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黑”是如何成功扩散的?

信息周末 2024-09-18 14:23:30

社会学习是人类长期进步的一个基础,依托口头的、书面的方式,以及亲自示范,经验和知识得以代代相传,并在同辈人之间扩散。但是,大量的案例表明,靠这种模式传开的并不都是精华,也可能有糟粕。这其中,就包括各式各样的社会偏见。

所谓偏见,主要指见解片面。往往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仅凭有限信息,就对某人某物形成先入为主的不公正看法。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招聘时仅凭对方毕业学校就认定其胜任与否,社交时只看一个人的籍贯或长相就推测其具有某种内在特质。这类基于有限经验的认知过程,虽然简单常见,但却潜藏着不为人所察觉的偏见传播机制。

对于总是持有诸多偏见的人,这个社会学习过程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断强化着人们片面认知的模式,让人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离真相和智慧越来越远。而关于这个过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已有不少研究发现,观察他人的交流和互动情况就足以影响当事人的行为,由此产生偏见。但各方之间的关系具体如何,却仍不清楚。

在办公期间喝咖啡聊天的白领人士。视觉中国|图

最近,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一项心理研究通过系列实验的方式,尝试揭示社会偏见的传播规律。而结果表明,当一个人对某个社群成员投以偏见时,注意到这种偏见的人就可能学到这种偏见,从而对该社群的所有成员都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看法。

不管这个社群是基于地域、种族、外貌特征,还是因为共同的性别、职业和爱好,由于各类偏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一研究也意味着,基于这样的扩散机制,社会偏见实际上可以像病毒一样,通过社会学习在人群中相互传染。

“社会学习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是有害的。”开展这项研究的大卫·舒尔特纳(David T. Schultner)现为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在他看来,社会环境可以激发我们接受一些特定的观点,比如“拥挤的饭店比空的更好”。诸如这样通过社会学习而获得的信息可能是有用的,但同样的机制去学到偏见时,也可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而在最新研究中,开展实验的研究人员正是通过观察千余名参与者的表现,来一步步抽丝剥茧,试图弄清社会偏见传播所产生的这种有害的影响,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相关研究2024年6月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当人们被暴露在某种刻板印象信息的环境时,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会同时整合偏见施加者和承受者两方面传达出的信息,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

其中,偏见的施加者就是指表现出偏见行为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偏见的表达形式多样,除了直白的表达,还往往通过非语言的形式隐晦地表达,比如,鄙视的眼神、忽视的行为、轻蔑的语气等等。与此同时,来自某个社群的偏见承受者也会对偏见做出自己不同的反馈,可能是默默承受,也可能激烈反抗。

所有这些互动信息都构成了旁观者决策的参考。但研究还发现,注视到这一切的旁观者,也就是实验参与人员,其实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看到的是某人的个人偏好。相反,因为眼见为实,确有客观证据,他们更可能把偏见行为归结为这个社群成员本身行为的问题。

常见的“地域黑”就是这类现象,当某地一人因所处地理位置受到质疑和指责后,在不了解当地的情况下,其他旁观者也可能据此认为,当地人都可能有相关问题,由此对这一地域的人都带有很深的偏见。

而且,即便一个人此前毫无这方面的刻板印象,偏见的传染效应依然会出现,甚至波及低龄儿童。美国西北大学的心理学家曾针对学龄前儿童开展实验,了解他们是否能捕捉到针对某个社群的偏见。

对于尚未经历充分社会化的儿童,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大都是新鲜而未知的,并没有太多成见,而研究证实,将他们放置在有偏见的社交环境中,他们就能够解读到非语言的肯定或者否定信号,并因此形成自己的偏见,更喜欢受到肯定的那群人。

除此之外,最新研究还发现,有两种情况可能会让人传染到的偏见更深。第一种是偏见施加者的偏见程度更深,当目睹一个人对某个群体成员抱有更高程度的偏见时,旁观者对这个社群所产生的偏见程度也会相应更高。第二种是旁观者对偏见施加者个人的看法很积极,如果他们觉得一个人施加偏见时所做出的选择是明智的,以其个人能力完全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那么这种偏见的学习和传染效应也会更强。

对于现实社会而言,这意味着,受到人们喜欢的名人,得到社会认可的专家,他们所表现出的偏见影响会更大。同样,考虑到青少年儿童与父母、老师之间的特殊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能也更容易成为传播偏见的主要场景。而总体上,来自亲人、朋友的偏见,传染效应也会更强。

“我们与某人会有私人交往的经历,与此同时,我们也会观察到其他人是怎么对待这个人的,而我们与这个人互动的偏好将是这两者的结合。”大卫·舒尔特纳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最新研究发现,偏见传播背后的一个潜在的机制可能是价值塑造,即当事人所做的选择也会影响旁观者的选择倾向。

而且偏见的施加者并不一定是人,既可能是机器人或人工智能应用,也可能是小说、电影、电视节目等文艺作品,如果这些非人的产品或者作品中明显传达出某些偏见,那么同样可能将偏见传染给相应的受众。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偏见传播现象可能由来已久。主要研究社会心理学的大卫·舒尔特纳分析,弄清一个人究竟是敌是友,这一直是人类思想中一个关键的部分。一些研究认为,现代的偏见正是由古代把人分为朋友和对手的倾向中演变而来。虽然尚且没有直接的证据,来告诉我们如何斩断偏见的这种病毒式传播,但他估计,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醒自己,我们通常并不知道其他人做出某个选择的原因。

比如,某公司招聘了一个人,一般人很自然地会推理认为,这个人肯定是能胜任这个岗位的,但实际上,招聘者作出这个决定可能是基于自己其他方面的个性化考量。诸如此类的情境中,当决策行为背后的原因并不十分清楚时,如果我们贸然复制他人的特殊偏好,就可能落入别人的陷阱,染上相应的偏见。

而要想减少这种通过观察习得的偏见,除了要经常提醒自己,别人的行为可能隐藏着其个人偏见外,当不了解某个人或某个社群时,还可以通过多关注其具体行为,积极与该社群成员进行互动,来增加对不同群体的理解,同时,注意远离那些充满偏见的社交环境。

他还提醒,虽然最新研究发现偏见可以在社会上相互传染,但这些关于社会学习的实验结果在现实世界可能也算不上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制度性偏见就可能比社会学习效应重要得多”。

南方周末记者 王江涛

责编 朱力远

0 阅读:1

信息周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