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前后,中美两国海军分别在第一岛链附近实施了一次穿越。美军大张旗鼓穿越台湾海峡,解放军则通过宫古海峡穿过第一岛链进入开阔大洋。对比一下两场穿越行动双方动用的兵力规模,美军显得有些寒酸。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低估美军的用心。美军此次穿越台湾海峡的行动,出动了林登·约翰逊号驱逐舰和鲍迪奇号调查船,从2月10日持续到12日,在台湾海峡逗留的时间竟然达到两天之久。特别是鲍迪奇号海洋测量船,满载排水量4700余吨,船上搭载有多波束回声测深仪、海底浅层剖面仪和多普勒声学测流仪等海洋测绘和信息搜集设备,有能力进行复杂的海底地质测绘,并搜集洋流、盐度和温度等水文数据。同时还可以利用船上的拖曳式声呐、水下潜航器等,进行水下秘密监听,探测解放军的潜艇行踪。这两条船有意放慢航行速度,显然是在对台湾海峡进行监测和数据收集。当然,解放军不会让美军的意图轻松得逞,派出若干艘驱逐舰、护卫舰近距贴近美军编队,采取了全程跟踪、监视,并起飞舰载直升机,飞到美舰船的头顶盘旋,进行干扰和警告。
相比而言,解放军海军行动规模就要大得多了。根据报道,前出的战舰包括安徽号两栖攻击舰,四明山号船坞登陆舰。绍兴号、南京号导弹驱逐舰,徐州号、黄冈号导弹护卫舰,千岛湖号综合补给舰。两个编队合计7艘军舰,总排水量超过10万吨,实力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海军。如果在实战条件下,完全有能力夺取琉球群岛西南方向的某些战略要点,比如美国和日本方面非常重视的石垣岛。这样一个编队,如果在台湾以东洋面待机,也可以在恰当的时间发起两栖登陆,夺取台湾东海岸的某些重要港口或者机场。另外,人们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七艘舰艇,在水下有没有攻击型核潜艇护航,这是公开媒体所看不到的。
有两艘052D驱逐舰在场,它强大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和区域防空能力,让美日方面除了出动F35战斗机,基本上不可能用航空力量对这个编队造成威胁。至于水面舰艇之间的导弹对抗,中方无论在射程上还是在性能上,都比美日阵营的主力捕鲸叉导弹占有绝对优势。美国方面念叨的AGM158C,数量上目前严重不足。作为编队核心,安徽号以及四明山号这两艘两栖舰艇,也极具特色。安徽号属于075级两栖攻击舰当中的一艘,它的排水量超过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所有战舰。美军不拿出航空母舰来,也没有办法和安徽号比拼吨位。至于四明山号,有人认为,在它的前甲板上可能安装了舰载型的大功率激光武器,这也是中美海军遥遥领先世界的一个领域。
到目前为止,因为激光实用技术还不够成熟,哪怕舰载大功率激光炮,也仅仅能够对付小型无人机或者无人艇这样的目标,很难在高强度战场上发挥主要作用。但正是在这种所谓的灰色地带,大功率激光器却有用武之地。如果对方使用美制扫描鹰这样的小型无人机,激光炮可以把它轻易击毁。如果是捕食者这样的中高空大型无人机,激光武器可以有效致盲它的光电探测系统。
现在在西太平洋,美军已经是在强撑面子了。如果是进行实战对抗,解放军可以做到让美军输得心服口服。美国海军之所以到今天还能够穿越台湾海峡并进行情报搜集,仅仅是因为和平时期,解放军给美军留点面子,没有用碰撞、误击之类的方式,撕下他最后的遮羞布。美军自己能不能保住颜面,那就很难说了。2月13和14日,美军连续发生两次重大事故,一架EF18咆哮者电子战飞机坠海,杜鲁门号航母与一艘商船碰撞。人们不免猜测,最近美军事故频频,难道是因为国防部在马斯克的审查之下已经心慌意乱了吗?连和平时期正常的战备巡逻的安全都不能保证了。
沉戈
感觉穿越第二岛链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