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洪一酒店未对住客实名登记被开10万元天价“反恐罚单”

梨落呀 2025-04-18 10:25:09

"就是登记个身份证,至于罚这么多吗?"

景洪市有一位酒店老板,他拿着处罚决定书的手,不停地颤抖着。

那张十万元的罚款单上,“反恐罚单”这四个字,显得格外,刺眼令人目光不自觉地,停留内心深处也泛起,阵阵疼痛。

这张看似普普通通的罚单,却在西双版纳的旅游圈内,一下子炸开了锅——不查验身份证,竟然能够与反恐之事扯上关联?

这事还得从去年6月说起。

当江北派出所办案民警第一次找上门时,老板还陪着笑脸:"生意难做,住客都嫌麻烦,理解理解……"

第二次警告时,前台姑娘嘴里嘟囔着:"都是老客人了,登记啥",第三次整改通知单贴在大堂墙上,被风吹得哗哗响。

直到今年3月9日深夜突击检查,民警在住客登记簿上又发现了三个"李先生""王女士",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却是十年前注销的空号。

"三次机会啊!"

办案民警摇头,"真当《反恐怖主义法》是摆设?"

酒店老板这才意识到,那些被他视为"多此一举"的登记要求,其实是道保命符。

"86条第二款,住宿业不查身份可罚10-50万。"

律师指着法条解释,反恐法不是只管爆炸袭击,更要防"蚂蚁搬家"式的渗透。

去年某边境城市抓获的境外间谍,就是通过小旅馆登记漏洞隐藏行踪。

更骇人的是,某恐怖组织曾利用虚假身份入住内地酒店,在客房密谋袭击方案。

但网友吵翻了天:"抓恐怖分子靠罚小酒店?"

"该罚的是不带身份证的住客吧?"

"旅游旺季查这么严,游客都吓跑了!"

争议声中,景洪公安的回应掷地有声:"三次整改仍不改,这样的'漏洞'我们赌不起。"

走进涉事酒店,那斑驳的墙皮,轻轻地诉说着有着二十年历史的老店所历经的沧桑。

前台大姐,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算着细账:“在淡季的时候,房价是80块,需要卖出12500间房,才能够挣回10万。”

附近商铺老板也摇摇头,说道:“一条街有十家酒店,哪家能保证没遗漏过几个熟悉的客人呢?”

但数字背后隐藏着更为残酷的真相:去年在全国所查获的涉恐嫌疑人员当中,有37%是经由异常的住宿记录而被发现的。

当我们在新闻里看到某酒店协助抓捕暴恐分子获奖10万时,不会想到背后是千百次严格执行实名登记的日常。

"知道为什么首张开10万不是50万吗?"

法学专家指出,"这是执法部门在释放信号——初犯且未造成实际危害,但再犯绝对从严。"

他提醒经营者:"别拿《反恐法》当普通行政处罚,这关乎国家安全底线。"

可当镜头对准那些深夜投宿的游客,有人抱怨:"赶飞机忘带身份证,难道要睡大街?"

如今酒店门口贴着新告示:"忘带身份证?隔壁派出所可免费打印临时证明。"

老板说罚款已交,但客流骤减三成。

"疼,真疼。"

他指着监控屏幕上闪烁的身份证读卡器,"可这疼能换来住客的安全,值。"

这场看似十分夸张的,10万罚单事件,实则是给全社会敲响的一记警钟。

当我们抱怨登记繁琐之时,请记住:实名登记的,每一笔数据,都在编织着守护公共安全的天网。

而那张薄薄的罚单,丈量的不仅是法律的尺度,更是我们对生命安全的敬畏之心。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罗克

罗克

2
2025-04-18 16:49

活该

梨落呀

梨落呀

让我们一起探索那些扣人心弦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