惶恐,生怕毛主席会找到算旧账。
但这完全是张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对当年之事,毛主席早已释怀。
1950年,毛主席在丰泽园家中与青年时期的老师徐特立、谢觉哉、王季范及一师同学聚谈,谈到张干时毛主席感慨地说:“张干事个很有才干的人,三十几岁就当了我们的校长,很不简单。”
毛主席称,自己当初确实不喜欢张干,认为他只会讨好上级,但后来仔细想想,要多交10元学杂费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他。
师生重逢,张干无限感慨后来,毛主席从同窗周世钊的口中得知,张干仍在教书,家里甚是贫困,便说:“没想到他还在吃粉笔灰,很难得,这样的老教育家我们应该给予照顾。”
就因毛主席顾念师生之情,张干一家的生活得到了政府的帮助。当得知是毛主席亲自安排时,张干老泪纵横。
想到之前自己的错误,张干后悔难当,他当即给毛主席写了一封感谢信,这封信中全然没有了长辈的傲气,字里行间尽是真诚。
信件寄出去许久不见回信,张干心急如焚,他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邮局看看有没有毛主席的回信。
这一天,张干的儿子从外面跑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封印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毛缄”字样的信件。张干拿着信件看了好几回,才终于心满意足地对儿子说:“毛主席真的很伟大!”
获得毛主席的原谅已经使张干心满意足,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竟然还邀请他到北京一叙。
张干高兴极了,临走前一天,他特意让夫人从柜子里找出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干干净净地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来到北京,张干被暂时安排到了招待所。几天后,一辆吉普车将他拉到了中南海,透过车窗,张干一眼就看到了早早站在门口的毛主席,心情激动万分。等一下车,张干就连忙迎上前,紧紧地握住了毛主席的双手。
想到之前的事情,张干心里仍有愧疚,他立即检讨了错误,毛主席却说:“张校长,都过去了,不要再提他了。”张干感动不已。
寒暄一阵后,张干被毛主席邀请到了会客厅,里面站着两个小女孩,毛主席介绍道:“这是我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毛主席又对女儿们说:“这是我的老师,也就是你们的太老师。”李敏和李讷乖巧地向张干鞠了一躬,张干高兴地直点头。
张干在北京一待就是好几天,毛主席日理万机无法亲自陪同,就派秘书尽心照料。临走时毛主席不能亲自送别,秘书致歉,张干连连摆手:“毛主席忙于国事,我甚欣慰,还劳烦你替我向主席告别,请主席切勿挂念。”
至此,张干又回到了老家,他与毛主席的联系一直未断,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