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中科可控在税务、海关这些“硬骨头”领域频频中标,咱不吹不黑,直接扒开看门道——为啥偏偏是它?
现在国产替代最怕啥?不是性能不够,是关键时刻掉链子。中科可控的底子硬,他搭载的海光CPU通过了国家级安全可靠二级测评,这相当于拿到了政务市场的高级准入证。
生态兼容性也很能打,统信UOS、麒麟这些国产系统全适配,WPS、Python工具链跑得溜,连海关总署的电子公文系统日均5万+报关单都能扛下来。这波操作妙在哪?既不用推翻原有业务系统,又能平滑替换,甲方爸爸的迁移成本直接打骨折。
这年头,信创替代早过了“国产情怀”阶段,现在拼的是实打实的工程化能力。中科可控这波能啃下税务海关,靠的不是PPT画饼,谁能把“国产化”三个字从政治任务变成降本增效的真家伙,谁就是下一个赛道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