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持续两年多的俄乌冲突也快结束了,而当我们审视俄罗斯的战略模式时会发现,这与当年中国在老山的做法惊人地相似。
其中俄罗斯军队运用的各式各样的战术战略,可以说是学明白了老山轮战那独特的“轮番作战”模式和惊人的战略耐心。
那么,问题来了:俄罗斯究竟从中国的老山轮战中学到了什么?上世纪的作战策略为何到现在还这么管用?

1984年春天,当中国大部分地区正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时,云南边境的老山地区却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炮声。
4月28日,越南军队突然向中国云南老山地区发起进攻,中国军队立即进行自卫反击,这一仗,一打就是六年,成为了中国现代军事史上著名的“老山轮战”。

那时中国会从全国各大军区轮流抽调部队前往边境作战,每支部队通常驻守3-6个月后就会被新的部队替换。
这种看似保守的策略背后,其实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百废待兴,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

一场全面战争不仅会消耗大量资源,还会打断改革开放的进程,这显然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
通过持续的军事压力,迫使越南在边境维持大量军力,据估计高达60万人,这对越南这样一个小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经济负担。
通过这种方式,中国向越南及其背后的苏联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有决心和能力应对任何挑战,但也不会盲目扩大冲突。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策略的效果逐渐显现,越南不得不在边境维持大量军队,军费开支如同一个无底洞,严重拖累了本就脆弱的经济。
与此同时,苏联因自身经济问题和阿富汗战争的泥潭,对越南的军事和经济援助逐渐减少。

到了80年代末,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临近,越南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
当我们将目光从三十多年前的老山战场转向当下的俄乌冲突,许多相似的战略思维跃然纸上。

2022年2月,当俄罗斯军队跨过乌克兰边境时,俄国似乎期待着一场“闪电战”——迅速攻占基辅,推翻泽连斯基政府,迫使乌克兰永久放弃加入北约的计划。
然而,就像当年越军在老山地区的顽强抵抗一样,乌克兰人民的反抗超出了俄方的预期。

面对意外的强劲阻力,俄罗斯军队不得不调整战略,他们从基辅周边撤军,将主要兵力集中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特别是顿巴斯地区。
这一战略转变标志着俄罗斯从速战速决的幻想转向了更为现实的长期消耗战——这与当年中国在老山采取的策略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俄军的作战模式颇具特色:他们通常会集结一支拥有压倒性火力优势的部队,对乌军阵地进行猛烈轰炸,然后发起进攻。
当这支部队消耗了大量弹药或遭遇较大伤亡后,会迅速撤出战场休整,由另一支新鲜部队接替,这种轮番上阵的战术,与当年中国在老山地区采用的轮战策略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并没有试图一口气吞下整个乌克兰,相反,他们将战略目标聚焦在顿巴斯等特定区域,这种有限目标的设定,同样反映了当年中国在老山轮战中的战略智慧——不追求全面胜利,而是着眼于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
在信息战方面,俄罗斯也下足了功夫,通过官方媒体和社交平台,俄方不断强调自己是在对抗“西方扩张”,保护俄语人口,这种舆论宣传旨在塑造一种正义的形象,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从资源对比来看,俄罗斯似乎占据着明显优势。俄罗斯拥有1.4亿人口,而乌克兰仅有4400万;俄罗斯的经济体量是乌克兰的10倍以上;在军工能力上,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庞大军工体系,其年产炮弹的能力据估计可达数百万发,远超乌克兰自身的生产能力。
随着战争的持续,乌克兰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最具战斗力的老兵逐渐损失,新招募的士兵缺乏足够的训练和经验;尽管西方国家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但这些援助能否持续下去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社会对其他危机的关注增加,以及西方国家内部对援助乌克兰的争议加剧。

与此同时,俄罗斯通过与中国、伊朗等国家的合作,成功避免了完全孤立的局面,中国提供的经济支持和伊朗提供的无人机等军事装备,为俄罗斯提供了重要的战略缓冲。
从长远来看,只要俄罗斯能够保持战略定力,避免重大军事失误,并继续利用其资源优势,最终实现其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战略目标的可能性似乎相当高。

然而,正如老山轮战最终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一样,俄乌冲突的最终解决也可能需要回到谈判桌上,军事行动无论多么成功,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政治目标。
当双方都意识到继续战争的代价过高,或者当某一方取得了足够的战场优势,谈判才有可能真正开始。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往往始于激情,却必须终于理性,无论是老山轮战还是当下的俄乌冲突,最终的和平都需要通过外交智慧和政治妥协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军事手段只是达成政治目标的工具,而非目的本身。
当我们审视这两场相隔数十年的冲突时,或许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以及国家在面对复杂国际局势时所需的战略智慧。
有时候,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战场上的一时得失,而在于能否通过适当的军事手段,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
新民周刊《老山争夺战》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不该忘却从林中那座英雄的山--老山之战30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