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手握废立大权,为何偏偏不篡位?是怕?还是不敢?
西汉后期的大权臣霍光,绝对是历史上少见的“站在权力顶端却不篡位”的人物。
他能废掉一个皇帝,也能立起一个新皇帝,连朝堂大臣都得看他脸色行事。
按理说,权臣做到这份上,篡位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霍光却始终没有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要知道,他的前辈赵高试过,结果被杀;后来的王莽试过,结局更惨。
霍光到底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没人支持他篡位,哪怕是自己人
在霍光的时代,人们对“权臣篡位”这件事根本没有概念。
西汉的士人阶层和地主集团虽然支持霍光掌权,但这个“掌权”是有底线的——他可以控制朝政,可以废皇帝、立皇帝,但要是他敢自己坐上皇位,他们第一个反对。
就连霍光的嫡系心腹,也未必愿意跟着他一起冒这个险。
毕竟,当时的大臣们对“忠君”这套理念还是认同的,篡位这种事儿,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
霍光要是真篡位了,恐怕连朝堂上的老部下都得反水。
杨敞就是个典型例子——霍光让他参与废皇帝的事,他都犹犹豫豫,更别提支持他直接当皇帝了。
这和后来的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完全不一样。
那个时候,只要你拳头够硬,篡位就能成功,大臣们也司空见惯,愿意跟着你混。
但霍光生不逢时,他的时代还没有这样的“篡位文化”。
2. 家族太单薄,没人给他撑场子
说到底,霍光缺少像“田氏代齐”那样的家族基础。
在古代,一个强大的家族是篡位成功的关键。
一旦篡位成功,整个家族都能分封为王侯,利益均沾。
但霍光的亲族呢?他只有一个兄弟霍去病,而霍去病早早去世,后代也没能延续。
至于霍光自己的孩子,只有一个儿子和几个女儿,女儿再多也撑不起篡位的大局。
如果霍光家族像后来的司马家那么庞大,事情可能就不一样了。
司马懿的后代不仅控制了朝廷,还在各地都有分封的势力,篡位之后能迅速稳定局面。
而霍光的家族,实在是太单薄了,他只能依靠那些朝廷里的下属。
但问题是,这些下属并不是他的家人,利益捆绑不够深。
真要篡位成功,霍光能保证自己一家子活下来,但这些下属能得到什么?封王封侯?不可能。
人家当丞相都够了,没必要陪着霍光冒这个险。
3. 他是个有良心的权臣,不愿背叛老刘家
霍光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野心家。
从个人感情上他对汉武帝有很深的忠诚和感激。
当年汉武帝病重时,把霍光托付给了年幼的昭帝,还任命他为辅政大臣。
可以说,霍光有今天的地位,完全是靠汉武帝一手提拔起来的。
对霍光背叛汉室就等于背叛汉武帝的信任,而这一点,他打心底是不愿意做的。
再加上,霍光的性格更倾向于“守成”而不是“开创”。
他喜欢权力,但更喜欢稳定。
他宁愿自己掌控大权,让国家在他的治理下继续走下去,而不是因为一场篡位的内乱,导致天下动荡。
他知道,篡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稍有不慎就是灭顶之灾。
赵高杀掉秦二世后,自己也没能活成皇帝,最后被子婴反杀;而王莽虽然篡位成功,却在短短几年内把天下搞得乌烟瘴气,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
霍光显然不想成为第二个赵高或王莽。
霍光不篡位,既有外部条件的限制,也有他自己性格和理念的原因。
他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家族,也没有篡位的社会文化基础;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不想背叛老刘家的江山。
他的选择,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个人信念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