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在享乐方面,对一些人的优待也是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例如特地为杨贵妃开通了一条运输荔枝的道路,只是为了让她能品尝到最鲜的荔枝;
开元中叶,唐玄宗对外连番征战,朝廷中的大臣们都喜欢出风头,在边界上不断地挑拨,造成了连年的战火。西部与吐蕃交恶,西南与南诏交恶,原本应该消弭的状况,被狂妄的大唐将军们挑起,爆发了一场大战。死伤超过二十万人。
杨国忠独揽大权,作为一大奸佞,将张九龄,李白,杜甫等人都被排斥在外,再加上开元年间一次又一次的变故,民怨载道,边疆不安宁,这些都是导致安史之乱的原因。
开元中叶,玄宗怠于政务,误用奸臣,
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西域人,他们都很勤奋,懂得六蕃话,都很会利用机会。李林甫在他的行贿下,推荐用胡人镇守边关,玄宗,竟然答应了。
如此一来,安禄山便收了平卢,幽州,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被册封为东平侯爷,驻扎在东北一带,而史思明则任平卢军统领,协助安禄山出征契丹。
二人镇守藩镇多年,渐渐聚起了自己的军队,颇有野心。由于受到杨国忠的妒忌,和安禄山发生了冲突。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出征,与罗、奚和契丹联手,讨伐杨国忠,于范阳开战。
因为太平盛世,很多人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斗,所以当他们听到安禄山入侵的消息后,要么逃跑,要么打开城门,要么被杀死,唐玄宗一开始并不相信安禄山是真的要造反。
虽然朝廷派了封常青和高仙芝两个人去平定叛乱,但是因为这些新兵都是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所以安史军队并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很快就进入了洛阳。天宝十五年,这位安禄山狂妄至极,竟然在洛阳自立为大燕之君,简直是目中无人。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杨国忠和宦官边令城两人,诬陷在前方战斗的将领,最后害死了高仙芝、封常清等将领。
在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唐玄宗抛弃了国家,只求保全自己的性命。
洛阳陷落,潼关陷落,虽然长治久安迫在眉睫,但身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理应像当年颠覆韦氏政权一样,与国家同进同退,决一死战,才能重新凝聚人心,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
但唐玄宗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了一代君王的气度,他以自己统帅大军为理由,调集了六支军队,调集了九百多名士兵,带着一群王公贵族,悄悄离开了大明皇宫。国家危在旦夕,作为一个将士,居然连反抗都做不到,还要带着一群老鼠逃跑,实在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六军兵将脸上无光,到了马嵬坡上,群情激愤,发生兵变。
唐肃宗在甘肃继任皇帝后,采取了恰当的“平定”战略,并逐渐收复失地。与此同时,起义者的势力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起义者之间的权力斗争越来越激烈,安史党的势力也越来越小。唐廷用了七年多的时间,终于将这场叛乱平息下来。
安史之乱持续了很久,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果。
社会动荡,经济下滑。
战争不断,皇宫被焚毁,无数人流离失所。大量的赋税被征收,而藩镇则加大了对百姓的压榨,使得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这就是唐朝中期,农民反抗的原因。
安史之乱后,反贼残余势力遍布河北,山东,河南,并在此地区建立了新的统治集团。特别是对河北三地的掌握,使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内部分裂,边境被入侵。
安史之乱之后,大唐边陲空虚,在开元年间,大唐统治了整个西域,达到了全盛,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大唐国力衰弱,再加上大食和吐蕃入侵,大唐的边陲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在开元之治的鼎盛时代,这个国家的子民繁荣昌盛,名声在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让这个国家的科技、文化、经贸、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唐玄宗本人却被贪婪蒙蔽了双眼,纵容了贪官污吏,这也是他统治的缺陷所在,他的统治腐败不堪,导致了安史之乱,加快了这个国家的灭亡。从开元到安史之乱,大唐最鼎盛的时候,终于走到了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