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肇事者被抓后,恶心的一幕出现了,还有三个更残酷的真相

健汉这个好的 2025-04-19 15:50:41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前言

2025年4月15日,江西景德镇中级人民法院门口,62岁的陈芳(胡某母亲)被女儿搀扶着走出法庭。

在走出庭审的那一刻,她的双腿像灌了铅,手中紧攥着儿子一家三口的合照,那是她过去半年来唯一的精神寄托。

随着江西景德镇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更多的细节曝光,人们逐渐发现,比车祸现场更令人脊背发凉的,是藏在事件背后的三个残酷现实。

129码酿成的灭门惨案

2024年10月2日傍晚,景德镇昌江大道上,一对年轻夫妻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正准备去奶奶家吃饭。

可他们不知道,300米外的一辆特斯拉,一对小情侣正在吵架,而那辆车正以致命的速度朝着二人驶来。

肇事司机廖某在女友发生争执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竟在限速40码的城区道路,将车速狂飙至129码,两次将油门踩至100%。

面对急速逼近的车辆,胡某本能地将妻子往后推,妻子则侧身护住怀中的孩子。但血肉之躯怎能抵挡失控的钢铁洪流?

撞击瞬间,婴儿被撞得尸首分离,妻子当场死亡,胡某也在送医途中失去生命体征。

行车数据显示:20岁的廖某在与女友发生争执后,将车速从40km/h瞬间飙至129km/h。在接下来的14秒里,他曾6次修正方向盘,却始终没有踩下刹车,而是把脚伸向了油门。

更令人震惊的,是廖某事后的反应。

事故发生后,他没有第一时间查看受害者,没有拨打120,而是先安抚女友,然后悠闲地抽着烟评价:"小孩头真硬,把玻璃都撞碎了。"

一个人要冷血到什么程度,才能在夺走三条人命后,对着一个无辜的稚童说出如此冷漠的话?

“80万买三条人命”

事故发生后,更荒诞的一幕上演了。廖某的父亲带着律师找到受害者家属,提出要用80万元“了结此事”。

结果可想而知,受害者的家属当然不同意,他们要的,就是为三位枉死的家人求一个公道。

谁料廖某的父亲在听到这样的答案后,竟然恬不知耻的说这场惨剧是“天灾”,并威胁如果受害者家属继续追究他儿子就是“人祸”。

在得知受害者家属坚持要一个公道后,廖某的父亲甚至扬言要让胡家“死干净”。

信息来源:鲁网2025-04-15-“一家三口被撞身亡案”将开庭,逝者家属:收到死亡威胁,肇事方“想用80万买我们三条命”

这种将人命明码标价的行为,暴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某些人眼中,金钱真的可以买来"免罪金牌"。

但显然,这只是廖某的痴心妄想和一厢情愿,法律的公平和公正是用金钱衡量不了的。受害者家属受到的伤害也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胡某父母因为无法接受儿子一家的离世,患上了重度抑郁症,每天要靠药物才能入睡。而廖家自始至终没有表现出任何愧疚,甚至在庭审时还在为儿子辩解。

法庭上的“无罪辩解”

2025年4月15日的庭审现场,廖某在面对法官时反复强调“大脑空白”、“操作失误”,试图将罪责归咎于“新车不熟悉”。

但证据链无情揭穿谎言:其父廖某华早在2023年就承包了特斯拉官方售后,廖某事发前已多次驾驶该车辆、

行车数据显示,他在撞击前持续加速,甚至在女友提醒后仍然把油门到底。更令人愤怒的是,从案发至今,廖某从未向受害者家属说过一句道歉。

当法官展示婴儿被撞的现场照片,他低头盯着桌面;当胡某母亲当庭痛哭,他掏出口袋里的纸巾擦拭额头,却始终不愿抬头对视。

廖某方的辩护律师还声称“这是一起普通交通肇事案”,但检方指出:廖某在闹市区超速3倍行驶,明知可能撞人却放任结果发生,其行为符合《刑法》第114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处死刑。

"冷漠传染"

这起案件最令人不安的,或许是部分网友的反应。

有网友公然为廖某开脱:说什么“年轻人冲动可以理解”;还有人劝受害者家属“拿钱了事”;甚至还有人质疑:“一家三口为什么不走人行道?”

这种舆论分化反映出一个严峻问题:人们对生命尊严的底线正在松动。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10%的交通事故与“路怒症”有关,但大多数肇事者最终只受到轻微处罚。

法律专家指出,此案的关键在于能否突破"交通肇事"的定性,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责。

这不仅关乎个案公正,更是在为整个社会树立红线:

情绪不能成为杀人的借口,财富不能买来免责的特权。

写在最后

在胡某的家中,婴儿床还摆在卧室角落,王某生前养的多肉植物已枯萎,但陈芳始终不愿丢弃,因为那是儿媳留下的唯一痕迹。

“我不要钱,只要他死刑。” 她在庭审最后陈述时说,“我要我的儿子、儿媳和孙子,能在九泉之下安息。”

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8
健汉这个好的

健汉这个好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