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到AI:他的“叛逆”选择,竟颠覆生物界?

易论AI 2025-02-21 19:00:46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百奥几何CPO蔡辉宇。

本文对蔡辉宇分享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提炼,如果想与蔡辉宇这样优秀的AI时代一线推进创新创业实践的超级个体/创业者们交流,欢迎关注我们的交流活动。

以下是部分交流内容,enjoy~

他曾是北大合唱团的音乐总监,一首情歌能否打动你?

他痴迷化学竞赛,却被“安排”转入计算机系,这背后有怎样的挣扎?

如今,他用AI改造蛋白,誓要让药物研发提速,这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98年创业者蔡辉宇的硬核人生!

从“被迫”到“坚定”:一场关于热爱的追寻

易小姐:你没有想过走音乐这条路吗?

(画面切到蔡辉宇在北大合唱团的照片,他曾是阿卡贝拉清唱社团的音乐总监,负责编曲和创作。现场响起他演唱的歌曲片段,略带青涩的嗓音,却饱含深情。)

蔡辉宇:(略带回避)我还是会喜欢做我现在做的事情,因为它也结合了我的……怎么说,其实它跟那些音乐可能没有那么遥远,我感觉。

(公司PR略带紧张地插话,试图转移话题)

蔡辉宇:我觉得都是一个创意创作的过程,音乐有无限的组合可能,甚至一个音怎么去唱,都会产生无限的变化。

易小姐:(追问)所以你当时的收费模式,也认为是一种增值收费?

蔡辉宇:(笑)对,不用问我来答。

(重新回到正题)

蔡辉宇:几个音符,各种旋律节奏组合起来非常千变万化,其实我们目前研究的蛋白也是一样的。看起来蛋白也就20个氨基酸,各种不同的排布会形成非常奇妙的结构,然后构成生物里面的各种器官。所以都非常奇妙,在科研过程中其实也会带给我很多快乐。

易小姐:你是从什么时候发现你对化学有兴趣的?

蔡辉宇:我高二高三参加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当时在省里面有得名,虽然没有到国家级的那种程度,但是后来也有帮助到我上到北大。

易小姐:北大的时候你是化学系的吗?

蔡辉宇:我第一年是对。

易小姐:(追问)后来呢?

(蔡辉宇有些磕磕巴巴,似乎情绪上来了)

蔡辉宇:后来可能有些……家里面的……可能不是特别同意我去学这个专业,虽然我今年还是学了,但是后来经过讨论的话就是去转告计算机。对,但现在我觉得……多多转转又稍微有点白。

易小姐:为什么?

蔡辉宇:我家可能会有刻板印象,觉得计算机收入会高一些,但可能并不是在我的评判标准特别前面。

易小姐:你的评判标准?

蔡辉宇:我还希望能做一些有影响力,对我来说更有成就感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去解决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之类的。

易小姐:你好不容易进了化学系了,后来又“被迫”转到了计算机。

蔡辉宇:当时确实是很挣扎。

易小姐:家里当时有几次沟通,就是感觉隔阂还比较大,然后最后就是做了调整,对。这个可能很难去怎么说,把它……心平气和的讲出来,感觉肯定过程还是很挣扎的。然后就会比较消极,到计算机系里面也不太想跟同学互动,就有一种不属于自己的感觉。我倒不是说不喜欢计算机,只是因为我高中把很多精力投在化学上面,然后我觉得我也可以在这方面做出一些事情,所以第一年确实会过得比较煎熬。

易小姐:最后你的父母跟你说了什么,让你最后觉得说我还是得转?

蔡辉宇:(沉默片刻)我可能就……不是可能不太想……

(停顿,思考)

蔡辉宇:我爸爸我也很感激他们,他们还比较顺其自然,培养我的各种兴趣,我也比较感谢父母在我学习的阶段没有给我很多的压力,只是说在一个选择的节点,跟父母有些不同的意见。

(嘉宾停顿思考画面,渲染情绪)

蔡辉宇:用计算机来解决化学或者生物相关的问题,这也是我想做的事情,所以其实看似换,但是最后我也会自己去找到耦合的点。所以我还是比较坚定的想做这块。

从学霸到创业者:AI+生物的无限可能

易小姐:你那时候怎么会跑去加拿大留学,然后选择进到唐健老师的团队?

蔡辉宇:因为我本科是北京大学,然后唐博士在北大做暑期课,所以我大一的暑假有幸选上他深度学习的课。后来我读博士的时候,一直在唐老师组做单细胞转录组学。

易小姐:什么是单细胞转录组学?

(蔡辉宇的眼睛里闪着光)

蔡辉宇:就是RNA,按单细胞的分辨率,去测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这个东西可以用来做疾病的检测。用AI去分析这个数据,比如说不同的癌症病人,他的愈后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高分辨率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就能够用AI可以预测病人病情的严重情况。

易小姐:我听到一个小道消息,说唐健老师在加拿大收留你,是因为他有一个音乐梦,然后所以因为你喜欢音乐,所以把你纳进来了。

蔡辉宇:哈哈,我还以为是因为我科研做的好。我觉得很多科研人可能都会有对哲学或者是艺术的向往,我也遇到过很多很酷的同学,他们科研做得很好,然后在艺术上也有很好的成就。

易小姐:你们的核心团队都是唐老师的学生?

蔡辉宇:是的。我们一开始是做科学研究,AI加入进去的时候确实建模的更准,而且效率提升了很多,之前设计一个分子就要一两天,然后设计的准确率还比较低,成功率在1~5%这个区间,但是现在设计一个分子可能几个小时的事情,而且成功率还比较高,然后慢慢理解之后,我们发现这里面其实潜力非常大。

百奥几何:用AI解码生命密码

易小姐:百奥几何在做什么事情?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相关?

蔡辉宇:我们公司用生成式AI来设计和改造蛋白。

易小姐:为什么预测蛋白质的结构跟我们那么相关?

蔡辉宇:生物里面有句话叫「结构决定功能」。不管是我们结构疾病的原因,还是我们治疗疾病,我们必须要解析这个结构。

易小姐:如果把时间倒推回19年疫情的时候,以现在的技术,我们多快能够研发出一个抑制新冠疫情的药?

蔡辉宇:其实新冠这块它是一个相对特殊,因为它的变异非常快,如果假设它不变异的话,现在AI去设计新冠的药物,可能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可能就是半年。因为病毒会不停的变异,我们其实在应对病毒怎么逃逸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我们最近发表一篇论文,大概就是讲我们怎么把抗体改的更加的具有广谱性,它不只能够攻击一种毒株,然后毒株变异之后它就失效,怎么去恢复他对新的毒株的亲和力,你变了,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也要变。

易小姐:这个原理是什么?通过AI的预测?

蔡辉宇:通过对结构的掌握,意思就是说我要跟它咬得很死,他变了一下,我跟着也要变一下,这样就能保持我依然能咬住他,而且我同时还需要咬住以前的那些病毒,所以这些需要模型对结构有充分的理解。

易小姐:它到底还是停留在概念上面,还是他已经实际的投入应用?

蔡辉宇:它是一个正在飞速应用的过程。

易小姐:现在总共服务了多少体量的客户?

蔡辉宇:国内外客户都有,从非常大的跨国药企,到国内外的科研院所。比如说一桥神州、31生物、大北农等等。

易小姐:你的科研梦实现了吗?

蔡辉宇:我觉得我们刚刚描绘的用AI设计代码的愿景可以完全落地的时候,大家能通过我们产品,然后能够非常方便的设计属性的分子或者改造已有的分子。其实现在我们已经有一部分做到了,但感觉它还要做到更标准化,更加方便,然后能够覆盖更多的使用场景,反正还是有非常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去做。

(最后加入嘉宾对着镜头略带歉意的微笑)

编者按:从最初的“被迫”转系,到如今在AI+生物领域的坚定探索,蔡辉宇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热爱最终会指引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用AI解码生命密码,期待百奥几何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0 阅读:2
易论AI

易论AI

深挖100个AI创业逆袭故事,AI公司创始人,还在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