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与死亡
入殓师,一个充满神秘和带有色彩的职业。他们需要为逝者打理好妆容,并让他们重新恢复成生前的模样,最后在葬礼上为逝者举行告别仪式。由于职业性质的原因,入殓师从一开始就被看作是不太喜庆的人。
可对于逝者的家属来讲,能在临别之际最后再见亲人一面能了却他们最终的心愿。哭泣往往伴随着目光的注视、身体的触摸,但入殓师却会告诉家属,不要用手直接触摸逝者的身体。
它无关恐惧,也并非禁忌,即使是血亲也不能这样做。这次我们就深入入殓师这份职业,一起探讨丧葬行业和入殓师职业本身。
入殓师可以看作一种死亡护理,古埃及文明的木乃伊制作可能是入殓师的先驱。
木乃伊需要专业祭司在遗体上花费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这项服务在当时只有皇室、贵族和富有的平民才有资格获取这份服务。对于古埃及人来讲,成为木乃伊是获得永生的必要条件。
到了现代,丧葬从最初的宗教仪式逐渐发展,最终变成了具有专业性质的服务行业。每个国家及地区之间有着不同的丧葬文化,因此丧葬服务也会有所不同。
入殓师一般会把逝者称为“往生者”,来到太平间的往生者会从入殓师这里重新获得关怀,最终在仪式中与亲人告别。入殓师在得到遗体后,会先从冷藏库里搬出逝者,然后核实逝者身份,确认无误后便会开始整理逝者的仪容仪表。
一般情况下,入殓师会给逝者进行全身清洁,然后再清理面部,并会对逝者进行简单的妆容处理。例如使用腮红、粉底、口红等化妆品让逝者看上去更显生气,而不是死气沉沉。
故事的终点
如果逝者遭遇了重大事故,面部损毁非常严重,入殓师就会先进行面部修复处理。这一过程在过去只能通过往生者的照片来复刻石膏模型,再通过石膏模型制作往生者需要的修复部分。
但现今有了3D打印技术,入殓师可以将往生者的面部直接复刻出来,再进行人体倒模。当然,这里面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流程和环节。
例如逝者的身体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并且逝者体内的血液都会被抽取干净,避免积压导致的紫斑增加修复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会让逝者看上去更自然。
由于人在去世后,肢体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僵硬,往生者的姿态往往不符合丧葬仪态的要求。这时就需要入殓师对往生者的关节部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拉伸的手段舒缓僵硬紧张的关节,往生者的姿态修复工作才算完成。
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入殓师会在每个程序和环节展开时与往生者对话,并“告知”往生者现在的状态是怎样的。其中最关键的部分除了修复工作外,还有尸体的防腐工作。
只有当所有的修复工作完成后,往生者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告别仪式。一般来讲,告别仪式可以通过家属和亲人来自由选择往生者生前想要的方式进行,又或者按照殡仪馆的标准流程进行告别。
在告别仪式中,往生者的亲属此时便成了最需要关怀的对象,入殓师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安抚家属的情绪,并且告知接下来的相关流程和仪式。
当然,出于对逝者的不舍,不少家属可能会上前看望逝者最后的模样。对于家属而言,触摸遗体或许是最好的慰藉,但在丧葬行业中并不建议这样做。
为往生者带来温度
这并非有所谓的禁忌要求,而是出于对逝者的尊重,包括对卫生方面的考虑。即使逝者完成了消毒处理,但遗留在逝者体内的细菌或者病毒仍然有可能存在。
如果近距离接触逝者,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传染。对于一般人而言,自身的防护工作做不到专业人员那样标准。
告别仪式完成后,入殓师会将遗体送去火化,最终完成整个流程。由于入殓师的职业特殊性,加之社会舆论和普通百姓之间对这份职业的偏见,入殓师通常都会有自己的要求。
例如入殓师不会参加亲友的婚庆喜宴,不会主动告诉别人自己的职业,不握手、不给名片、不说再见等等。可以说,入殓师保证了逝者在生者面前的最后一份体面。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内心还是会对这个群体抱有抵触心态。
事实上,我们也并不用过分在意他们游走在生与死之间带来的影响,在众多职业中,或许没有任何一份职业能像入殓师这般给予逝者和生者最大的关怀。
如今这份职业开始显现在年轻的群体中,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入殓师和丧葬礼仪方面的走向。但要想成功胜任这份职业并不容易,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入殓师通常是随叫随到,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另外,入殓师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不禁需要面对逝者的凝视,还要面对生者的偏见。无论如何,整个丧葬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俗话说,死者为大,或许人世间没有什么事能大得过死亡。这既是对死亡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死亡并非冰冷无情,在入殓师这里,死亡也能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