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常见一种观点,说“移民到海外生活很靠谱"。
至于原因,是他们认为国外人际关系简单, 外国人不玩办公室斗争,可以安心做事儿。
但说出这种话的人也许没意识到,这其实是自己被主流边缘化的体现,压根儿还没进到需要活络人际关系的圈层。
实际上,美国才是真正的人情社会。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啥移民美国的华人,从事的普遍是技术活?
难道单纯是因为喜欢和所谓的“亚裔优势”吗?
都不是,那是因为美国“人情社会化”比中国更严重。
要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国内国外都一样,各种资源就那么一小撮儿,当然也有“地方特色化”的分配逻辑。
举个例子,关于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发家史,想必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
当年,IBM公司需要为自己的新型个人电脑寻找一款合适的操作系统,而盖茨以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卓越的技术实力,成功赢得了IBM的青睐。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盖茨的妈妈是IBM首席执行官的好友。
这笔单子之所以能成,最关键的是他有个能帮忙牵线的老妈。
再说巴菲特,他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8岁就能去纽交所接受熏陶,这也是他早早养成敏锐商业嗅觉的原因。
但他却没告诉大家,那是因为担任国会议员的老爸帮他引荐带路,普通小孩儿哪来的机会和资源?
我们再举一个离普通人更近的例子。
咱们在国内上大学,普遍只有高考这一条路,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能考出高分,照样可以读顶尖名校。
但在美国,上大学、申绿卡甚至后续工作评职称,都需要【推荐信】这块敲门砖,越是有身份地位的人,动笔写的推荐信越有分量。
试问你该如何获得这封大牛推荐信呢?要么找人搭线花钱,要么靠私交和血缘。
贯穿美国人一生的推荐信,本质上跟咱古代的“世卿世禄”和察举制并没有不同。
咱们几千年、几百年前就淘汰了的门阀制度,美国人至今依然奉为圭臬,你还觉得老美先进吗?别逗了。
再举个例子,在马路上开车超速,有人会当场吃罚单,有的人却不会。
因为美国会有商界政界大佬给警局捐款,到达一定数额后会收到一张警察工会的卡片作为奖励。
这张“万能通行证”一亮出来,试问哪个警察会跟自己年终奖的发放者过不去呢?
简而言之,美国人已经把“人情”给商业化、规则化了,而且还不是潜规则。
还有一个显著体现,华人在美国混出头的例子,绝大多数都是理工农医类的科学家、工程师,极少有人能够靠从政、司法、经商这些路子闯出天下。
原因也很好理解,这些领域的事业开展都需要依托强大的人脉网络,没根基就想平地起高楼,无异于天方夜谭。
认为美国人情世故简单,也许只是因为华人在美长期处于边缘位置,所以才体会不到,很现实也很无奈。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没走过的路,没去过的地方,咱们也就没必要去美化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