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车祸,三条生命,将小米汽车推向舆论风暴中心。事故背后,公众的质疑声浪不仅指向技术缺陷,更是质疑车主:为何关键汽车数据不公开?为何在限速60km/h的维修路段仍以116km/h疾驰?

一、事故经过(3月29日)事件发生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武汉牌照的小米SU7标准版在G0321德上高速池祁段(安徽铜陵枞阳方向)撞击施工路段隔离带水泥护栏,车辆前舱严重损毁并爆燃,火势迅猛导致车内三名23岁女大学生(驾驶员及两名乘客)当场遇难。事故车辆开启小米NOA智能导航辅助驾驶功能,事发前车速116km/h,碰撞前系统发出风险提示后驾驶员接管,但仅2秒后发生碰撞,最终时速降至97km/h26。

车辆与背景:涉事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车主为驾驶员男友,于2024年10月交付使用,未配备激光雷达,仅搭载单颗毫米波雷达和纯视觉感知系统68。三名女生计划从武汉自驾至安徽池州参加次日公务员考试,女主向家人谎称乘高铁出行。
女孩谎称高铁出行,是不是当时和父母坦言自驾,就会被强制取消行程,这场车祸就不会发生了呢?没想到家人事后痛心:“她若说实话我肯定不会让她去的。”

二、官方回应与调查进展小米公司声明(4月1日)小米发布事故说明,称车辆在NOA状态下检测到施工障碍物后发出减速提示,驾驶员接管后因转向和制动不足导致碰撞。公司已提交行驶数据配合警方调查。客服强调L2级辅助驾驶需驾驶员全程监管,责任归属需以调查结果为准。雷军首次回应:雷军公开道歉,承诺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善后。

不知道其他车企面对问题的时候老总是如何面对的?只知道当雷军当众出面解释后,仍是被家属抓着不放,并且声称小米并未有向家属联系,并质疑车门锁死导致无法逃生,并要求赔偿。

面对家属的质疑,网友也给出了回答,直接公事公办走程序才是正确的,倘若真的私下联系,是否又会被有心人说成是心虚呢?
如今看来网上舆论两边倒,一边是怀疑智驾技术不成熟让小米方给说法,另一边是质疑当事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且完全依赖智能驾驶。


我本人也是雷军粉,且让子弹飞一会,静待警方通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