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国家组织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一批先进民企代表参会发表意见。这是继2018年11月1日第一场民营企业座谈会后,又一次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新中国建立以来,“赶超国外先进水平”就一直是我们的“口头禅”。在过去几十年里,我们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绝大多数领域,真的是比国外落后太多。所以,中国人最熟悉的口号是“落后就要挨打”主“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在努力了70多年之后,赶超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很大一部分。根据中国公民出国旅游、外国游客免签入境、小红书对账等多种渠道,我们终于可以证明,绝大多数外国,甚至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已经不如中国了。在医疗、教育、公共交通领域,我们甚至是遥遥领先。
在少数领域,比如集成电路、航空航天、工业软件、生物医药,我们还暂时落后,但已经能够看清追赶的路径。像过去那种望洋兴叹、望尘莫及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了。
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但是也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我们已经是不好找老师了。在科学和高技术产业问题上,美国已经呈现出明显的疲态。发展后劲乏力。几乎在每个科学领域,美国就算还保持着一定优势,也不能对中国形成代差了。而且美国科研体制、科研文化上的劣势,越来越明显。已经有将近20年,拿不出颠覆性的科研成果,更谈不上产业化。
所以,中国的下一步现代化道路,只能靠自己去创新摸索。这就是诸多民营高技术企业的受到重视的原因。
民营企业可以简单分成两类,一类是单纯想赚钱的,一类是有情怀的。前一类可以提供劳动力就业、政府税收,国家是支持和保护的。但后一类,就不是赚钱这么简单了。这些创业者们往往有自己的雄心壮志,打算在某个产业领域或者学科领域,登上世界之巅。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方向,是相符合的。
会上没有出现国企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活动只能靠民企。“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不会创新”,这是美国一直在编造和宣传的故事。实际上,在我们的国家体制下,国企和民企各有创新的角色。国企适合方向明确的“重器”,比如国防工业、高铁、核工业、大型电力设施、宇航、集成电路,等等。这些重资产行业的创新需要非常庞大的资金投入,可能几十年都看不到收益,民企是很难坚持下来的。但民企适合探索性强的前沿,比如互联网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产业。
而且,国企的特色是“讲规矩”,民企的特色是“没规矩”。这有点像兵法里的“正兵”和“奇兵”。有正有奇,才能打胜仗。华为公司的高端手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些手机总体是华为开发的,但卫星通信部分是军工企业开发的。“有规矩”和“没规矩”相辅相成,就能为我们的现代化发展,探索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来。
对于承担“奇兵”任务的民企,国家和政府不但要从营商环境加以保护,还要从国家安全角度,对企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进行人身保卫,对企业的控股情况、经营权、知识产权进行法律保护。
这个问题,在华为公司身上已经表现得相当突出了,美国不惜违反国际法,动用长臂管辖,抓捕和迫害华为高层管理人员。那么对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敏感领域的领军企业、关键人物,国外情报机构可能早就制定方案,就等机会下手了。
相信我们会看到,对于这些有高度价值、有追求和情怀的民企,国家将逐步把他们纳入发展的大战略当中,有支持、有协同,也有全方位的保护。这也是我们国家制度优越性的一种体现。