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如果出生在一个有爱、幸福的家庭,会塑造出一个健全的人格。
长大后,也不会走向极端。
可若是出生在一个压抑、缺爱的环境,必定性格有所缺陷。
长大后要么自卑,要么持续叛逆,因有童年的伤痕,一生都有阴影。
就像董卿与徐静蕾。
01董卿与徐静蕾的童年,是灰色的。
而这种灰,是她们的父亲亲手描绘。
董卿的父亲,是靠自己考入复旦,改变命运成为报社主编。
他认定,成绩是最重要的。
所以对董卿的要求非常严厉。
从董卿两岁开始,就要求她背诗,认字。
但无论董卿做的有多好,都无法获得父亲的认可。
因为父亲觉得她可以做的更好。
在生活中,父亲对她的掌控欲也很强。
小小年纪吃完饭要去洗干净碗筷,要将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不允许穿裙子不允许留长发。
甚至不买新衣服,只将旧衣服改一改给董卿。
到了寒暑假,不允许董卿在家休息,而是出去做兼职。
清洁工、服务员、发传单。
他甚至还会时不时抽查,只要董卿有一点做不到位,迎来的是劈头盖脸的怒斥。
父亲的严厉和永远的不认可,让董卿自卑、懦弱。
与董卿相比,徐静蕾的童年更悲惨。
02徐静蕾的父亲,是企业家。
走到今天,完全靠自己打拼。
他没有文化,在灯泡厂做学徒工。
一步一步靠自己成为正式工,维修工,车间主任,最后借钱建厂,做大做强。
除了坚韧,他还很有大男子主义。
不允许听到家里有一声反驳。
母亲稍微有一点让他不满意,便是辱骂和拳脚相向。
每一次,父亲发泄完自己的怒火离去,母亲都会冲着徐静蕾喊“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他离婚了”。
除了面对父母的争吵,母亲的怨恨,她还要面对父亲的严厉。
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吃什么饭,吃多少,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
父亲都要干涉。
为了培养徐静蕾,他还亲自去新华书店抄书,回来让徐静蕾看、背、写阅读理解。
他认为书画能够陶冶情操,就为徐静蕾安排了书画课,几乎没有娱乐时间。
她的童年,也不快乐。
03董卿父亲与徐静蕾父亲的严格教育,效果很明显。
董卿从浙江艺术学院毕业,考入浙江电视台。
两年后又跳槽到东方电视台,然后主持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拿下金话筒奖,又被邀请到央视。
刚到央视,一个人扛起来130场节目,主持青歌赛,直播连轴转二十天。
因为优秀,又被倪萍特定为接班人,成为央视春晚主持。
这一主持,就是十几年。
后来,出国留学深造,回来打造《朗读者》,成为现象级节目。
同时也成为大众心中,最优秀的主持人,是央视“一姐”
对比董卿,徐静蕾的事业也毫不逊色。
她考入中戏,一部《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让国内导演看到这个新人的演技。
后来的几部剧让她成为四小花旦之一。
不满足演员的约束,徐静蕾又转行成导演。
第一部剧《我的爸爸》上映后,就震惊了演艺圈,成了有名的“才女”。
从新人走到一线,又转行成为优秀的导演。
徐静蕾的事业,是成功的。
只是,董卿与徐静蕾的成功背后,是伤痛和泪水,还有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
04董卿,至今自卑。
她说“父亲严厉教育,让我经常出现一些自卑的情绪,我永远要比别人好很多,心理才踏实”。
所以哪怕她已经站在主持人的殿堂央视,哪怕万人为她喝彩,她仍旧缺少安全感。
就像当年,她因为喊错了名字,不停的道歉后还拒绝出席庆功晚宴,甚至落泪到天明。
而徐静蕾至今未婚。
当年,高中毕业后她就开始反抗。
报考了父亲反对的北电,进去学校到处交朋友。
插足王朔的婚姻,公开逼迫原配让位。
此后一次次与人传出绯闻,至今都不想结婚。
对于婚姻,她说“并不是结婚就能幸福”。
儿时母亲的怨恨,父亲的拳头终究在她心里有了伤痕。
她明白父亲让自己做一个才女,让自己发光让他脸上有光。
可她不想,所以成为了与传统女孩逆反的存在。
05这就是中国式教育的悲哀。
父母总期盼着我们成才,不顾一切将所有的压力放在我们的身上。
打着为我们好的名义,让我们一次次禁锢自己,实际上都是为了完成他们的心愿。
就像董卿父亲,一味的认定女儿应该优秀,应该学习,应该是大学生。
就像徐静蕾父亲,自己没有文化,就要孩子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
可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你的童年幸福吗?你的父母有没有将他们的意愿加在你的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