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美将军来访口出狂言,毛主席大怒:尼克松不来,土克松也会来

最爱茉莉花茶 2025-01-01 16:18:39

1972 年,美国准将黑格初次来到中国,旨在给尼克松访华打前站。可在中国坚定的立场和主权尊严面前,他的外交办法不断受挫。虽说他为此次访问做了周全准备,对中国的文化和政治也做了仔细了解,但在紧张的国际形势中,怎样协调美国利益和中国底线,成了他面临的巨大难题。毛主席的坚决回应以及周总理的机智处置,使得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无法发挥作用。最终尼克松能否在维护自己尊严的情况下顺利实现访华,还没有确定的答案。在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背后,到底是怎样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呢?接下来小史就带大家一块儿去弄清楚。

1956年2月24日的深夜,在寒冷的莫斯科,一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会议默默展开。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用四个小时对斯大林进行长篇批判,他公然否定斯大林的政策,还由此为自己开启了“去斯大林化”的运动。而这场激烈的探讨,使得苏联内部政治发生了变化,也给中苏关系的破裂埋下了隐患。

两年后,苏联国防部部长马利诺夫斯基给中国国防部打电话,说要在华南地区一起建个长波电台,好让苏联潜艇在太平洋作战时能有指挥。这看起来好像是想加强中苏军事合作,可实际上,苏联方面的这个提议有很明显的想控制的心思,特别是这个电台的使用得两国一起管,而且大部分费用得苏联出。在这之后的三个月,苏联驻华大使尤金又讲了,盼着中苏两国可以共同在中国国内搞一支潜艇舰队。

这一行为使中国领导层颇为忧虑,觉得苏联这般做法径直侵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对这一议案予以回绝,清楚地表明不会准许任何外国在本国领土上设立军事设施。伴随这些事情的不断累加,中苏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变得越发突出,到1965 年,两国完全断绝了外交关系。

此后,苏联不停地在中苏边境聚集兵力,以此对中国实施军事上的威逼。紧接着,美国也加大了针对中国的空中和海上施压力度,屡屡侵犯中国的领空与领海。中国这边呢,既要承受苏联带来的军事威胁,那边又得应对美国施加的压力,陷入了两边受夹的困境之中。

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有了些细微改变。尼克松借由媒体告知中国,苏联对中国存在威胁,提醒中国得防备苏联的军事扩张行为。这样的做法让中国领导人着手重新看待中美关系,思索能否和美国联手来应对苏联。

在美苏冷战的大环境下,中国领导层清楚地认识到,要是只和苏联对抗,或许会承受极大的压力,而美国的支持,特别是在防备苏联这一方面,也许会是一个关键的战略抉择。经过仔细的剖析和多次的探讨,中国领导人做出一个决定:借鉴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联吴抗曹”之策,在国际上和美国展开合作,以此来抵御苏联的扩张态势。

虽说中美之间有着很深的过往纠葛和重大分歧,特别是在意识形态以及外交政策方面,但两国关系并非就肯定不能变好。世界格局的改变表明国际关系需要重新进行调配,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应该依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改变。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把台湾国民党代表团驱逐的提案。这一消息传来后,联合国秘书长吴丹直接给中国外交部打电话,迫不及待地邀请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当时正在举行的大会。外交部的领导们在感到震惊后,马上到毛主席那里去请示。周恩来、姬鹏飞以及乔冠华等人商量后,决定向毛主席请示该怎样处理。

毛主席当即表示要派代表团参加,还想起了1950年伍修权作为特别代表去联合国安理会的事。毛主席风趣地讲:“那时咱还在‘花果山时代’呢,‘玉皇大帝’趾高气扬的。”接着他又说时代变啦,“再过些日子,‘玉皇大帝’得亲自到咱们的花果山来咯。”大伙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都笑了。毛主席所说的“玉皇大帝”,很明显指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

中美两国的对立状态存在很长时间了,特别是在朝鲜战争以及台湾问题方面。不过,由于国际形势出现变化,像中苏关系破裂以及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困境,美国迫切想要处理好越南的问题,中国则期望打破在外交上的孤立局面,推行“联吴抗魏”的方针,于是双方都开始琢磨着改善彼此的关系。

尼克松上台后宣称,美国当下最为紧迫的外交事宜是终结越南战争,而此事的解决重点在于北京与莫斯科。很显然,他对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抱有期望。毛主席借助乒乓外交等手段,发出了友好的讯息,最终敲定尼克松在1972年2月访问中国。

尼克松为了保住外交的颜面,期望中方率先发出邀请。毛主席明白其意图,决定掌握主动。1971 年 8 月,中国借助《中美联合公报》,向尼克松发出访华的公开邀请。即便如此,尼克松还是安排自己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黑格先去访问,给其访华进行筹备。

黑格在1947年从美国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毕业。二战结束后,他曾在台湾给蒋介石政府提出“防卫台湾”的战略意见。他一直秉持实用主义外交理念,把中国当作冷战环境中能够加以利用的手段。特别是在美苏争夺霸权的情况下,黑格等美国高层觉得中国是牵制苏联的关键棋子。

1969 年,黑格不过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军事顾问,他的职务和军衔都不怎么出彩,只是个陆军上校。但是,没几年的工夫,到了 1972 年初,黑格的职务差不多能和基辛格比肩了,军衔也升到了陆军中将。

在尼克松政府里,黑格和基辛格各司其职,一个负责国内事务,一个负责对外事务。黑格在主导国内事务方面颇具影响力,特别是在军事与安全领域,他的看法常常对美国的政策方向起到直接作用。然而,黑格的能力并非完美无缺,他在处理繁杂的政治和外交事务上并不擅长,缺少应对微妙国际形势所必需的灵活性。他性格傲慢,政治经验也较为欠缺,致使他在外交谈判中常常表现得过于直截了当和不够细腻。

黑格初次前往北京,这本该是促进中美关系解冻的行程,然而却因其傲慢话语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他毫不掩饰地表示,中国的“生存能力”遭苏联威胁,美国会“协助”中国维持独立。说白了,美国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似乎觉得要是没美国帮忙,中国就没法自我保护了。

这番话让周恩来特别不高兴。会谈完后,周总理很快就把黑格的话汇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听完后,很是不满,当即坚决表态:“不来就算了。”毛主席生气地问道:“中国被包围了?得靠他们来救我?”从这话能看出毛主席对美国那种过分自信、高高在上态度的极度反感。

接着毛主席让周总理坚决回绝黑格的这个要求。毛主席还进一步表示:“把这要求顶回去,大不了尼克松不来,不来就不来呗,22年都没来了,再等22年又怎样。尼克松不来,那土克松、砖克松总会来的。”

毛主席明确表态后,中央政府以《答复》文件再度坚决阐明中国的立场。该文件直斥美国的霸权行径,着重指出中国绝不依靠外部力量来确保自身独立,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这一强硬回应把尼克松惊到了,他没料到中国态度这般坚决,根本没被黑格的示威影响,还给出了很有气势的回应。尼克松觉着情况不对,赶忙调整策略,让黑格给中国领导人致歉,并且承认之前说话不合适。

1月7日,在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黑格的会谈中,周总理机智地应对了美方的挑衅。黑格讲尼克松总统曾称中国是世界五大强国之一,然而当下美国情报却对中国的生存能力存疑,暗指要为中国的独立与生存提供保证。周总理当即不客气地回应道:“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该依靠外部力量来确保自己的独立,要不然就会变成保护国或者殖民地。”

面对黑格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周总理先是接纳了美方给予的苏联军事情报,彰显出中国务实的姿态。然而针对美方的威胁,他坚决表态:“苏联的扩张战略一直未变,中国早就有所防备。”他直白地说道,“那些有关苏联威胁的其他长篇大论都是多余的。”

黑格所说的“尼克松的世界领袖形象”,周总理沉着回应道:“一个人的形象是由其行动决定的,而非自己宣称的。”周总理指出中国向来不认可某个国家能自称为“世界领袖”。对于尼克松访华的接待事宜,周总理坚定地提出,尼克松到上海后需换乘中国的专机和专车。美方对中国的安保部署进行了查看,最后表示认可。

没过多久,尼克松访华的行程得以确定。1972 年 2 月 21 日,尼克松总统所乘的专机平稳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周总理对其表示了热烈欢迎。此为中美关系的关键转折点。

黑格回国后官运亨通。在里根当总统期间,他很快取代了基辛格,当上了美国国务卿,不过让黑格最为难忘的,还是和毛主席的见面。毛主席在对待外国来宾时,一直都能以既不自卑也不高傲的姿态彰显出中国的尊严和独立。这种沉着且坚毅的态度,给黑格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他清楚国家的尊严绝非靠妥协获取,而是凭借坚守底线、理智处置来争取的。毛主席在会谈时,既未随意退让,也未采取强硬高压之法,而是依靠秉持原则与注重礼节,彰显出中国领导人的聪慧以及长远的战略视野。

1 阅读:36
最爱茉莉花茶

最爱茉莉花茶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