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大佬转行做笔记,竟引腾讯阿里争抢?

易论AI 2025-04-22 19:03:26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葫芦笔记创始人陈顺利。

本文对陈顺利分享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提炼,如果想与陈顺利这样优秀的AI时代一线推进创新创业实践的超级个体/创业者们交流,欢迎关注我们的交流活动。

以下是部分交流内容,enjoy~

有人为了北京的高工资而来,却把多赚的钱都贡献给了美容院,只为对抗恼人的慢性荨麻疹。有人十年如一日死磕技术,从算法工程师到连续创业者,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打造出一款小而美的笔记App。

他,就是陈顺利,又名斯蒂夫,狐狸笔记的创始人。在AI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他和他一手打造的狐狸笔记,又将何去何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技术人的创业故事,听听他的心路历程和独到见解。

### 从“赔本赚吆喝”到“日进斗金”:一个技术人的创业弯路

易小姐:斯蒂夫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我了解到你之前也做过不少项目,能简单回顾一下你的创业经历吗?

陈顺利:说起来都是泪啊(笑)。最早是想做一个代码搜索平台,技术上没问题,但对用户需求理解太粗浅,结果可想而知。后来做了一个H5小游戏平台,意外获得了百万级天使投资,也受到了阿里、腾讯的关注。

易小姐:哇,那很厉害了!后来为什么又选择了做笔记App呢?

陈顺利:这要感谢疫情。当时远程协作需求井喷,我就想,能不能做一个工具,帮助大家更高效地管理知识、协同工作?狐狸笔记就这样诞生了。

易小姐:听起来很顺风顺水,但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

陈顺利:当然。做起来才发现,APP笔记这个赛道太难了!盈利模式不清晰,安全隐私问题突出,用户习惯又千差万别,简直是「众口难调」。

易小姐:那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难题的?

陈顺利: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秘诀。「最重要的就是坚持用户导向,不断试错,找到用户的痛点」。

### 抓住用户“心结”:爆款功能背后的增长密码

易小姐:我了解到,狐狸笔记曾经推出过一个“微信群聊总结”功能,火爆全网,这是怎么做到的?

陈顺利:这要归功于我对用户心理的洞察。当时很多人都有“爬楼”的困扰,微信群里信息太多,想快速了解重点很难。我就想,能不能用AI来自动总结群聊内容,解放大家的双手?

易小姐:这个功能确实很实用。但你是怎么想到要做“终身会员”的呢?

陈顺利:这其实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当时我看到很多人在吐槽某笔记App取消终身会员,改为订阅制。我就意识到,「“终身”这两个字对中国用户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

易小姐:所以你就推出了“分享送终身”的活动?

陈顺利:是的。只要分享给20个用户,就可以获得终身会员。结果活动一下子就爆了,注册量暴涨。

易小姐:真是厉害!你是怎么总结出这套增长方法的?

陈顺利:其实就是「不断测试、不断迭代,找到用户最在意的东西」。就像前面有个刹车片的例子,用户真正关心的,往往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隐藏在背后的“心结”。

编者点评:斯蒂夫的增长方法论,其实就是“增长黑客”的精髓。通过小成本、快速迭代的方式,找到引爆用户的关键点。

### AI时代:笔记App的破局之路

易小姐:现在AI这么火,狐狸笔记在AI方面有什么布局吗?

陈顺利:当然。我们一直在积极拥抱AI。最近我们在做一个新功能,就是将AI助手集成到笔记里,作为用户的“私人助理”。

易小姐:具体来说,这个AI助手能做什么?

陈顺利:它可以帮你总结笔记内容、提供创作灵感、甚至帮你进行头脑风暴。

易小姐:听起来很酷!但市面上已经有很多AI笔记App了,狐狸笔记的优势在哪里?

陈顺利: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用户沉淀下来的数据资产」。每个用户的笔记,都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库。我们会利用AI技术,让用户的笔记变得更智能、更懂用户。

易小姐:未来狐狸笔记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陈顺利: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知识库+AI模型」的生态系统。让AI真正赋能知识管理,帮助用户更好地学习、思考和创新。

编者点评:在AI时代,数据将成为最重要的资产。谁能更好地利用数据,谁就能赢得未来。

易小姐:最后一个问题,你对个人开发者有什么建议?如何在AI时代实现“月入10万”的小目标?

陈顺利:其实有很多途径。比如开发一些垂直场景的AI应用,像PDF转换、图片识别等等。也可以在Kooza、GPT Store等平台上售卖AI智能体。

易小姐: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陈顺利:最重要的是「多尝试、多迭代,找到自己的优势」。就像我之前说的,增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最大的壁垒就是数据资产」。这是斯蒂夫在访谈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在AI时代,数据不仅是燃料,更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拥有了数据,才能更好地理解用户,才能打造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而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与其盲目追逐风口,不如沉下心来,打磨自己的技术,找到自己的独特价值,也许下一个“月入10万”的就是你。

0 阅读:14
易论AI

易论AI

深挖100个AI创业逆袭故事,AI公司创始人,还在披荆斩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