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中的一项巨大工程,简直可以称为“太空中的超级拼图”。
这座耗资巨大的空间实验室漂浮在离地球约400公里的轨道上,汇集了全球多国的技术结晶。然而,如今它的命运却充满了悬念,这块拼图会不会因为老化、裂缝和泄漏问题而碎成无数“星屑”,成为太空垃圾的一部分?
或者说,超时服役的它,有一天会不会不听人类控制,直接从太空坠落下来?
昔日辉煌还剩多少?
先来聊聊这座“拼图”是如何拼起来的。上世纪90年代,美俄联手,带着其他十几个国家开启了国际空间站的建造计划。美国是其中的“金主”,豪掷276亿美元,占整个项目预算的一半还多。
俄罗斯也不甘示弱,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毕竟当时的“和平号”空间站让它积累了不少经验。就这样,这座太空中的巨无霸从1998年开始组装,一直到2011年才算基本完成。
虽然名字叫“国际”空间站,但美国显然占据了主导地位,连太空厕所都是它负责安装的——虽然现在看来,可能连厕所都在漏气。
2018年,国际空间站传来一个令人后背发凉的消息:漏气了。俄罗斯的航天机构首先发现了问题,还指责这是人为破坏,甚至一度将矛头指向了一位美国女航天员。不过这事儿一直没有确凿证据,双方互相甩锅。
几年过去了,漏气的问题非但没解决,反而变本加厉。据NASA最近的报告显示,空间站每天会漏掉约2-2.5磅的空气,相当于给太空里多吹了几个大气球。而且,空间站上已经发现了50处安全隐患,其中还有4条裂缝。这些问题搞得美国坐立不安。
为啥那么破了还要继续服役?
尽管美俄双方在漏气的具体原因上还没有达成一致,但都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曲线救国”的措施,确保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安全。除了在操作上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外,美国还对载人“龙”飞船进行了紧急改造,为宇航员的撤离预留了一条“后路”。
原本这艘飞船设计时可搭载7名宇航员,但实际投入使用时只配置了4个正式座位。如今NASA在货舱顶部临时增加了一个“托盘座椅”,为应急时多带一名宇航员回家提供了可能性。
想想这个画面,一个宇航员绑在飞船里的“临时椅子”上,从400公里高的太空回到地球,虽不至于像坐“过山车”,但想必也不是一场舒适的旅程。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儿童”,美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但接下来的选择却让人颇费思量。一种方案是学中国的“天宫一号”,来一场有尊严的谢幕。天宫一号是中国的首个空间实验室,完成了多次任务后,选择了以可控的方式重返地球,最终坠入南太平洋,没有留下任何麻烦。
美国若选择类似的方式,让国际空间站脱轨并坠毁在某片偏远的海域,倒是可以避免更多隐患,也算对得起它20多年的辛勤工作。不过,这样做也有点可惜,毕竟国际空间站是一笔巨大的投资。
另一种更激进的方案是:干脆把它推到更高的轨道,继续让它“飘”下去,未来谁想用再想办法。然而,这种看似节约资源的方式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个失去维护的老旧空间站,漂在高轨道上,迟早有一天会解体,散落成无数碎片。
这些太空垃圾不仅威胁到现有的航天器,甚至可能影响未来中国的登月计划和火星探索。想想看,一枚中国火箭刚起飞,就被一块20年前的美国垃圾“撞脸”,这画面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相比国际空间站的烦恼,中国的空间站似乎显得从容许多。天宫空间站从2011年开始规划,到2021年核心舱发射成功,一切井然有序。最初美国曾以“技术泄露”为由拒绝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如今看来,当时的拒绝不仅没有阻碍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反而激发了中国独立探索太空的决心。
天宫的模块化设计和技术更新让它看起来比“前辈”国际空间站更为现代化,也更具可持续性。短短几十年,中国已经从“学徒”变成了“新秀”,甚至可能在未来成为太空探索的新领跑者。
当然,太空并不只属于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国际空间站的退役和中国空间站的崛起,其实都在提醒我们一个事实:科技和合作才是人类迈向深空的钥匙。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 2024-11-18 06:49《漏气问题无法解决,解体风险引发担忧,国际空间站陷入“最严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