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还没正式上任,其强力打压遏制中国的“獠牙”已经展露无疑,这表明其意在推动“脱钩”。其实,有三大因素决定脱钩是一种必然,只有一种情况出现时或许会出现意外。
“战略脱钩”这一说法,虽然在特朗普上一任期时被公开提及,但其根源可追溯至奥巴马时期,当时美国的战略家们已在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之所以提出“战略脱钩”,主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对华战略计划的核心是“战略接触”,旨在“改变”中国。这一战略计划的设计基于三个主要考量:
一是通过紧密的“接触”,向中国“渗透”西方意识形态和美国的“普世价值观”。美国期望中国能迅速“西化”,利用中国对外开放的机会,让更多人接触到西方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尤其是美国的普世价值观。美国试图通过展示西方的发展优势,来证明资本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或引发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合理性的质疑。
二是基于西方的“中等收入陷阱”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能会陷入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长期徘徊在中等收入水平的困境,难以跻身高收入经济体。此时,中高水平收入、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群体可能会对个人及家庭前景感到忧虑,甚至对社会、政治体制或政府产生强烈不满。美国曾视这一群体为改变中国的有力“杠杆”或主力军。
三是利益驱动。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这是西方资本最为看重的。美国希望通过非对称合作来控制中国的产业和经济,使中国成为其永久的“加工厂”或“劳工营”,从而攫取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
然而,在奥巴马任期内,美国惊讶地发现,中国不仅发展了,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可发展归发展,并没有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之中。重要的是,美国费尽心思培植的“精英群体”竟然开始成为“过街的老鼠”。同时中国没有“西化”,反而是更坚定了自己的道路。
此时,美国已经意识到“接触战略”可能面临失败,并开始进行战略调整。从那时起,美国逐渐将中国视为首要打压目标。
只是奥巴马那几年没有成功而已,或许是那时候美国还是过于“轻敌”或自信了。
到了特朗普上一任期,美国一开始仍自信地认为一场贸易战足以压垮中国或迫使中国妥协。然而,贸易战的“火力”再猛,也未能有效伤害中国,反而使美国自身受损严重。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和军事实力开始快速提升,战略自信也随之增强。
美国战略界和学术界也意识到,“接触战略”已彻底失败,特朗普因此在任期最后时刻威胁要与中国“断绝一切联系”。
正因如此,在拜登执政的四年里,美国开始强力推动中美战略脱钩。
其实,对于“中等收入陷阱”也好,“中产阶级陷阱”也罢,这种现象早在1925年的时候毛主席就已经有过论述。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就已经有过明确的论述,也可以说是我们成功利用了“中产阶级陷阱”。
“中产阶级,他代表中国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需要革命’和‘怀疑革命’的两面性”。也就是说,这一群体既可以成为积极的力量,也可以成为严重的负面力量。只是当年我们成功地把这一群体引导成为了积极的力量。
这一点西方政治、理论家们恐怕是没有注意到。目前曾经一度非常活跃的被网民们定义为“精英”阶层,是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了声音。
建国后,毛主席也早已预言帝国主义会把和平演变中国的希望寄托在第三代和第四代中国人身上,并为此发出了预警。从这两点来看,足以证明毛主席的英明伟大,这也是美国“接触战略”必然失败的原因。
从中美博弈的趋势来看,“接触战略”的失败必然导致脱钩,这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综合考量,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是直接促使中美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脱钩或面临脱钩的局面。
一是中美两国国家战略的根本性冲突。
美国的国家战略旨在长期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绝不容忍任何国家在实力上对其构成追赶或超越的威胁,无论是中俄这样的竞争对手,还是其盟友,都需在这一框架内行事。
而中国则承载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历经百年屈辱与抗争,如今正站在实现强国地位的历史关头,任何艰难险阻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美国追求永久称霸,中国致力于复兴强国,这两者之间构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更为关键的是,这不仅是国家实力之争,更关乎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的抉择,是关乎国体存续的根本竞争。
正所谓“志不同,道不合,不相为谋”,在美国的强力打压遏制下,中国必然会积极筹备战略脱钩,做到谋定而后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现任总统拜登在任期仅剩一个多月时仍对中国进行严厉打压,还是候任总统在就职前就抛出遏华政策,都反映了美国内部的共识。
在遏华问题上,美国内部并无鹰派鸽派之分,更无亲华派存在,即便是最了解中国的基辛格博士,也不希望看到中国复兴。区别仅在于遏华手段是激烈还是温和,实质上则是战略上的一致,战术上的差异。
二是中国实力提高速度太快,严重冲击美国的霸权。
都说中国是全球化或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最大受益者。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把中国踢出局,踢不出局就破坏掉,实际上就是与中国脱钩。
中国实力快速提高的同时,影响力也在迅速提高,而影响力即意味着领导力,这对美国霸权构成了直接的挑战。
既然打压遏制无法使中国妥协退让,也无法阻止中国复兴强国的步伐,美国便只能通过脱钩战略来最大限度地伤害中国。
正如古语所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本应是中国针对美国的战略战术,但美国因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恐惧,宁可牺牲自身也要阻止中国复兴。当武力威胁、经济制裁、外交孤立等手段均告无效时,美国除了脱钩别无选择。
三是在建立反华联盟无果的情况下,美国试图通过脱钩倒逼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站队。
尽管美国实力远超中国,但如今的中国综合实力已非当年的苏联可比。特别是在世界局势演变对中国更为有利的情况下,无论是竞争还是对抗,建立反华联盟对美国而言至关重要。然而,拜登四年的努力却未能说服欧盟,欧盟的战略自主意识反而日益增强。发展中国家更是积极与中国合作,孤立的是美国自己。
更为严重的是,一众发展中国家正与中国合作推进“全球南方”合作,无论是孤立中国还是建立反华联盟,以美国目前的手段或策略都难以实现。
因此,美国只能通过推动脱钩战略来重建其体系。中美脱钩的过程也是世界建立双轨体系的过程,更是对世界造成严重破坏的过程,实际上等于逼迫世界各国站队。
对于美国而言,即使不与中国保持合作关系,不反华也会被视为敌对关系。在中美两大世界大国激烈对抗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形成两大体系的情况下,很难有国家或团体能够保持中立立场。对于欧盟而言,虽然其战略总方针是保持战略自主,并拒绝了站队美国,但以目前的欧洲实力很难自成体系。
在美国的强逼之下,即使不是整体上投靠美国,也会有国家追随美国。欧盟如果不能为美国所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分裂欧洲当然是美国的主要战略之一。
因此,脱钩的过程也是逼迫世界各国站队美国的过程。美国之所以吃定了欧盟和其他盟友国家,就是清楚这些国家既不希望美国输,更不希望中国赢。
以上三点决定了中美脱钩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也存在一种例外情况,即美国内乱加剧或衰败崩溃加剧。
脱钩的过程,注定是一损俱损的过程。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对自身的伤害。
正如我之前多次所述,中美对抗比拼的不仅是实力,更重要的是承受力和意志力。美国经济虽然表现不错,但始终站在崩溃的边缘。美国内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内战一直是美国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如果美国政治和社会撕裂进一步恶化,如果美国经济严重下滑到崩溃的边缘,就一定会停止脱钩。
不能被动防御,要积极防御,甚至要进攻才能扭转战略困境。
脫鉤老美崩潰的更快,不信等著睢!
同意小编说的!!
中美必有一战
彼此欣赏、相互成就、互惠互利才是最好的结果,世界需要美国的民主管理,也需要中国的普惠包容,这其实没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